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这里,看一片小小的茶叶,如何掀起了整个世界版图的震荡。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茶的文明史。以中国茶的诞生、流行、传播、发展为脉络,通过茶的诞生和流行写中华文明的发展,通过茶的传播反映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茶自古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者。茶的神奇功效使它成为古代和近代贸易中的“液体黄金”,也一度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对象。在茶的故事里,有中国文化历史中最生动的部分;在茶的故事里,有世界版图震荡的关键瞬间。在茶的国度里,人类的故事从不间断。在茶的国度里,新的故事即将上演。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作者简介
  • 序言
  • 第一章 茶与人的相遇
  • 一、共同的生命之源
  • 二、茶的进化路
  • 三、人类万年间的“百米冲刺”
  • 四、濮人,最早的植茶者
  • 第二章 一脉相承的“三大文明” ——茶叶、医药、饮食
  • 一、茶羹,中国人最早的食物
  • 二、茶之五味
  • 三、茶,华夏人血脉中的一帖良方
  • 四、中国人的茶叶基因
  • 五、茶叶围着餐桌转
  • 第三章 绿色长城
  • 一、液体黄金
  • 二、最初的商贸——陆上丝绸之路
  • 三、和亲公主,茶文化的先驱者
  • 四、茶马互市
  • 五、茶税——君王们的点金术
  • 六、海上丝路
  • 七、海上神药
  • 八、嗜茶成瘾的日不落帝国
  • 九、帆船,世界贸易的海上马车
  • 十、当山茶遇上罂粟
  • 十一、广州十三行,中国“东印度公司”的兴与衰
  • 十二、茶叶种植全球化
  • 十三、世界茶叶的价格杠杆——茶叶拍卖
  • 十四、中国茶业复兴
  • 第四章 为思想者加冕
  • 一、茶的启蒙神秘阶段
  • 二、茶的浪漫人文阶段
  • 三、茶的个人务实阶段
  • 四、茶的共生融合阶段
  • 第五章 未来之茶
  • 一、制茶与饮茶的历史沿革
  • 二、后5G时代的茶叶预言
  • 他们也读过这本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天马行空,拉拉杂杂

    把茶叶和人类起源一起讲,有点扯,和茶叶有关资料合集,凑数之嫌,可技术性的没讲到点子上,比如明朝为何 “废团为散”?,可能作者是高级茶艺师,写的高大上给圈内人看,我反而在寻找专业入门书,这本书不及格。茶和烟草在农业社会开始因为提神都属于巫师祭品,如晋隋文人的 “五十散”,到宋朝的斗茶。近代成瘾性复购提神产品是所有商家的追求,茶,咖啡,烟草都是如此,商品的全球化,也带动此类产品的日益流行。作者认为中国的原叶茶会复兴,我看到现代人的快节奏,年轻人流行的是奶茶。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茶的国度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谚语从宋代开始流传至今。琴棋书画诗酒茶,这句话反映了茶的文化精神属性。茶,从字面看,是人在草木中。茶,原产中国西南深山,随着人类迁徙进化被发现,利用,栽培,经营。它曾经被视为软黄金,给中国带来大量财富和优势,也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中国人对茶的应用有四个发展阶段。英国发展了工业化制茶技术,推动了茶在全世界的广泛种植。斯里兰卡有世界上最大的茶交易所。全世界有一半的人饮茶。自唐代以来才开始饮清茶。为增加税源,唐代陆羽写《茶经》推广全民饮茶。茶有两个发音,一个是 chi,实际上是 china 的音,源自茶具,地名 “昌都”(景德镇),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发音,另一个是 tea 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音。波士顿倾茶事件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茶具从瓷器到紫砂壶,也是与饮用习惯变化相关的。英国也有一套茶具和饮茶系统,但是现在饮用原叶茶的风尚渐渐回归。乱世饮酒,盛世饮茶,日本奈良保留了唐代饮茶风尚,我心向往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部简略茶史

        这本书以中国茶的诞生、流行、传播、发展为脉络,通过茶的诞生和流行写中华文明的发展,通过茶的传播反映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茶自古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者。茶的神奇功效使它成为古代和近代贸易中的热门商品,也一度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对象。在茶的故事里,有中国文化历史中最生动的部分;也有世界版图震荡的关键瞬间。在茶的国度里,新旧更迭,人类的故事从不间断。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