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阿庇安的《罗马史》是一部卷帙浩翰的历史名著,分上下两卷。下卷的内容主要为罗马内战史。

内容简介

《罗马史·下卷》的内容主要为罗马内战史,大致包括:格拉古兄弟改革、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意大利人争取公民权的同盟战争、马略同苏拉的斗争、恺撒大战庞培以及屋大维大战安敦尼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 第十三卷(内战史第一卷)
  • 绪论
  • I.提比略·革拉古为土地法而奋斗及其土地法的通过
  • II.提比略·革拉古之死
  • III.分配土地委员会的困难。少西庇阿之死。盖约·革拉古为土地法而继续斗争
  • IV.萨特尼阿斯提出土地法及其暴动
  • V.德鲁苏提出的改革法案。他的被杀。同盟战争的爆发
  • VI.起义的意大利人被残酷地镇压。罗马反对高利贷的暴动
  • VII.马略与苏拉的内战。苏拉的反动统治。马略逃往阿非利加
  • VIII.秦那和马略攻陷罗马,屠杀敌党。马略之死
  • IX.苏拉率领大军回意大利
  • X.苏拉战败敌党的军队
  • XI.苏拉的反动统治
  • XII.苏拉的辞职和死亡
  • XIII.雷必达的暴动与塞多留在西班牙反对罗马政府的斗争
  • XIV.伟大的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 第十四卷(内战史第二卷)
  • I.喀提林的阴谋 [1]
  • II.恺撒征服西班牙诸部落与前三头同盟的建立
  • III.恺撒党克罗狄与庞培党迈罗的倾轧及克罗狄的遇害。元老院任命庞培为独一执政官
  • IV.元老院企图撤销恺撒的职务。庞培受命保卫意大利
  • V.恺撒率军侵入意大利
  • VI.恺撒进入罗马。庞培逃往希腊。恺撒夺取撒丁尼亚、西西里和西班牙
  • VII.恺撒部将库里奥在阿非利加的惨败。普拉孙喜阿的兵变。恺撒的短期独裁
  • VIII.庞培的备战。恺撒渡海。两军到达提累基阿姆
  • IX.庞培两次打败恺撒于提累基阿姆
  • X.在法萨卢双方的备战与双方的形势
  • XI.法萨卢之役
  • XII.庞培的被杀。庞培党人在阿非利加和西班牙的备战
  • XIII.恺撒到埃及。亚历山大里亚人暴动。法那西斯的反抗运动。罗马市民与军队暴动
  • XIV.恺撒战败阿非利加的庞培党人。小伽图的自杀
  • XV.恺撒的凯旋。蒙大之役
  • XVI.恺撒的独裁及其遇刺
  • XVII.安敦尼与凶手们的暂时妥协
  • XVIII.元老院中关于谋杀恺撒案件的辩论。恺撒法令的被批准
  • XIX.布鲁图对人民的演说与人民对布鲁图的赞扬
  • XX.恺撒遗嘱的宣读。安敦尼的葬礼演说。人民暴动驱逐杀害恺撒的凶手们
  • XXI.恺撒与亚历山大的比较
  • 第十五卷(内战史第三卷)
  • I.安敦尼杀害伪马略,替多拉培拉取得叙利亚行省,替自己取得马其顿行省
  • II.屋大维到罗马,与安敦尼发生争执
  • III.安敦尼使屋大维遭遇困难。屋大维的慷慨施予,获得人民欢心。多拉培拉往叙利亚
  • IV.军团将校调解安敦尼和屋大维的冲突。屋大维帮助安敦尼取得山南高卢
  • V.安敦尼和屋大维之间的冲突增加,军团将校又起来调解
  • VI.安敦尼和屋大维关系的恶化与屋大维的筹集军队
  • VII.安敦尼军队的叛变。屋大维与元老院的暂时妥协
  • VIII.安敦尼围攻狄·布鲁图。元老院宣布安敦尼为公敌
  • IX.屋大维及两执政官败安敦尼于穆提那
  • X.安敦尼的败退与屋大维受到元老院的漠视
  • XI.喀西约和布鲁图在叙利亚和马其顿扩充军队。屋大维企图与安敦尼和解
  • XII.屋大维要求执政官职位,元老院拒绝,屋大维进军罗马
  • XIII.元老院被迫允许屋大维为执政官
  • XIV.屋大维跟安敦尼的和解与狄·布鲁图之死
  • 第十六卷(内战史第四卷)
  • I.屋大维、安敦尼和雷必达的后三头同盟
  • II.三巨头正式宣布公敌的命令
  • III.宣布公敌在罗马造成的恐怖情况
  • IV.对被宣布为公敌者的屠杀
  • V.对儿童和妇女的迫害情况
  • VI.被宣布为公敌者死里逃生的例子
  • VII.绥克斯提阿斯和科尼非喜阿斯在阿非利加的战争
  • VIII.喀西约和多拉培拉在叙利亚的战争
  • IX.罗得斯抵抗喀西约的进攻及其陷落
  • X.布鲁图进攻吕西亚和桑萨斯人的英勇抵抗
  • XI.绥克斯都·庞培占领西西里,击败屋大维的海军。屋大维和安敦尼渡海向腓力比进军
  • XII.喀西约在墨拉斯湾对士兵们的演说
  • XIII.布鲁图和喀西约艰苦地通过色雷斯森林地带到达腓力比
  • XIV.第一次腓力比战役
  • XV.喀西约自杀与安敦尼海军的被毁灭
  • XVI.第二次腓力比战役与共和军的溃败
  • XVII.布鲁图的自杀。对布鲁图和喀西约的评论
  • 第十七卷(内战史第五卷)
  • I.安敦尼在东方的行动
  • II.屋大维在意大利。没收土地,分配给士兵们以及士兵们的横暴与人民的痛苦
  • III.琉喜阿斯·安敦尼发动对屋大维的战争
  • IV.屋大维围攻琉喜阿斯·安敦尼于培鲁西亚
  • V.琉喜阿斯无条件投降
  • VI.安敦尼回到意大利,与屋大维的冲突
  • VII.勃隆度辛协定
  • VIII.罗马人民迫使屋大维和安敦尼跟绥克斯都·庞培订立和约
  • IX.和约的破坏。绥克斯都·庞培大败屋大维海军于丘米和西西里海峡
  • X.屋大维残余舰队的毁灭。他向安敦尼求援
  • XI.屋大维再进攻绥·庞培,连遭失败。阿格里巴败培彼阿斯于迈利
  • XII.庞培再败屋大维的海军。阿格里巴最后打垮庞培的海军
  • XIII.雷必达被免除司令官职务。屋大维回罗马,任终身保民官职务
  • XIV.绥克斯都·庞培之死
  • 附录一 古代罗马及其邻国大事年表(公元前753—30年)
  • 附录二 译名对照表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附录三 索引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