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你无法想象,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内容简介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于首尔。

成长于公务员家庭,一家六口人住在七十二平的房子里。

她就是那种你每天都会迎面遇到的普通女孩。

从小,金智英就有很多困惑。

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优先给弟弟,她和姐姐只能共用一间房、一床被子。

上小学时,被邻座男孩欺负,她哭着向老师倾诉,老师却笑着说:“男孩子都是这样的,越是喜欢的女生就越会欺负她。”上了中学,常要提防地铁、公交车上的咸猪手。在学校也不能掉以轻心,也有男老师喜欢对女同学动手动脚。可她们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公关公司。她发现虽然女同事居多,高管却几乎是男性。下班不得不去应酬,忍受客户的黄色笑话和无休止地劝酒。三十一岁结了婚,不久就在长辈的催促下有了孩子。在众人“顺理成章”的期待下,她辞掉工作,成为一名全职母亲。

金智英感觉自己仿佛站在迷宫的中央,明明一直都在脚踏实地找寻出口,却发现怎么都走不到道路的尽头。

目录

  • 版权信息
  • 二〇一五年-秋
  • 一九八二年~一九九四年
  • 一九九五年~二〇〇〇年
  • 二〇〇一年~二〇一一年
  • 二〇一二年~二〇一五年
  • 二〇一六年
  • 作者的话
  • 作品解析 你我身边的金智英——金高莲珠(女性主义研究学者)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4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82 年生的金智英》,作者用白描手法呈现了位普通女性的日常,婚后的家务、生育、婆媳关系、工作以及自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或身边的人的侧影!它把一个女性从孩童到职场再到全职妈妈一路上所遇到的种种艰辛写的让人感同身受。没有夸张的表达,就是平静的叙述。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我们应该善待那些做全职妈妈的人,她们不是值得羡慕的寄生者。她们的工作强度远大于很多上班族。看完眼眶默默湿了,其实中国女性也有很多处在这样的困境里,被捆绑在道德、风俗、人们一贯的观念里,迷失掉自己… 却也可能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好像很多人都认为女性生孩子、遭受身心上的痛苦都是应该的,我只能说这不是谁应该的,每个女性都有选择生或者不生的权利,如果说生孩子是女性生理结构导致存在的义务,那么选择使用或者不使用就是她的权利。当妻子选择生下孩子,就不要说为谁谁谁生孩子!因为每个人的选择需要自己负责,而不是把自己受得苦难完全推到别人身上,做个永远为自己言行负责,永远尊重自己的人也是很重要。无论生活待我们女性是何种面貌,女性都将从长久的时间历练当中,收获一份应对生活的优雅姿态 - 可能只有女性才能切身体会,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多少性别带来的焦虑与偏见。其实人生都挺不容易的,最重要的是给予温暖,还有就是人生是自己选择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尽全力走下去,人生终究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旅行,亲情胜过一切。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82年出生的金智英距离N号房只有一步之隔

