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历史学家杨宽有关西周史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西周史》汇集了杨宽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关于西周史的研究成果,对西周前后约280年历史作了通贯论述,上溯先周文化之流变,下及周幽王被杀骊山和周平王迁都洛邑,尤其重视对西周礼仪制度文化的考释。

本书系统论述了自公元前11世纪末叶周武王克商、创建周朝,迄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平王东迁洛邑西周时代约280年历史,对西周的井田制度、社会结构、军事制度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作了细密的考证和深刻的论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前言
  • 西周史(上)
  • 第一编 西周开国史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周的起源和兴起
  • 第三章 周的开拓和克商
  • 第四章 周朝的创建和东征的胜利
  • 第五章 东都成周的营建和中央政权的创设
  • 第二编 西周时代的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
  • 第一章 井田制的生产方式和村社组织
  • 第二章 西周金文所见贵族私有土地制度
  • 第三章 论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
  • 第四章 “籍礼”新探
  • 第五章 西周时代的奴隶及其从事的生产
  • 第六章 西周发达的手工业生产
  • 第三编 西周王朝的政权机构、社会结构和重要制度
  • 第一章 西周中央政权机构剖析
  • 第二章 西周王朝公卿官爵制度的分析
  • 第三章 维护贵族权势的重要官爵世袭制
  • 第四章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 第五章 西周春秋的乡遂制度和社会结构
  • 第六章 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和贵族组织
  • 第七章 西周王朝统治所属少数部族的“荒服”制度
  • 第八章 代表贵族政权等级的列鼎制度
  • 第九章 规定贵族服饰等级的“命服”制度
  • 西周史(下)
  • 第四编 西周王朝的军政大事
  • 第一章 论周武王克商
  • 第二章 释何尊铭文兼论周开国年代
  • 第三章 西周初期东都成周的建设及其政治作用
  • 第四章 西周王朝历代对四方的征伐和防御
  • 第五章 西周春秋时代对东方和北方的开发
  • 第六章 《穆天子传》真实来历的探讨
  • 第五编 西周时代的楚国和曾国
  • 第一章 西周时代的楚国
  • 第二章 曾国之谜解释
  • 第六编 西周时代的文化教育和礼制
  • 第一章 西周时代的衣食住行
  • 第二章 西周大学(辟雍)的特点及其起源
  • 第三章 《周易》的“筮占”及其哲学思想
  • 第四章 阴阳五行家的起源
  • 第五章 “大蒐礼”新探
  • 第六章 “射礼”新探
  • 第七章 “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
  • 第八章 “冠礼”新探
  • 第九章 “贽见礼”新探
  • 第十章 “册命礼”的仪式
  • 第十一章 出征、出猎和执驹的礼制
  • 第十二章 重要祭礼简释
  • 第七编 西周王朝的衰亡和东迁中原
  • 第一章 西周后期王室逐步衰落
  • 第二章 周人东迁和平王东迁
  • 附录
  • 论《逸周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西周史》:经典之作,奠基之作。学术与通俗完美融合的著作

    断断续续,确也仔仔细细,历时半个月,终于读完这部大部头、拿下杨宽先生的大作《西周史》了!读的过程中,真的使我酣畅淋漓,非常过瘾。可以说,至少目前为止,就我之前看过的,还没有哪部断代史能和这部一样,语言平和,客观公正,考据扎实而严密,文风严谨而易懂。在近六十万字的篇幅里,涉及到那个时期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一点的叙述都细致入微,每一个论点都言之有据,每一个观点都入木三分,使人如醍醐灌顶,对其认识一下子便变得豁然开朗,进而书中的每一行文字、每一段叙述、每一点的论证都显得游刃有余。而然,我认为最重要的意义,还不止停留在学术层面,更重要的是一个假使非专业的人读,也不会望而却步,甚至在过程中举步维艰。因为对不了解的方面,尽管叙述细致入微,对某个小地方的讨论,尽管入木三分,但语言极其浅白,文风极其质朴,能够把学术与易懂结合如此完美的,我想这便是大师的风范与功力吧!当然,一码归一码,阅读这本书,我想还是要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对这一时期有略微了解的,不然连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可能都搞不清楚。