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二战战败到21世纪的今天,究竟是谁在统治日本?剖析日本社会运作机制与文化本质的经典。

内容简介

现代日本,似乎已经跻身世界主要强国行列。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从战败国的废墟中迅速复苏,以恢复经济实力为国家目标,全速前进,曾创造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但日本令世界困惑,在世界政治和贸易关系中,它表现得不像一个负责任的现代国家;而在日本政治家和学者看来,他们才是西方的误解与嫉妒的“受害者”。仅仅在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一例中,应对事故时的拖延与隐瞒,和安置灾民的迟缓政策,便将日本政府面对重大事件的无能软弱,暴露在世人面前。

政府无法果断决策,社会阶层狭窄固化,经济改革举步维艰。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统治日本?政府、党派、财阀、司法系统、媒体和有组织的黑帮……这其中为什么很难找到真正掌握权力的核心,一个值得人们去问责的对象?

沃尔夫伦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日本,结合30多年来在日本的采访工作、与商政要人的私人对话,全方面剖析日本社会的运行机制,深度解读日本战后历史与未来走向,呈现了一个我们未曾理解的真实日本。

政府、党派、商界财阀、警察和法院、大众媒体,甚至是有组织的黑帮与新兴宗教,社会各个方面的掌权者,建立绵密的人脉关系网笼罩全国。权力分散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也造就了温顺的国民——全身心奉献给公司的男性工薪族,只适合待在家里的女性,还有缺乏创新能力、应试机器般的学生。

沃尔夫伦揭开人脉关系维持的巨大网络,戳穿了将权力压迫伪装成传统文化的“日本文化”外衣,也打破了30多年来有关“日本第一”的梦幻神话。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前言
  • 第一章 日本问题
  • 传言假象令人困惑
  • 假象一:责无旁贷的中央政府
  • 假象二:“自由市场”
  • 可塑的现实
  • 关键因素
  • “相互理解”
  • “缓冲者”及宣传家
  • 辩护者的涌现
  • “神秘的”光环
  • 在十字路口
  • 权力角色被人忽视
  • 日本文化的政治起源
  • 对文化的政治控制
  • 对权力视角的偏见
  • 揭示政治动机
  • 日本问题对日本人的影响
  • 第二章 难以捉摸的国家
  • 焦点之外的权力
  • 没有权力的君王
  • 被操控的一党制
  • 国会中的希腊式合唱
  • 软弱的大臣们
  • 专制的官僚体制
  • 财界(zaikai)
  • 没必要存在的政府
  • 德川幕府
  • 明治政府的分裂
  • 战前的无头之鸡
  • 战后的误解
  • 如今被削平了的金字塔
  • 你明白了?你还是不明白
  • “系统”(System)
  • 公私范畴
  • 被管教的资本家
  • 相互制衡
  • 瘫痪了的超级大国
  • 第三章 躲不开的包容
  • 缺少政治竞争
  • 化解传统挑战
  • 瓦解民众运动
  • 施压团体
  • 反污染活动家
  • 作为竞选活动成员的施压团体
  • 官僚的延伸
  • 建立自己的“对立面”
  • 系统在日本乡间的运作
  • 控制村民
  • 一个共生集团
  • 农村投票机
  • 控制工人
  • 对战前工人运动的压制
  • 战时企业工会的遗产
  • 碾碎蘑菇
  • 剥削和仪式
