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文大体上运用史学研究方法,侧重于金融史与外交史、政治史研究相结合,以期在推动上海金融史研究的同时,亦能拓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视野。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中国金融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明确影子银行的定义估算了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并归纳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及促使其快速发展的各种因素,深入研究了影子银行不同领域与正规银行部门之间的相关性,对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规模进行了全面评估。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 开埠初期外商银行在沪的发轫(1847~1860年代)
  • 第一节 外商银行进入中国的背景
  • 第二节 开埠初期上海外商银行的初型
  • 第三节 外商银行进入初期业务的拓展
  • 第四节 外商银行与华资金融机构的初步接触
  • 小结
  • 第二章 “本地的银行” ——汇丰银行设立及初期在沪活动 (1864~1870年)
  • 第一节 汇丰银行设立的背景与挫折
  • 第二节 汇丰银行设立及上海分行的地位
  • 第三节 汇丰银行成立初期在沪活动
  • 小结
  • 第三章 外商银行对上海金融市场的渗透 (19世纪70~80年代)
  • 第一节 贸易与金融环境的改变
  • 第二节 19世纪70~80年代外商银行的发展状况
  • 第三节 外商银行金融业务的拓展
  • 第四节 与华资金融机构关系的增进
  • 小结
  • 第四章 竞争·协作:多国银行的并立 (1890~1914年)
  • 第一节 外滩银行的新格局
  • 第二节 外商银行商务性金融业务的拓展
  • 第三节 外商银行投资活动的兴起
  • 小结
  • 第五章 三强鼎立:在沪外商银行的继续扩张 (1914~1927年)
  • 第一节 外商银行势力的消长与同业组织的设立
  • 第二节 外商银行对上海金融市场的操控
  • 第三节 外商银行与华资金融业的关系
  • 小结
  • 第六章 外商银行在沪发展的停滞 (1927~1937年)
  • 第一节 外商银行的实力消长
  • 第二节 外商银行对金融市场控制的消长趋势
  • 第三节 外商银行实力消长的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七章 抗战时期的上海外商银行 (1937~1945年)
  • 第一节 抗战前期外商银行概况
  • 第二节 外商银行商务性金融业务的经营状况
  • 第三节 扶持与破坏——货币战背景下的英美日银行
  • 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方对外商银行的接管
  • 小结
  • 第八章 抗战后上海外商银行的衰落 (1945~1949年)
  • 第一节 外商银行格局的演变
  • 第二节 外商银行业务的消长
  • 第三节 外商银行衰落的原因分析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近代上海外商银行设立概况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外文部分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前身为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2年率先注册浦东新区,并更为现名。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具有一定出版规模的综合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