关于本书的体例,是由七编组成,一共近六十万字。在每编的下面,还有多个章节,在篇幅过长的小节里,还会分为几个点。关于本书的内容,毫无疑问,都是围绕着西周这个历史时期的展开的。当然,有些章节并不是先生为此专门而写的,而是在创作这本西周史时,发现之前写的某些论文与此相关,便一并收录了。关于这一点,先生在前言的最后,明确地指出:“…… 以上七编,其中有些篇章曾作单篇论文发表过,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因为作为单篇论文发表,其中叙事不免有些重复的地方。现在重加补订,全部发表,希望能从此促进西周史这个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更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不过即便如此,在谋篇布局上,还是非常严密,非常有价值的。尽管有一些章节,大概是收录进来的论文,难度还有有的。比如在第六编讨论 “礼” 的几个章节,由于内容实在太过深奥,引述纷繁复杂,我也就一翻而过了。不过即便如此,大部分的章节我都仔仔细细看过,并由于文风平和,通俗易懂,声音收获也就颇丰,印象也就比较深刻。不过有利则有弊,由于知识点太多,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说起。即便如此,我在这里也略微举出几点,谈谈我的印象,我的理解,我的认识,当然,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加深记忆。在前言及绪论中,便指出了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不能够只依靠着先秦文献的记录。因为留下来的内容都是修改并筛选过的,因为那些大多都是先秦诸子的材料,是为了说明自己的主张而记录的。而他们在写这些内容的来源,我们今天绝大多数都看不到了。如一般来说,《尚书》是作为了解西周前期比较原始的材料,而先秦诸子留下来的著书中,同样有引述尚书内容的,而同一篇与今天的内容已经大不相同,原因就是尚书是儒家的经典,是有儒家色彩的。更何况,就今天留下来的关于西周史的记载,各取所需,有浓重的各家色彩不说,大多记载的都是西周前期历史,而西周中后期,即便有经过删改的文献,也少之又少了。所以必须依靠着考古发现,文物的出土,金文的认识来做补充,而这些,我想都少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关于西周之前的历时,从后稷到文王的世系,先生同样有质疑,他指出:“夏商二代共有三十一世,四十八个王,至少在一千年以上。如果后稷在虞、夏之际,到文王,要经历夏商二代,只经历十五个或十八个王,就差得太多了。” 既不可能真的是如此,后稷是官职,就更不可信,因为后稷这个官职,是西周建立之后,才创的,确实是管理农业的,而目的,先生认为,则依然是为了纪念其祖先,所以只能姑且认为世系有所脱落。原来周族的祖先,与姜姓是有渊源的,因为据记载,后稷的母亲就是姜嫄,而对于周族,先生认为这个神话:“…… 反映了周族的原始社会情况,那时正从母系氏族制转变为父系氏族制,同时周族的经济生活开始以农业生产为主。” 如果说后稷是象征了周族由母系转为父系氏族社会的初期,那么,据说是后稷的重孙子公刘时期,便开始创建国家。同时在先生认为的迁都原因中,也可以看出农业的特质。在这中间,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跟随着先生对《诗经・大雅・公刘》的章章的解读,看出了公刘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他的歌颂,还有所反映的情况。然后讲到公亶父的再次迁都,说明了通过甲骨文的记录,周的确是殷的属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殷失去了对戎狄的隔管控,周失去了殷的保护,但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公亶父迁到了同样适合耕种的周原,虽然要直接面对戎狄,但可以在这中间,不仅自由的发展,为后来的武王克殷打下基础。在这中间,先生指出,在公亶父前面加个 “古” 是不对的,因为古就是昔、以前的意思,是周族的自称,而自史记以来,大多典籍都搞混了。关于太伯、仲雍是吴国的祖先,先生认为也是不对的,总的来说,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当时,周族所能控制的范围还远远没达到长江以南,所以在纯属无稽之谈。相反,更接近历史的事实,先生认为,是公亶父是有意把这两个儿子封到山西的虞国,而非江南一带的吴国的,让小儿子季历留到大本营。这样做,既不是如史记所说公亶父喜孙而立子的个人好恶,太伯与仲雍更没有断发纹身,成为吴国的卒祖先,而是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驱使的。关于文王对殷的表现,孔子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而先生则不以为然,他理智地指出:“这并不是如孔子所说的因为文王有 “至德”,该是如韩献子所说的由于文王 “知时”。” 其实周代一直以来都是把鬼神来祭祀的,只不过是由单纯的迷信鬼神,到孔夫子所说的 “敬鬼神而远之”,但纵观西周一代,还是祖先崇拜与鬼神祭祀并重的,比如在出兵之前,都要卜一卦。