  • 一个终结所有工会的工会
  • 被封锁的外部人士
  • 驯服了的反对派
  • 始终限制先前被排斥的人
  • 顽固的少数人
  • 教师之战
  • 饱受折磨的政治良心
  • 日本的“多元化”
  • 第四章 系统的仆人
  • 顺从的教育系统
  • 反知识分子的学校
  • 通往巅峰之路
  • 为了职业发展而用功
  • 从摇篮到省
  • “考试地狱”
  • 创造性问题
  • 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
  • 纪律导致暴力
  • 大量制定规则
  • 训练有素的媒体
  • 自我审查的传统
  • 训练有素、统一发声的合唱团
  • 作为社会制裁手段的媒体
  • “问题”现象
  • 对非法勾当的限制
  • 通融的黑帮
  • 终极共生
  • 自封的罗宾汉
  • 敲诈公司者和土地倒爷
  • 大型继位战争
  • 第五章 管理者
  • 维护系统
  • 非正式的人际网络
  • 培育顶层管理者
  • 受保护的管理者
  • 互助原则
  • 建设日本从而持续掌权
  • 干涉部门的大臣们带来恐慌
  • 竞选活动以及操纵投标
  • 好交际的建筑商
  • “经济奇迹”守护者的起起落落
  • 省内外交家
  • 结构性腐败
  • “影子将军”
  • 政治的乳汁
  • 回报
  • 丑闻
  • 惩戒具有威胁的外人
  • 自民党的斗争、官僚和政治部落成员
  • “派阀”政治
  • 角福战争
  • 自民党中的官员
  • 大臣和省
  • 政治的劳动分工
  • 首相
  • 没有领导力的象征
  • 来自幕后的拯救
  • 想要统治的人
  • 作为政治润滑剂的审议会
  • 新的自民党部落
  • 与法国比较
  • “变化越多……”(Plus ça change)
  • 第六章 顺从的中产阶级
  • “工薪族”模型
  • 当上“成员”
  • 因束缚而忠诚
  • 家庭主义意识形态
  • “公”“私”领域
  • 政治化的家庭
  • 工作场所放在首位
  • 社歌与奉献
  • 顺从与等级
  • 对上级的虔敬
  • 忠诚的承包商
  • 雇佣的等级结构
  • 让女人待在适合她们的位置上
  • 不被代表的中产阶级
  • 工薪族文化的制造者
  • 大众文化组织
  • 媒体的幕后老板
  • 电通权力封闭圈
  • 传递官员的声音
  • 系统的宣传家
  • 第七章 人民的保育员
  • 仁爱的力量
  • 保姆、监督者和传教士
  • 友好的邻家警察国家
  • 唠唠叨叨、爱下命令的保姆
  • 忏悔的嫌疑人
  • 忏悔吧!
  • 处以绝罚
  • 几个世纪以来的关照
  • 安全的社会
  • 那些未被保护的人
  • 非自愿的脱轨者
  • 系统之敌
  • 系统中最强的组成部分
  • 第八章 让法律受控
  • 掌权者之上和掌权者之下的法律
  • 终极实在
  • 欧洲的政教分离
  • 普适法律前的平等
  • 借来的法律系统
  • 未被保护的公民
  • 战后分水岭
  • 处理对系统的法律威胁
  • 贬抑司法部门和律师并对其进行塑造
  • 有依赖性的法官
  • 与青年法律家协会的斗争
  • 被吓坏的法官
  • 身为法官的检察官
  • 完美的系统守护者
  • 披着破损盔甲的正直骑士
  • 另一种保护
  • 第九章 对现实的管理
  • 矛盾的政治用途
  • 现实冲突的闹剧
  • 政客们创造的现实
  • 媒体支持的现实
  • 社会认可的欺骗
  • 不信任外国人
  • 极度恶毒的逻辑
  • 思想真空中的岛屿
  • 互不关联的知识
  • 避免做出区分
  • 被削弱了的儒家
  • 意识形态的变色龙
  • 第十章 伪装成文化的权力
  • “日本性”的意识形态
  •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 蒙蔽世界