      01. 真实上演的 N 号房


      近日,韩国破获一场令人震惊的性剥削案件,Telegram 聊天室播放未成年淫秽视频,26 万人注册会员观看直播,该案件被命名为 N 号房事件。
      据悉,受害者不仅包括了许多无辜女性和未成年人,甚至还有婴幼儿。
      3 月 23 日,韩国总统文在寅下令对 N 号房全面调查,并表示政府不仅会删除非法影像,还会为受害者们提供法律医疗咨询等一切必要的援助。
      而在类似 N 号房使用者们留言的地方,一个受害者舆论问卷调查的结果让人震惊:2394 人参与调查,其中:39% 选择了:这都怪文在寅;25% 选择了这都是(受害者)自找的事;17% 选择了(受害者像)废物一样。
      只有 19% 的人选择了(受害者)可怜这一选项。
      《82 年生的金智英》里的女主角金智英也差点跌进类似这样的悲剧,“幸好” 她因为怀孕生孩子辞职了,她的女同事们则没这么幸运。
      02.《82 年生的金智英》中的偷拍针孔事件
      二十多岁的保安在办公室对面的女厕安装了偷拍的针孔摄像头,并定期将偷拍的画面传到成人网站。公司的一名男课长正好是该网站会员,某天在网站上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女同事如厕的画面,但他没有报警或告知受害者,而是将那些照片散播给其他男同事看。
      至今,大家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那些照片,不知道传了多久,不知道他们在看的过程中聊了些什么。
      这件事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是一位男同事告诫自己同为公司职员的女朋友去其他楼层如厕,被女朋友察觉,最终才得知真相。
      但是这位女职员还是没有将其公之于众,因为她和男友的恋情还未公开。她思考了许久,最终忍不住告诉了一位非常要好的女同事 — 姜惠秀。
      姜惠秀将这件事告诉了所有女同事,一起将偷拍针孔找了出来,并报了警。变态保安和男同事正在接受警察调查。
      勇敢的姜惠秀看望生产后的金智英并将此事告诉了她。
      姜惠秀说自己:
      “我其实在接受精神科医生的治疗,虽然外表看似正常,还故意笑得很大声,一副开朗的样子,但其实我真的快疯了。现在只要和陌生人眼神交会,就会一直想着那个人是不是也看了我上厕所的照片;听到有人在笑也会觉得一定是在嘲笑我。公司里大部分女同事都在吃药,接受心理咨询。静恩甚至因为吃太多安眠药而被送去急诊室,总务部门的两名女职员和崔慧池代理、朴善英代理则干脆选择了离职。”
      03. 一部竟有点 “幸运” 的悲剧
      这本书写的是:1982 年出生在韩国首尔某医院妇产科的金智英的前半生,很写实,没有华丽丽的辞藻和悲痛欲绝的情节,对比来看,她的人生甚至算不得悲剧。
      正如豆瓣上书友普宁困意所说:她的女儿甚至不捣蛋,她的丈夫甚至很温暖,她的母亲甚至向着她。如此一个平凡的 82 年的金智英却经历了所有发生着又被我们忽视的不平等……
      父母俱在,衣食无忧,家人健康,丈夫贴心,孩子听话。而这居然是一个悲剧,在最开始和最终章,金智英都只能通过别人的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更悲剧的是有人在问:82 年生的金智英和 12 年生的金智英有什么不同吗?
      这好似是 “理所应当” 的:排学号时男生在前面;女士被骚扰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穿地太过火了;有过感情经历被男人评价为 “嚼过的口香糖”;进入职场后的女性要考虑家庭和事业的平衡;为了生孩子放弃事业;家务不算工作,喝杯咖啡被骂是花老公钱的 “妈虫”;丈夫做家务会对妻子说 “帮你” 做家务……
      金智英是沉默的、被动的形象。
      学长在背后评价她是 “嚼过的口香糖”,当面用温柔口吻关怀她睡得好不好,金智英将 “口香糖睡什么觉啊” 咽回了肚子里;
      当部长对着不能再喝酒的金智英劝酒说:这里这么多男人,有什么好怕的,金智英将那句 “最怕的就是你们” 咽回肚子;
      公司给孕妇的优待制度是晚上班 30 分钟,男同事表示的是羡慕,金智英将那句 “那你要不要试试一直恶心想吐、吃不好、睡不好、想睡又不能睡、身体到处酸痛的感觉啊?” 也吞回了肚子里……
      读者一直期待的反转、大突破、出走等等,都没有发生。
      就算是到了本书的结尾,还是有一个揪心的尾巴。
      04. 幸好有人在不断抗争,不断争取
      幸好有人在不断抗争,不断争取。
      小学时候帮金智英澄明真相的女同学、受过折磨也站在金智英角度说话的母亲、公司里据理力争勇敢发声的领导和同事……
      其实人生中的各种苦难,谁都会面临,无关性别,只是许多人不愿承认这点。
      只是希望我们面对张伟丽时,不要再恶意揣测人家是不是嫁的出去;面对类似 N 号房事件时,不要沉默、不要替别人原谅、不要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面对偏见、思维定势、恶意揣测时,勇敢向前一步,清晰表达自己。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金智英。
      艾玛・沃特森说:争取的不是女权,而是两性都能自由。
      她更清楚地指出:
      女性主义从不等于厌恶男性,但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义者。
      Feminsim is not about man hate, it's really not. If you believe in equality, you are a feminist.
      希望这本书能有更多的读者,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让我们对女性的处境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互帮互助,走出困境。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争取的不是女权,而是两性都能自由。”

        金智英是个韩国女人,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可她好像就活在我们的身边,且…… 无处不在。

        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其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在不带有过多主观评判的前提下,将人物的处境和现状以文字的形式,生动且流动地呈现出来。
        正因为是流动的,我们作为读者在阅读、观赏的时候,会带有我们不同的思考和评价。坚强的人或会觉得金智英软弱,睿智的人或会觉得金智英愚蠢,幸福的人或会觉得金智英不幸,生活更为坚定的人或会觉得金智英矫情,而同样身在局中的人或能理解金智英的无奈……

        《82 年生的金智英》有许多种解读方式。从心理学角度,剖析的是 “自我”;从情感与两性关系角度,看到的是 “女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的是 “婚姻” 与 “协作”;从社会性角度,分析的是体制。

        就现实层面而言,社会对 “对女性不友善”,对男性其实也未必是友善的。
        女性们在承担相应社会压力的同时,男性们也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角色。
        就如同故事里的丈夫郑代贤,他爱妻子,却也同样的迷茫和焦虑。家庭经济责任全部压在他一个人的肩头,而作为男性,他甚至未必能像金智英那样通过心理症状及倾诉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如果精神崩溃的是郑代贤,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对于金智英一家而言,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

        英国女演员艾玛・沃尔森曾在一次关于女权的演讲中提出:
        “平权不意味着男性要牺牲权力。这不是一个分蛋糕我多了你就少了的游戏。平权同样会令男性受益。这一切都成为个人的自由意志选择,而不是社会期待,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男性或女性,是不是都更容易获得幸福?这就是平权给两性的红利。”

        小说中之所以选择了开放式结局,也正如作者所想表达的:
        “我认为,对于凡事总是谨慎做决定、忠于自己的选择、全力以赴的金智英来说,这个社会应该给予她合理的补偿与鼓励,也应该给予她更多机会和选择余地才是。”

        于你,于我,都是。
        于男,于女,都是。



        最后,附上一首鲁米的诗:

        我活於荒誕之唇,企望從中得到答案,於是敲了門
        門開了。但原來我是從裏面敲的門
        — 魯米 1207-1273,波斯詩人

        I have lived on the lip of insanity, wanting to know reasons, knocking on a door.
        It opens. I've been knocking from the inside!
        Jelaluddin Rumi,1207-1273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2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