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我们今天记录历史,记录下大屠杀幸存者最后的证言,是为了记录生命,传递和平,坚守正义,守望明天!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历史纪实作品。本书通过为数不多至今健在的幸存者的证言、大量详实、缜密的历史档案资料,详实地还原了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与人生故事,用完整详实的细节揭露了日军侵略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与此前的种种大屠杀幸存者口述不同的是,此次口述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持,每一位口述者的经历讲述均由专家审读,并核准相关史实细节。幸存者的口述从大屠杀前的平静生活开始讲起,直至大屠杀过后多年,更为完整、详实、准确地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给亲历者一生造成的无法逆转的巨大心灵伤痛。习近平同志在《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不能忘记过去的灾难。”——陈德寿口述自传
  • “两次逃出人间屠场。”——李高山口述自传
  • “我有一种责任感:我得活下来。”——常志强口述自传
  • “我们最后还是逃过来了。”——蒋树珍口述自传
  • “日本人进城后,一年年过来都是苦大仇深。”——王秀英口述自传
  • “大哥的遇害是全家人永远的痛。”——王长发口述自传
  • “后来只要听到‘日本人’三个字我就特别害怕。”——夏淑琴口述自传
  • “我看见用机枪扫射人,吓死了。”——岑洪桂口述自传
  • “我们走出去看到满街都是死尸。”——濮业良口述自传
  • “那时候,没有一家不死人的。”——余昌祥口述自传
  • “我们踩着被杀害同胞的尸体逃亡。”——祝再强口述自传
  • “和平安宁的生活,是全世界人民的希望。”——马庭禄口述自传
  • “那时候日本人在南京毫无理由地见人就打。”——季培生口述自传
  • “鬼子来了,把我们养花的花房全烧光了。”——王子华口述自传
  • “日本人杀人不讲理。”——易兰英口述自传
  • “命都是拾来的。”——艾义英口述自传
  • “我有责任把我知道的讲出来。”——程文英口述自传
  • “这段历史不要忘记。”——方素霞口述自传
  • “叔叔死了,眼睛还睁着。”——葛道荣口述自传
  • “我为南京大屠杀作证。”——石秀英口述自传
  • “日本飞机炸碎了我们幸福的一家。”——阮定东口述自传
  • “大屠杀遇难人数我说不止三十万!”——路洪才口述自传
  • “日本鬼子来了就人山人海地逃命。”——伍秀英口述自传
  • “那时中国难民都是相依为命的苦人。”——杨翠英口述自传
  • “江水都被血染红了。”——傅兆增口述自传
  • “每个幸存者的身上都有一段苦难史。”——佘子清口述自传
  • “日本人的侵略使一个大家庭家破人亡。”——陶承义口述自传
  • “我在锅底躲鬼子。”——潘巧英口述自传
  • “我死过三次没死掉。”——谢桂英口述自传
  • “我们的粮食都叫日本人抢走了。”——周智林口述自传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原为江苏文艺出版社,创建于1958年,后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底恢复建制。2009年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2010年4月正式更名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要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音乐作品及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专著,同时兼及古代优秀文艺作品等。是一家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荟萃八方精英,力推百家佳作,重视文化内涵,追求高雅品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长篇小说、纪实文学、作家文集、人物传记、言情小说、散文、诗歌以及学术精品等诸多门类形成出版特色。近年来,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推出的动漫网游系列图书也取得较好的市场业绩,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