  • 通过意识形态加强服从
  • 400年的宣传
  • 武士道和禅
  • 纯粹日本精神中的“真诚”
  • 精神训练
  • 成为日本等级条件的正统观念
  • 德川时代对危险思想的压制
  • 新儒家正统
  • 国家身份的建设
  • “国家本质”及天皇的祝福
  • 农村的“武士化”
  • 战前“文化”的遗产
  • 日本人的独特感和优越感
  • 温暖、湿润但不合逻辑
  • 同质性的神话
  • 终生教化
  • 一种令思想迟钝的意识形态
  • 第十一章 作为宗教的系统
  • 适合的宗教
  • “新兴宗教”
  • 公司和社会成为教会
  • 佛教徒、基督徒、马克思主义者和狂热分子
  • 佛教徒的反抗
  • 基督教的威胁
  • 20世纪的危险信仰
  • 浪漫的激进主义
  • 战时的狂热
  • 战后的纯粹
  • 世俗化的危险
  • 加强民族精神
  • 外部世界“逼迫下的世俗化”
  • 第十二章 统治权
  • 合法性问题
  • 自证合法性
  • 统治阶级面临的问题
  • 早期问题
  • “要职人员”方案
  • 制度化的不负责任
  • “无知”方案
  • 对权力的否定
  • 腐败的政客和正直的官僚
  • 选出具有美德的官员
  • 政治的去政治化
  • 制度化的反对派是不忠诚的
  • “大包容”的假象
  • 第十三章 仪式和威吓
  • 不那么完美的和谐
  • 痛处所在
  • 官僚斗争
  • 制度性的瘫痪
  • 未曾消化的过去
  • 天皇
  • 心理的灰色地带
  • 经由仪式建立的等级
  • 无效的内心声音
  • 确保秩序
  • 通过等级避免冲突
  • 合规之事
  • 富有表现力的政治行为
  • 等级和仪式无能为力之处
  • 成田机场
  • 共识迷思
  • 禀议系统
  • 经由胁迫而出现的等级
  • 权力的平衡
  • 可利用的弱点
  • 威吓无处不在
  • 官僚的威吓
  • 威吓官员
  • 第十四章 强化控制的100年
  • 最根本的连续性
  • 战争中最幸运的幸存者
  • 革新官僚以及“新秩序”
  • 经济部门的加强
  • 控制官僚变成了“企业代表”
  • 重新掌握控制社会的方法
  • “思想警察”的战后职业生涯
  • 制度化的记忆
  • 整合
  • 恐惧是有理由的
  • 借来的秩序
  • 起伏不定的独裁主义
  • 控制公众
  • 长期控制
  • 实现古老梦想
  • 自民党的命定论
  • 去政治化国家的梦想
  • 第十五章 日本凤凰
  • 国家安全的经济意义
  • “赶上强国”
  • 培养奉献精神
  • 完美之路
  • “恐慌”、沮丧以及新控制
  • 国家资本主义实验室
  • 战时控制的限制
  • 来自全国动员的国家遗产
  • 从战时金融到战后“企业联盟”
  • 继承而来的对社会控制的支持
  • 鲇川和承包商
  • 占领期的遗产
  • 强制经济发展的制度
  • 贸易“自由化”的好处
  • 结构性的保护主义
  • 失去控制的迷思
  • 让日本无敌
  • 市场份额
  • 海外市场上不可战胜的竞争者
  • 不会破裂的泡沫
  • 探索国际金融市场
  • 难以捉摸的总体规划
  • 凤凰的缺点
  • 第十六章 身处世界却又不融入其中
  • 缺少政治选择
  • 系统性地剥夺选择
  • 成功系统的另外一面
  • 政府瘫痪
  • 误判日本
  • 令人不快的依赖
  • 未经证实的国际政治力量
  • 有效的战术与糟糕的战略
  • 错误处理对美关系
  • 美国的政治和无知带来的难题
  • 管理国际现实
  • 受迫害并被孤立
  • 日本的战争创伤
  • 为外国人做出牺牲
  • 成为受害者的官员们
  • 与国际社会的终极不兼容
  • 外国方式的“污染”
  • 系统是否应该永久存在?
