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齐白石口述生平往事,由门人张次溪笔录而成的一本传记。

内容简介

口述过程起于白石老人71岁时,终于其88岁时,故本传记记述年份止于1948年。书中,其从出生的家庭、成长经历、求学过程、平生阅历、艺术造诣等方面进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

本书以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的《白石老人自传》为底本,对初版文字明显的错漏之处做了适当的修润,并随文意插配了四十余幅齐白石作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前言
  • 一 出生时的家庭状况(一八六三)
  • 二 从识字到上学(一八六四—一八七〇)
  • 三 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一八七一—一八七七)
  • 四 从雕花匠到画匠(一八七八—一八八九)
  • 五 诗画篆刻渐渐成名(一八九〇—一九〇一)
  • 六 五出五归(一九〇二—一九一六)
  • 七 定居北京(一九一七—一九三六)
  • 八 避世时期(一九三七—一九四八)
  • 附录 看完《白石老人自述》后的感想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白石老人自述》…齐白石,一直生活在晚清的国画名家…

    2017 年,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拍出了 9.3 亿。这么贵!齐白石的画好在哪儿?齐白石的画为什么卖那么贵?这两个问题分开问都是学术课题,放在一起问就有了点不地道的心理暗示,便宜是没好货的,或者贵的就是对的,亦或者出的起钱的都是品位高的……"穷人家的苦滋味,只有穷人自己明白 "。齐白石小时候家境贫寒,读过几天私垫,小小年纪放牛为生。但齐白石可不甘于贫穷。一个穷小子怎么才能过上让人尊重的好日子呢?学门手艺再好不过。齐白石天资聪颖又克苦好学,很快就成了一个好木匠。继而转学绘画,年纪轻轻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人,这可是标准有本事的手艺人…… 手艺人有出息后要干什么呢?自然是娶妻纳妾多子多福喽,还有就是走四方得江山之助以求精进成名。齐白石这两样都做到了,按照晚清穷苦出生的本事人的方式做到了。齐白石 83 岁生孩子,85 岁续弦,92 岁仍喜欢看漂亮美眉,93 岁吵着要结婚,那时都是新中国很多年了,大伙儿都劝他进步进步,都想像不出齐白石是怎么笑而不言就我行我素了,真是仍似一直生活在晚清…… 齐白石的画好在哪儿?就好比向屎壳郎打听屎好在哪里?画嘛好看有味道就成了。说美有标准,其实是在说我比你知道美,说到最后还是看谁力气大、钞票多。齐白石的画为什么卖那么贵?恐怕只有一小点是因为画的好看,画里画外的那点算计也不是我们看画听故事的群众能懂的,人家也没打算让咱懂,就算齐白石自己,怕也是懂不了这门道……(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3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白石有骨

      选读了《齐白石转(自述)》七,定居北京,八,避世事情。白石大师从 1917 年 ——1948 年前后 31 年的生平事迹。惊叹白石大师的风范和生生不息。推荐复制粘贴附录罗家论在看完《白石老人自述》后感想的一段话:“白石具有中国农村中所曾保持的厚道。如他对于恩师胡沁园的感激,是何等的诚挚!他说:‘他老人家不但是我的恩师,也可以说是我生平第一知己。我今日略有成就,饮水思源都出于他老人家的一手栽培。一别千古,我怎能抑制得住满腔的悲思呢?我参酌旧稿,画了二十多幅画,都是他老人家生前赏识过的,我亲自动手裱好,装在亲自糊扎的纸箱内,在他灵前焚化,同时又作了七言绝诗十四首,又作了一篇祭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其实很多人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没好意思问的问题:齐白石的画,到底好在哪里?再说直白点,那些小鱼小虾,寥寥几笔,凭什么值那么多钱?作为中国人,说不出一幅国画好在哪儿,是不是多少有点儿尴尬?要了解齐白石的卓越之处,他的自述就是一个最好的渠道。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内开展数字出版的专门机构。公司作为集团内从事数字出版的专业机构,统一收集、规范管理集团所属各出版单位的数字内容资源和版权资源,依托集团传统纸质出版优势,集中开展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应用数据库开发、电信增值业务、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媒体的商业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