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3千字
字数
2016-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第一部系统研究朱光潜先生的著作。
内容简介
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朱光潜先生的著作,出版于1987年,同年台湾出了另一版本。在学界对朱光潜的批判尚没有完全止息的情况下,书中率先正面介绍和肯定了朱光潜在美学上的贡献,认为朱光潜虽早年服膺克罗齐,但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毅然“告别”了这位“知己”,其学术生涯很具代表性,是中国当代美学的缩影。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朱光潜的美学历程
- 第二章 在《悲剧的诞生》中诞生
- 一 悲剧是美学上需要填补的空白
- 二 理论支点——心理距离说
- 三 对悲剧快感根源与本质的探讨
- 四 从黑格尔到尼采
- 五 论悲剧的衰亡
- 六 小结
- 第三章 一个综合性的美学构架
- 一 第一层综合:直觉与心理距离,审美心理与生理
- 二 第二层综合:美感与联想
- 三 第三层综合:文艺与道德
- 四 关于美及艺术的几点结论
- 五 小结
- 第四章 从克罗齐超脱出去
- 一 缘起:艺术传达与价值
- 二 症结:直觉论
- 三 背景:哲学、伦理学、历史学
- 四 伸发:《述评》之外
- 五 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的启示
- 一 对几种美学模式的考察
- 二 什么是马克思美学的基本原则?
- 三 对美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探索和说明
- 四 小结
- 第六章 “实践者”的美学
- 一 对实践观点的表述
- 二 从实践观点看美学问题
- 三 对实践观点的评价
- 四 围绕实践观点的一些分歧
- 五 与实践观点对立的最后防线
- 六 对西方美学的重新认识
- 七 小结
- 第七章 高层次上的综合
- 一 人——打开美学秘密的钥匙
- 二 人,作为一个整体
- 三 从共同人性到共同美感
- 四 审美活动中的心理与生理
- 五 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
- 六 要现实主义,也要浪漫主义
- 七 从典型环境中诞生的典型性格
- 八 悲与喜:文艺应捕捉的两面
- 九 机缘——艺术的必然与偶然
- 十 小结
- 附录一 朱光潜小传
- 附录二 朱光潜年谱简编
- 附录三 朱光潜主要著译简介
- 附录四 朱光潜美学导读三篇
- 附录五 谁在接着朱光潜讲?
- 后记
- 托马斯·潘恩生平年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