另外,先生指出:“《世俘解》在记述武王克商过程中,记载在牧野得胜后,在当地举行杀人献祭的告捷礼,并在殷郊举行大规模的狩猎,即是大蒐礼;回到宗周,在宗庙里又举行隆重的杀人献俘的凯旋典礼。”—— 我想这便是西周前期人牲制度没有废除,而且还在国家层面上大行其道的一个例子。之后说明了武王克殷后的情况,那就是武王成天睡不着觉,由于天命观,武王曾有过兄终弟及,传位给周公的念头,但周公不受,正好让他去营建成周,就是现在的洛阳,与宗周,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连成一片,在管蔡之乱爆发后,成周还有监视殷民的作用。在这中间,先生辨析了所谓三监的含义,说明了武庚禄父作为被监视的对象,不可能是三监之一。而除了管蔡之外,霍叔处是有可能同样作为三监之一的。而经过这场叛乱的教训,周公把殷民一部分分散到其他的诸侯国,而把一部分殷民集中监视,新营建的成周在这中间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另外,对于周公辅政的时间做了辨析,先生认为,周公只辅政了五年,而对于史书记载的七年之说,先生认为,是史学家们把原始史料搞混了。因为在先秦的文献里,在周公辅成王的记载后,又说了一句 “惟七年”,而先生通过层层的考据,以及出土青铜铭文的对照,指出这完全是两句话。它的原义是 “周公辅成王。至此,周的建国总共七年”。关于其制度设计以及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人民的生活情况,在本书中都有很详细的叙述,而读者会有一个透彻而全面的认识。比如先生指出,所谓井田制它的实施范围是仅限于平原的,而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灌溉,这仍然是农业的特质,以及对于农业工具的辨析等等都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在这中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对周代顶层设计的阐述,而其中最甚者,莫过于先生指出,所谓太傅这个称谓,在西周是没有的。对于物质发展简短的叙述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对漆器已经铜器发展的叙述了祭祀物品源于生活用品的阐述,真的使我豁然开朗,所以漆器的使用推广,由于它比青铜器使用更为便捷,进而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所以渐渐的,在祭祀礼仪中,也能看到漆器的使用,甚至到后来出现与青铜器并尊的局面。而与此同时,青铜器的进一步发展并没有由此中断,反而突飞猛进。由殷商青铜器基本不刻文字,或者不超过 50 字的铭文到出现大量的铭文,这也有意无意地为当代的历史研究,对那个时代更进一步的了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虽第六编关于礼的探讨我没怎么好好看,但也一翻而过,可就是这一翻而过,同样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先生指出,师这个称谓的,表面上最早的是 “乐师”,也就是教音乐的。而这个是从周代的 “太师”,也就是最高军事长官演变过来的,而最早是 “师”,是在大学中教射的,然后权力越来越大,渐渐的成为现在老师的总称。其实我想这种形式,也和先生在即冠礼时,所说的从原始氏族社会的演变息息相关,所以在以周礼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里,从来不是只强调学问,更注重武艺与体魄的发展,所以有所谓的大小六艺。以及先生考定的礼的源头是与渐渐沦为祭祀用品、地位的象征酒有关。最后,指出了周代中晚期的戎狄问题,虽没有对西周的灭亡有很详细的论述,但我想先生也肯定是对所谓的美人误国,以至于烽火戏诸侯的说法嗤之以鼻的。因为造成这个现象的,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前肯定有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 以上所述,便是我对这本书的总体印象,以及我认为先生最有意义的几点论述。总而言之,本书不仅涉及到那个时期的方方面面,还在全书的论述中,涉及到当代治学研究方法的方方面面,如文献学、训诂学、音韵学等,贯穿了本书的始终。不过还是如开始所言,由于本书的风格,使得这些在非专业的人看来冷门的学问,在先生这种还平和而易懂的文风中完美融合,所以看起来,远远没有想起来、听起来那么的难。有一点需要指出,本书虽然内容没的说,看着装帧也不错,但质量真是配不上,不过这已经是出版社、或者是我这套的问题了。下一本,仍然是杨宽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其领域中的奠基之作,《战国史》的阅读再接再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家之作

      杨宽先生的大作,向来是精品,拜读先生著作,如久旱逢甘霖,润泽万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百代宗周 — 周朝留给后世最重 要的遗产是什么?

