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民国时期居住在北京的洋市民是怎么生活的?这本书带你看看。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第一手的原始档案、中外报刊、欧美侨民回忆录等史料,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民国时期北京欧美侨民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建构了民国北京“洋市民”的研究体系,论证了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普通欧美人士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形态,以及他们与这座城市各方面的丰富互动,旨在还原民国北京中外居民、社会文化的丰富原貌,探索近代以来北京城市变迁的“市民社会”要素。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言
  • 第一章 日益扩大的北京洋市民群体
  • 第一节 人数总体增长
  • 第二节 人口构成多样
  • 一、性别构成
  • 二、国籍构成
  • 三、职业构成
  • 第三节 毗邻使馆区而居
  • 第四节 动态的洋市民社区
  • 第二章 在京欧美人士与北京的政治经济
  • 第一节 太上政府?——北京外交使团与中国内政
  • 一、分裂的北京外交使团
  • 二、外交团干涉中国内政的多种手段
  • 三、外交使团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因及程度
  • 第二节 中国政府机关里的欧美人士
  • 一、欧美人士掌控下的中国海关、盐务和邮政
  • 二、其他政府机关里的欧美顾问
  • 第三节 商贸金融中心东交民巷和王府井
  • 一、东交民巷的外国银行
  • 二、大小洋行聚集
  • 第四节 欧美人士与北京的近代工矿业
  • 一、欧美资本和技术渗透工矿业各部门
  • 二、欧美资本影响下的北京本土工业发展
  • 第三章 中西合璧:北京欧美人士的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极力维持的西式生活
  • 一、房屋的现代化改造
  • 二、维持西式生活的购物条件
  • 三、相对独立的教育
  • 四、宗教信仰的维持
  • 五、西式交通、通讯和西文报纸
  • 六、现代医疗卫生设施
  • 七、旅游避暑度假
  • 八、西式娱乐游戏
  • 第二节 不可避免的中国元素
  • 一、货币汇率、物价与在京欧美人士的生活
  • 二、中国仆人
  • 三、欧美居民与中国铺保
  • 四、性服务
  • 五、北京的欧美人墓地
  • 第四章 北京欧美人士的社交网络
  • 第一节 以使馆为中心的社交活动
  • 第二节 欧美社团社交网络的扩展与细化
  • 一、欧美社团的发展、分类与细化
  • 二、社团活动
  • 三、社团社交网络
  • 第三节 女子社交活动的兴起
  • 一、女子社团的兴起
  • 二、女子社团活动
  • 第五章 北京欧美人士的管理与诉讼
  • 第一节 在京欧美人士的管理
  • 一、管理使馆界事务公署与使馆区内的外国人管理
  • 二、北京当地政府对外国人的管理
  • 第二节 领事裁判权与洋市民的民事、刑事诉讼
  • 一、领事裁判权“名亡实存”
  • 二、使馆、管理使馆界事务公署与北京警察厅的互动
  • 三、个案研究:以法国人那世宝的几次案件为例
  • 第六章 欧美人士与北京城市的近代化
  • 第一节 欧美教会与北京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 一、北京欧美教会重视教育
  • 二、教会医院和慈善事业
  • 第二节 东交民巷使馆区与北京市政现代化
  • 一、“破”和“立”
  • 二、使馆区的示范作用
  • 三、东交民巷的市政建设与中外互动
  • 第三节 洋市民眼中的北京城与老北京眼中的洋市民
  • 一、北京中外人士对使馆区的不同解读
  • 二、从嘲笑、畏惧、憎恨到习惯、友善、利用:多数北京人眼中的欧美人
  • 三、欧美人士笔下的北京城和北京市民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报刊
  • (三)著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