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写给大众读者的哲学入门读本,引领数代人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浅显生动的事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逐一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明。

本书的写作方法推陈出新,开通俗哲学写作之一代风气。本书早已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代表作,自出版以来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我怎样写成《大众哲学》的(代序)
  • 第一章 绪论
  • 一 哲学并不神秘
  • 二 果树林里找桃树
  • 第二章 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
  • 三 两军对战
  • 四 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
  • 五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 六 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
  • 第三章 辩证法唯物论的认识论
  • 七 用照相做比喻
  • 八 卓别麟和希特勒的分别
  • 九 原来是一家人
  • 一〇 由胡桃说起
  • 一一 是朋友还是豺狼
  •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 一二 天晓得
  • 一三 无风不起浪
  • 一四 不是变戏法
  • 一五 追论雷峰塔的倒塌
  • 一六 岳飞是怎样死的
  • 一七 没有了
  •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范畴
  • 一八 七十二变
  • 一九 “谈虎色变”
  • 二〇 规规矩矩
  • 二一 “在劫者难逃”
  • 二二 “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马哲中国化的源头

    蒋介石曾感叹道:“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艾思奇纪念馆展览室墙上有一首出自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高级幕僚马壁的诗:“一卷书雄百万兵,攻心为上胜攻城,蒋军一败如山倒,哲学尤输仰令名。” 艾思奇原名李元萱,云南腾冲人,35 年入党,本书出版于 1936 年。虽然作者本人后期也表示本书是 “幼稚的读物”,“简陋的读物”。但不可否认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接地气,简明的文字和论述促进了马哲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了一代人。唯物论,中国原本没有上帝崇拜,比较容易接受唯物论,有了唯物论就容易接受科学,唯物论的传播和普及为中国科学普及开启了大门,“科学技术代表先进生产力” 成为中国人的常识,所以中国才能培养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师队伍。辩证法,对辩证法的引入和介绍,符合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哲学,也就是 “实事求是” 虽然本书被陈伯达批为教条主义,并从 1950 年后永不再版,现在读也认 % 为确实 “通俗”,但不可否认本书对中国人民大众的启蒙,让唯物辩证法成为现代中国的理论基础。把复杂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是真本事,对比国民党还陷于传统文言的生涩,洋化博士们的绕口语言,教员和艾思奇等一辈革命家的笔杆子真是锋利无比。

      3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于革命年代哲学的理解

      原来也略读过一些哲学书,但都没能深入的理解透。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学好哲学不仅是个人发展之必需,更是中华未来之必需。掌握一套科学的、现实的哲学思想让我们所有人都更加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社会,认识自己。当我们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去实现发展与成长的时候,会更好的找准自身的定位,并以更加积极的、有效的、聚焦的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实现的过程是挑战的但不是困难的,是主动的但不是消极的,是有预期的而不是盲从的。读此书须有代入感,须把自己置身于那个年代,置身于无产阶级的一份子去思考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作为中国青年的意义,以及我们一直走在路上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通俗易懂的哲学小册子

        书取名大众哲学非常贴切。哲学是什么?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是思辨的学问。书中举的例子通俗易懂,从抗日战争的例子但生活中的日常,对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等有些枯燥的名词予以生动的诠释。   如果这本书的政治色彩更淡一些,可能感觉会更好!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2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