  • 第十七章 改变与困境的平成30年——写给2020年中文版读者
  • 改革的愿望
  • 第一个严肃的反对党
  • 美国对日本新政府的否决权
  • 至关重要的美国关系
  • 安倍晋三领导下的日本国际关系
  • 安倍治下的经济
  • 与西方国家的不同和相似之处
  • 致谢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日本,一艘在汪洋中打转的大船

    “待解的密码” 与 “皇帝的新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外经贸摩擦日益高涨,进而引发剧烈的政治摩擦、社会摩擦乃至文化摩擦,不少西方人士对日本大加挞伐。1989 年 8 月 7 日,在美国《商业周刊》出版的 “反思日本” 特集中,卡瑞尔・范・沃尔夫伦(Karel van Wolferen)、查默斯・约翰逊(Chalmers Johnson)、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Clyde Prestowitz)、詹姆斯・法洛斯(James Fallows)等四人被正式冠以 “对日修正主义四人帮” 的名号。四人中,约翰逊是著名的政治学家和国际问题学者,其余三人在职业生涯后期虽纷纷步入学界、登临讲坛,但彼时却身份各异,范・沃尔夫伦是荷兰《新鹿特丹商报》的驻日记者,法洛斯长期为《大西洋月刊》等刊供稿,普雷斯托维茨曾在里根政府时期担任美国商务部的顾问。主流学界对于约翰逊之外的三人虽偶有提及,但大多采取井河不犯、敬而远之的态度,但范・沃尔夫伦于 1989 年所著的《日本权力结构之谜》(The Enigma of Japanese Power: People and Politics in a Stateless Nation)一书却成为各界瞩目的话题之作,风光一时无二。该书出版之后,《外交事务》《国际事务》《国家利益》《历史学家》《威尔逊季刊》等诸多欧美期刊均在第一时间刊登了书评,日本国内的评介更是不计其数。维基百科甚至单列有该书的词条,亦可见一斑。三十年后的今天,该书的中译本也终于姗姗来迟,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在中译版前言中,范・沃尔夫伦开宗明义,透露从一开始就希望将此书写成一部 “日本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百科全书”。吊诡的是,在三十年前的日译版序言中,他也曾白纸黑字地强调,自己想写的仅仅是剖析 “日本权力行使方法之书”,绝非 “政治社会百科全书”,读者之所以有后者的错觉,大概是由于书中的观察记述太过细致全面。全书对于日本权力构造的剖析巨细靡遗、极尽铺陈,涉及政府、政党、国会、财界、司法、教育、工农、中产阶级乃至黑帮、媒体、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近乎包罗万象,亦不乏洞见。该书的英文版于 1989 年 4 月上市。甫一面世,就在日本国内遭受诸多批评和质疑。为此,在 1990 年 9 月出版的日译版中,近十页的日译版序言犹如一份辩护词。鉴于这一序言并未被纳入中译本,其中的不少自我辩白颇值得转述。范・沃尔夫伦认为,其作品饱受批判的原因无非有三。其一,世界上没有一个政治体制愿意被置于解剖台上,日本尤甚。其二,日本手握大权的官僚极力否认他们行使权力的事实及其在日本的重要性,因此作者的无情揭示恐使其原形毕露。其三,在日常生活中,普通日本人对于与权力行使相关的 “表象”(建前)与 “实质”(本音)已混为一谈、真假莫分,而他无非是聚焦 “实质”、道出本源而已。范・沃尔夫伦强调,在对政治事务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时,避免做出价值判断 “不过是一种幻想”,个人对特定问题的关注未必就是 “偏见”(第 36 页)。在他看来,主观的 “批判” 与客观的 “分析” 截然不同,自己的本意实为后者,之所以遭受种种非议,盖因被误解为前者且被贴上了 “反日” 的标签,同时也由于他将日本的诸多 “非正式联系” 大曝于天下,不免遭到有权者的记恨。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日本一直是个另类,也因此成为让许多宽泛的理论框架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存在:对西方中心论来说,它表明东方国家也能实现现代化;对种族主义来说,它证明有色人种同样可以成功;那些信奉 “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 的人,则会发现日本式的 “勤勉革命” 居然也能达到同样效果。