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马哲中国化的源头
蒋介石曾感叹道:“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艾思奇纪念馆展览室墙上有一首出自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高级幕僚马壁的诗:“一卷书雄百万兵,攻心为上胜攻城,蒋军一败如山倒,哲学尤输仰令名。” 艾思奇原名李元萱,云南腾冲人,35 年入党,本书出版于 1936 年。虽然作者本人后期也表示本书是 “幼稚的读物”,“简陋的读物”。但不可否认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接地气,简明的文字和论述促进了马哲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了一代人。唯物论,中国原本没有上帝崇拜,比较容易接受唯物论,有了唯物论就容易接受科学,唯物论的传播和普及为中国科学普及开启了大门,“科学技术代表先进生产力” 成为中国人的常识,所以中国才能培养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师队伍。辩证法,对辩证法的引入和介绍,符合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哲学,也就是 “实事求是” 虽然本书被陈伯达批为教条主义,并从 1950 年后永不再版,现在读也认 % 为确实 “通俗”,但不可否认本书对中国人民大众的启蒙,让唯物辩证法成为现代中国的理论基础。把复杂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是真本事,对比国民党还陷于传统文言的生涩,洋化博士们的绕口语言,教员和艾思奇等一辈革命家的笔杆子真是锋利无比。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67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对于革命年代哲学的理解原来也略读过一些哲学书,但都没能深入的理解透。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学好哲学不仅是个人发展之必需,更是中华未来之必需。掌握一套科学的、现实的哲学思想让我们所有人都更加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社会,认识自己。当我们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去实现发展与成长的时候,会更好的找准自身的定位,并以更加积极的、有效的、聚焦的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实现的过程是挑战的但不是困难的,是主动的但不是消极的,是有预期的而不是盲从的。读此书须有代入感,须把自己置身于那个年代,置身于无产阶级的一份子去思考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作为中国青年的意义,以及我们一直走在路上的意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哲学的重要任务是在于改变世界。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是无产阶级先锋队 —— 共产党用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依据着这个思想武器指导下所获得的正确的知识,无产阶级先锋队就能胜利地领导工人、农民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改变世界、改造中国的斗争。我们学习辩证法唯物论,就是要用它来引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认识中国社会的客观事实发展规律,确定中国革命应该走的道路,和各种工作中的方针、政策、计划、办法,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起来进行斗争,以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只要我们正确地为此目的而努力,那么这些可能性是一定可以变为现实性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