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于中国哲学,你还有多少不解与疑惑,北大人气爆棚的哲学教授,带你清晰领略中国哲学之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中国古代十五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他们的哲学体系做了整体性的阐发和揭示。作者从每一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出发,明确其概念内涵及问题的具体指涉,呈现出其思想展开的固有脉络和结构。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哲学家的思想路径的深入挖掘,以及对隐藏在基本哲学洞见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的强调,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是极具启发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第一讲 性与天道:孔子的哲学
  • 一 关于《论语》
  • 二 “不可得而闻”
  • 三 “性相近也”
  • 四 说和乐
  • 五 通向幸福的道路
  • 六 立与达
  • 七 论仁
  • 八 天何言哉
  • 第二讲 以无为用:《老子》的哲学
  • 一 从《老子》第一章说起
  • 二 有生于无
  • 三 无之以为用
  • 四 企者不立
  • 五 无为
  • 第三讲 尽心知性:孟子的哲学
  • 一 心之官则思
  • 二 尽心知性
  • 三 性善
  • 四 知言
  • 五 养气
  • 六 仁政
  • 第四讲 真知之路:庄子的哲学
  • 一 庄子哲学的关键词:知
  • 二 知的不同层次
  • 三 是非
  • 四 以明与因是
  • 五 知与我
  • 六 不知
  • 七 齐物
  • 八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 九 真知与无待
  • 第五讲 有无之辨:王弼的哲学
  • 一 解释学原则
  • 二 言意之辨
  • 三 本体论突破
  • (一)“无”的含义
  • (二)道与物
  • (三)道与自然
  • (四)以无为用
  • 四 王弼的政治哲学
  • (一)两种观物方法
  • (二)“崇本举末”与“崇本息末”
  • (三)无为
  • (四)圣人人格
  • 第六讲 自然之理:嵇康的哲学
  • 一 自然之理
  • 二 释私
  • 三 养生
  • 四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 五 声无哀乐
  • 第七讲 性分自然:郭象的哲学
  • 一 关于郭象《庄子注》
  • (一)郭象《庄子》本
  • (二)郭象《庄子注》的抄袭问题
  • (三)《庄子注》的注释特点
  • 二 郭象的本体论
  • (一)造物无主
  • (二)自然
  • (三)理与性分
  • (四)自为与相为
  • (五)“适性逍遥”
  • (六)“冥物”
  • (七)生死
  • 三 郭象的政治思想
  • (一)无为
  • (二)无贤不可以无君
  • (三)君德与臣德
  • 第八讲 太极诚体:周敦颐的哲学
  • 一 形而上学
  • (一)太极、阴阳与五行
  • (二)人与万物
  • (三)圣人
  • 二 治教与修身
  • (一)师道
  • (二)纯心
  • (三)礼乐
  • (四)用刑
  • (五)志学
  • 第九讲 易兼体用:邵雍的哲学
  • 一 观物
  • 二 体用
  • 三 体以四立
  • 四 用因三尽
  • 第十讲 自立吾理:程颢的哲学
  • 一 对佛教的批判
  • 二 道学话语的建构
  • 三 天理
  • 四 生之谓性
  • 五 以觉言仁
  • 六 定性
  • 第十一讲 一物两体:张载的哲学
  • 一 虚与气
  • 二 形与象
  • 三 参两
  • 四 神化
  • 五 感
  • 六 人性论
  • 七 性与心
  • 第十二讲 形上定体:程颐的哲学
  • 一 形上形下
  • 二 体用一源
  • 三 生生之理
  • 四 道无无对
  • 五 公与仁
  • 六 人性论
  • 七 主敬
  • 八 格物致知
  • 第十三讲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
  • 一 体用
  • 二 太极
  • 三 理与气
  • (一)理生气
  • (二)理气先后
  • (三)理气动静
  • (四)理一分殊
  • 四 心性论
  • 五 涵养
  • 六 致知
  • 第十四讲 自作主宰:陆九渊的哲学
  • 一 本心
  • 二 心即理
  • 三 收拾身心,自作主宰
  • 四 格物与静坐
  • 五 义利之辨
  • 第十五讲 心外无理:王阳明的哲学
  • 一 心外无理
  • 二 心外无物
  • 三 格物
  • 四 知行合一
  • 五 致良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恕我愚钝,难以领会

    从书名《中国哲学十五讲》上看,原本打算以此书为基础,以领略一下中国哲学的魅力。然而事与愿违,本人古文水平也就停留在高中阶段,如作者不加以解释,难以入门,更不知其魅力所在。或许就如同黑格尔所说,中国有哲学吗?中国古人在诗文中对事物之间的想象力的确超凡脱俗,然而就定义概念、界定范畴、构建系统这些方面,基本没有阐释,无非是 “心外无物” 之类的心与物、体与用之间的类别罢了。反躬自省,只能说明自己学的太浅,不宜将此书作为中国哲学入门书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的入门书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