看起来最令人费解的是:所有现代国家至少都有一个强大的政治中心,有清晰的权属并推进决策,但日本的权力却分散在各个官方机构中,其中心看起来是 “空无” 的。尽管如此,它却仍然有效统一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暧昧的 “系统” 按欧美的标准,日本在诸多方面都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结合。这既激起西方对它的兴趣,也常常引发不安,不过随后常常被一种自欺欺人的乐观愿望所安抚,那就是:“当日本越是现代化,就会变得越像我们。” 有时日本也乐于利用这种错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没有威胁的小伙伴,但越到后来,有一点就越是清楚:现代化并不等于西化,强大起来的日本并不会按西方对变革的预期行事,相反,当西方在失望之余加剧批判、对日本施加压力乃至不惜以贸易战对付时,日本反倒更强化了自身的态度,反唇相讥地要求美国先管好自家的事,而欧洲也应认清自身的 “发达国家病”。在双方论战最激烈的那些年代,日本甚至高调地宣称自己的模式要远远优于欧美。这些年来的事实证明,日本当时对自身力量的认知也是一个幻觉,但有一点仍是明确无误的:日本社会的运作有其自身的逻辑,很难变成西方那样。就像当年一些西方观察家逐渐意识到的,日本根本不是 “用西方的游戏(规则)来打败西方”,更可能根本没在玩西方的 “游戏”—— 就像游击战中所说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两个不同的巨系统即便存在很多交流,但却不一定会趋同,认清这一点后,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与其寄望于对方的改变,不如去尽可能地理解对方。这就是《日本权力结构之谜》所试图解答的问题,它提供了一个 “内部的外人” 的视角,既不同于日本人的自辩,也不同于那些摸不着头脑的西方观察家,而着重指出:用西方的逻辑来期待日本,是注定要落空的,而要理解日本的制度运作,最关键点既不在其国家(state),也不是其社会(society),而是另一个需要大写的 “S”—— 系统(system)。 你没看错,范・沃尔夫伦在书中创造了一个颇为模糊的概念 ——“系统”(the System),并强调其与政府有所不同。至于 “系统” 究竟为何物,在这一皇皇巨著中,答案似乎无处不在,但又从未有所明指。在日译本序言中,范・沃尔夫伦倒是寥寥数语道出了全书的精义。他指出,日本权力结构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即权力拥有者内部各种集团之间存在着种种 “非正式联系” 与 “非正式交易”。官僚、经济团体和企业集团的经营者构成了权力拥有者的主要组成部分(日译本序言第 24 页)。这种政治经济模式 “在根本上是失控的”,整个 “系统”“没有舵手”(第 602 页)。之所以要用 “系统” 这个术语,是为了表明一个事实:在日本,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边界是模糊不清的,系统 “既不是‘国家’,也不是‘社会’,但不管怎样,它都决定着日本人的生活该如何,以及谁该服从谁。” 因为日本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推行在半自治系统之间分享权力,而很多上层人物却把集体意志表现为仁慈的、不掌握任何实际权力的,似乎只是为了顺应民意。在这种情况下,权力责任都缺乏清晰的归属,因而到底谁应负责,永远都没有答案。首先,范・沃尔夫伦一再重申,日本 “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政治中心”,没有谁具有广泛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日本的权力 “分散在若干半独立、半相互依赖的实体当中”,但缺乏一个有权对其他实体发号施令的实体,各个团体 “不受管制”,缺乏权力中枢(第 64-65 页)。这是原著副标题中 Stateless 一词的本意,但无论是日译本还是中译本都省略了这一副标题(同样耐人寻味的是,除了标题,英文原著在书的正文中似乎从此再没有出现过这一单词)。其次,在日本的政治生态中,“管理者” 才是掌权者和 “统治阶级”。官僚的作用和影响力远大于政治家。作者认为,是官僚而非自民党对日本国内各个政策领域的讨论实施了监督,而这些讨论的大部分又源于外部环境对日本施加的压力。不仅如此,官僚还代替议员制定政策、提出法律议案(第 49 页)。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特定的官僚权力和政治权力整合”,最终形成了这个 “系统”(第 512 页)。