        距今三千多年的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其之前的尧舜禹时代和夏朝主要还都是神话和传说,商朝才开始有一些甲骨卜辞记载;但到了周朝开始 形成了系统记录历史的制度,中华文明重视历史的传统大体上发源于此。更重要的是 在东周的春秋时期出现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百家争鸣的时代,正是这些先贤 们底定了中华儿女千年的精深世界。同时周朝为了巩固新征服的地区创造性的发明了 分封制,在权力传承上打破此前殷商兄终弟及的传统而实行父死子继,后世几千年的 权力运作也都在此框架之内,故而有 “百代宗周” 一说。虽然周朝对后世影响巨大但却有一些非常流行而我认为不甚正确的观点,比如两 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商朝非常迷信鬼神且有大规模人牲的传统,太过血腥残暴,因此周代商是文明战胜野蛮,理性战胜愚昧;二、商纣王非常残暴,周武王以 “仁 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 「1」是历史进步的表现等等。对于第一种观点,商人确实迷信,祭祀的确血腥残忍,但其实周人在迷信和血腥程度上与商人不相上下。 周人当时每逢大事也必占卜,例如周武王与诸侯在盟津会盟时以梦和占卜为重要依据 宣称克商必胜,“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2」; 周武王克商后曾多次举行献俘礼,即杀死俘虏祭祀上帝和祖先,而杀死俘虏的方式也分为 “废” 和 “伐” 两等, “废” 是杀灭的意思,“伐” 是杀头的意思,因为甲骨文中 “伐” 字像用戈砍头一样「3」, 而且《逸周书・克殷解》又提到武王在牧野取胜后到商王纣的二女 (二妻) 处,“斩之 以玄钺,县诸小白”,指的是把她们的头砍下并挂在 “小白” 军旗上;小盂鼎记载盂奉康 王之命西伐鬼方,取胜后俘获鬼方的首领 (兽) 三人,割耳四千八百多人;即使到了西周中后期人牲的规模也不较商朝时小多少。其实人类在蒙昧时期宗教行为上多比较 血腥,因此周朝在这方面并没有比商朝理性多少。至于纣王的残暴其实是随着时间的 推移变得越来越夸张的,武王盟誓出兵讨伐纣王,列举其罪状时也只说了四点,分别 是听信妇人之言、不祭祀上帝、不用宗亲、任用流亡罪人「4」,而纣王残暴的故事版 本却越来越夸张,最终变成了历代暴君的基本模板。而在民间,由于封神演义的巨大 影响,大多数人都认为商朝代表邪恶而周朝代表正义,因此周代商是理所当然甚至具 有神圣色彩。但是我对上述观点不敢苟同,那么我认为周朝给后世留下的最重要遗产 是什么呢?就是 “中国”! 首先 “中国” 二字最早见于文件之中就是在西周时期,即何尊上的 “宅兹中国”。更 为重要的是,只有在周朝以后,原本在黄河流域松散的部落联盟开始转变为一个统一 的政治实体并不断向外扩张,最后形成我惶惶中国。我们知道,自炎黄二帝起,中原大地开始形成部落联盟并尊其中最强大的为盟 主。即使到了夏、商两朝,虽然名为王朝实质上仍是部落联盟,不仅盟主对臣属部落 的控制有限,而且政权的组织相当松散,这点从商朝对周部落的做大力不从心和先 商、早商时代频繁迁都中可以窥见一斑,同时这也是商汤和周武王在分别击败桀纣后 都能快速取而代之的原因之一。但在周克商后实施了两个不同以往的政策:1. 实行分封制。上面已经论述商朝是联盟制,商王作为方国之长与各个方国并 非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所以国家组织相当松散。但周朝将大量本宗的姬姓和长期联 盟的姜姓等贵族分封四方,周天子是各个封国的宗主,在明确了上下级关系后更以 宗法制度为核心加强了这种联系,形成了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的局面,诸侯们执 圭受土所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4」。君臣关系大大加强 了宗主和封臣的联系;又由于大部分诸侯国都是姬姓贵族分封出去的,所以宗法制 度又加强了诸侯之间的联系。直到这时周才可以在真正意义上被称之为一个 “王 朝”,因此我认为中国作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也在此时产生了雏形。也正是有了 这一制度和文化基础,才有了之后秦朝的统一;其后虽然分封制和郡县制在中国历 史中不断地被争论,但中国作为统一国家的形态却再也没有被质疑过。2. 建立的强大的中央政府和组织机构。商朝由于联盟制所以政治和社会组织比 较松散,而且人又流动性很大,以至于武王克商后指责纣王的罪名之一就是他收留各国的罪人甚至还给他们委以官职「5」。与此相反,周朝建立了以太保和太师为 首分掌政、军大权,再以此为基础组建 “卿事寮” 官属作为核心执政团队来 “尹三事 四方”,即王畿内的三种事务和四方诸侯的事务「6」; 除此之外还建立了以太史为首的太史寮制度,且太史寮不只负责记录历史,还负责册命、制禄、图籍、记录历 史、祭祀、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耕作等等「7」。可以说相对于商朝,周朝的组织机构相当严密,并且周天子还可以直接任命各封国的卿士「8」和将领「9」,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系。正是在分封制和政府系统的基础上,周朝真正拥有了国家能力,辅之以相对强大的武力、宗法、礼乐制度而能够对辽阔的疆域实施管理。后世王朝无一不是在实质上或者名义上继承了周朝的各项制度,并且在儒家成为统治性意识形态后,也都要崇奉周礼 。所以,正是始自周朝,中国才开始成为一个尊奉中央最高权威的国家,在这一框 架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被连接起来的有机体从此再也没有被彻底割裂过,这才是真正的百代宗周。参考资料:「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 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2」《国语・周语下》引《泰誓》「3」《西周史》- 杨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 「4」《尚书。牧誓》“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 姓,以奸宄于商邑。”「5」《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6」《尚书。牧誓》“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7」《尚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 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 「8」《西周史》- 杨宽「9」《礼记・王制》“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 于其君”「10」豆闭簋:王命内史册命豆闭,“司艅邦君司马、弓矢”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