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落在两个重要维度上: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

内容简介

创新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也必然影响生产关系,需要友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激励机制。如何促进科技创新?如何提升产业链安全?创新的关键领域又是哪些?公共政策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问题成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问题。

本书从宏观、产业和金融三个层面试图对上述问题给予回答。宏观层面,本书探讨了创新的供给(研发投入和人才)、需求(国内与国际)和生态(区域与国家创新体系),剖析了经济增长中创新动能的来源。产业层面,本书聚焦数字、生物、绿色三大领域,探讨了产业链安全的关键点和创新潜力,包括整体制造业和物流的基础作用。金融层面,本书从估值、融资、投资等多个角度阐述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创新。

本书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对于公共政策研究者、实体经济的创新创业者和金融市场的投资者都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迎接中国创新经济
  • 第一章 创新经济学: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安全与效率
  • 产业链安全的内涵:提升不可替代性
  • “去中心化”:低技术行业面临横向风险
  • “卡脖子”:部分高技术产业和初级产品面临纵向风险
  • 产业链安全的创新经济学
  • 总量篇
  • 第二章 追赶者:五大画像看中国知识创新
  • 以成果为导向,明利弊得失
  • 30年追赶史,中国知识创新成果五大画像
  • 回归“初心”,迎接知识创新挑战
  • 第三章 研发:提高强度,改善模式
  • R&D投入规模是否已经足够
  • 政府应在R&D中发挥更大作用
  • 关键时期和关键产业需要“看得见的手”
  • 提升产学研合作的互动和效率
  • 总结和建议
  • 第四章 人力资本:育才引智
  • 看起来“很大”的人才基础
  • 基础教育不平衡,高等教育需提效
  • 人才引进中的挑战
  • 美国的经验
  • 政策思考
  • 第五章 大国需求:创新的优势、机遇与挑战
  • 美国SBIR计划:供给决定0到1,需求决定1到N
  • 大国需求的优势: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财富效应
  • 大国需求的新机遇:数字经济与国际竞争
  • 直面挑战:共同富裕与反垄断
  • 第六章 贸易与创新:数字时代的学习与竞争
  • 国际贸易如何促进创新
  • 贸易保护对创新的影响
  • 数字经济:激发贸易的创新活力
  • 政策思考
  • 第七章 区域创新:聚星成火,打造合力
  • 为什么讨论区域创新中心
  • 5个维度评估中国区域创新中心的发展
  • 透视硅谷,国际领先区域创新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 借鉴德国,国家应如何平衡区域间的竞争与协同
  • 思考与启示
  • 第八章 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 创新是国家的一项根本任务
  • 国家创新体系的美国经验
  •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
  • 我国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创新领域的作用
  • 产业篇
  • 第九章 半导体:构建高效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
  • 半导体产业链的全球现状
  • 半导体技术创新的二元视角
  • 全球半导体产业政策回顾
  • 中国半导体科技创新:三要素推动行业发展
  • 半导体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第十章 软件创新:拥抱开源,开放场景,提升中国软实力
  • 安全:中国在软件领域面临的产业链风险
  • 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创新解法
  • 软件行业创新的中国标杆案例:人工智能
  • 讨论:软件产业科技创新的经济学原理
  • 政策:软件领域科技创新的上层驱动
  • 第十一章 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开启新引擎
  • 绿色溢价——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的本源
  • 绿色能源创新:渐进式是主线,激进式跨代际
  • 我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政策创造需求,规模化降本,实现内生驱动
  • 绿色能源产业链风险分析比较研究
  • 第十二章 医药创新:全球视野下的挑战与机遇
  • 全球视角下的药品市场:聚焦支付能力与新药研发
  • 中国制药创新升级的要素分析:从实验室到生产供应
  • 行业赶超契机:抓住新技术兴起机遇
  • 美国药品市场制度:瑕不掩瑜的他山之石
  • 政策思考
  • 第十三章 农业创新:补强产业链前端短板
  •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农业:整体稳定,产业链前端存在不足
  • 农业创新模式探讨
  • 创新路径的选择:中外比较
  • 基于创新的政策思考:厚积薄发,加速追赶
  • 第十四章 制造繁荣:激发创新活力
  • 制造业是创新的引擎
  • 美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有什么启示
  • 透视中国制造业的“大而不强”
  • “微笑曲线”扁平化将带来新机遇
  • 思考与启示
  • 第十五章 物流:支持科技创新,保障产业安全
  • 为什么物流对科技创新很重要
  • 中国物流成本效率如何?数字经济时代物流如何发展?
  • 产业链可控意味着国际物流也要可控
  • 金融篇
  • 第十六章 创新金融:并非资本市场的独角戏
  • 金融支持创新的两个“不会自发”
  • 结构视角:引领型与追赶型模式
  • 政策的角色与3个干预方式
  • 思考与建议:以引领型为主,兼顾追赶模式
  • 第十七章 会计制度:科技创新,会计促行
  • 创新驱动会计演变
  • 数字经济下资产边界扩展及创新成果衡量
  • 绿色经济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会计计量与披露
  • 与创新经济匹配的会计制度
  • 第十八章 投资机遇:把握科技创新趋势
  • 创新收益的来源
  • 科技创新与估值泡沫
  • 投资科技板块还是投资消费板块
  • 投资中国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趋势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灭火炬曜创新

    这本书,从投资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创新经济,既有宏观政策,国家战略的多角度呈现,也有对具体产业,如半导体,软件行业,绿色能源,医药创新,制造业,物流业等行业的详细分析。中国经济的创新,呈百花齐放的状态。每个行业也是百家争鸣,在竞争中不断涌现创新。在伟大历史转折到来的时候,中国在创新领域也将迎来全面的自信。如果你专注于投资,这本书更值得一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新

      学道了很多,了解了很多自己不了解的人领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新,不灭的火炬

        强推,好书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