与之相类似,企业和企业协会也是系统的 “牢固核心” 和 “整合在政体中的根本不可缺少的器官”(第 549 页)。为了突出这一发现,作者提出了不少惊人之论。例如,在他眼中,执政的自民党 “并不是真正的政党,实际上它也不进行统治”(第 39 页)。这是因为,自民党缺乏 “基层党组织”,既无 “规范领导更替的普遍机制”,也没有 “明确的政治原则”,“在西方所能接受的概念中,它根本不能被称为一个政党”(第 45 页)。再次,日本的经济进程全面受控于政治权力,在利益至上的理念下,日本政治结构内的经济意识形态是高度政治化的,且从战前到战后一以贯之。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本书的对立面,“日本株式会社”(Japan Inc.)之说虽然失去了高度集权、科层分明的形象,但在发展导向、唯利是图的特征上却无变化。范・沃尔夫伦强调,企业的强大影响力和不加约束的产业扩张,“才是日本在国际关系中的根本要素”(第 549 页)。因此,表明上看,对于当时已处于白热化状态的日本对外贸易摩擦,作者在书中只是旁敲侧击地零星提及,但事实上其对 “系统” 的分析、对日本政商关系的阐释却直指这一摩擦的肇因。范・沃尔夫伦指出,“日本的系统一直奉行结构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这就为日本制造商和银行屏蔽了竞争,而系统中的公司却是靠着这种竞争打败了西方公司”。这个因素 “似乎确证了日本和世界贸易之间的不平衡会永远存在”(第 592 页)。这样一个看似战无不胜的系统却有一个天生的缺陷,那就是无人有权作出政治决策来改变目标,换言之,“整个系统是没有舵手的”。这在冷战后的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外部环境不再像以前那样稳定时,面对变动不安的国际局势,日本却迟迟无法采取明确有力的变革之举。所以,日本的问题就在于:“系统” 可以轻而易举地实施近乎绝对的控制,不仅是对那些潜在的叛逆思想,个人的独立性也受到了压抑,用本书中的话说,“长久地坚持某类思想的人特别少见;不仅是因为这么做没有好处,还因为这经常与周遭环境的社会 — 政治要求发生冲突”。换言之,为了被系统所接纳,人们主动削平了自己的棱角,日本人身上那种井井有条的纪律性极大地抑制了意外情况的出现,但问题是,一个社会要创新突破,却恰恰需要这些独立思考的个体,何况一切都可控的结果,就是既安稳,也缺乏惊喜。 说来讽刺的一点是:日本当下的种种问题,都是因为它以前做得太成功了。战后全国上下一心实现了战前无法想像的国家富强,而且国民作出自我牺牲来达成这一目标,几乎没什么怨言;但在实现这些目标之后要继续如何前进,却无人知道,更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来推动。“二次维新” 的说法说了一遍又一遍,但到最后往往只是一些表演,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推动。实际上人人都知道,日本需要某种 “范式转换”,就像以前从农业社会毅然向工业社会转型所需要的那种推动力,如今向后工业社会、后冷战时代的转变也需要这样的变革勇气。这样的变革力量,要么孕育自社会内部(比如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要么有一群权力精英推动(明治维新就是如此),但前者需要容纳与现有制度化环境相异的创新 / 破坏思想,后者则需要明确的权力中心,这两者在当下的日本却都是缺失的。其结果,日本就像一艘在汪洋中的打转的大船,虽然船上的乘客有不少人明知道方向在哪里,但却无人能推动它向那个方向进发。当然,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要想实现这样范式转换都是极其困难的,只不过欧美国家的 “系统” 相对开放,更有可能孕育新因子,而国家与社会之间也远不像日本那样暧昧不分,这使它无法像日本那样做到高度和谐稳定,有时甚至爆发激烈的冲突,但也由此不断孕育着自我更新的力量,使它更具活力。这恐怕也是日本的另一个致命弱点所在:实现全面控制的代价就是 “系统” 本身难免封闭,因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几乎是无法被彻底控制的。到最后,日本可能面临着近代开国时相似的局面:由于 “系统” 已经高度稳定,缺乏自我变革能力了,此时唯一能推动它的力量就只能来自外部了,因为唯有外部环境才是它始终不可控的。它何时、以什么方式回应迫近的挑战,这很难预料,但有一点或许可以肯定:在一个权力中心缺乏决断力、甚至根本就没有权力中心的系统中,有效的行动取决于全社会一致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