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托马斯·曼这里,我们看到了艺术家的生存与死亡。

内容简介

小说中艺术家所爱的都是一个美好的客体——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对于塔奇奥的同性之爱,托尼奥·克律格对于汉斯和英厄堡的迷恋痴狂,或是史平奈尔先生对于科勒特扬夫人的暧昧——但是他们所爱的也可能只是这些客体所代表的美的本身,他们对于美和生活的强烈的情感只是需要一个倾注的对象而已。而我们,也从作家所塑造的形象当中,看到了美和生活本身。

目录

  • 版权信息
  • 威尼斯之死
  • 托尼奥·克律格
  • 特里斯坦
  • 菲利克斯·克鲁尔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忽略和沉默或许是普通人的幸运(《威尼斯之死》读书笔记)

    这本书我是刷完的,嗯,刷完,不是读完。全书四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读了一半,后三个故事也大多是草草略过。为什么会这么草率,回头想想,或许是因为在书里充满了大量的作者对于细节的观察和描写,多少有些感觉过于事无巨细。就好像一个电影的长镜头,只是这个镜头没有明确的焦点,摇到哪里就是哪里。文字上,确实作者还是厉害的,而且看得出来,因为翻译的问题总会损失掉一些原文的美感。只是,这样的文字,实在有些容易跳戏,不知不觉眼睛就跳到了下面的好几行,然后才突然想起来,刚才的内容好像什么都没有记住,赶紧翻上去再重新看,结果还是到了同样的位置发现仍然什么都没记住。有趣的是,书里面阐述了好多关于艺术、创作的思考和评论,反倒让我觉得,这本书的故事都是在向我们展示和确认,普通人离艺术创作这件事,还是太远了。比如书里说,“他非常清楚到底是什么使他产生了这么深切的痛苦。那是对距离和新奇事物的渴望,对自由的渴求,企图摆脱重担、达到忘我境界的热盼 —— 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企图摆脱工作和刻板、冷淡及繁重日常事务的一种渴望,是逃避现实的一种冲动。”“在青年时代,这种不满足被看作是天才的特性和本质,他一直试图控制这种情感,因为他知道人们容易因为接近完美或半接近完美而沾沾自喜,心满意足。” 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一直生活在的就是现实,每一个普通人都要应对现实带来的冲击和消磨。这种冲击和消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被各种事物驱使着,工作、饮食、娱乐、消遣,其实不过是不想让自己停下来,毕竟停下来的时候,就会和现实产生距离,拉开了距离就会去观察和思考,进而就更容易发现与所谓的理想和完美的差距。也许,这种差距,就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原罪。只是,求而不得,总归是现实,逃避不了。而对于这些艺术家,这些追求创造完美的创作者来说,永不停歇地追求完美,或许就是对这样现实的一种逃避。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们是英雄,是对抗这个世界的英雄。确实我们要感谢的是,通过他们这种英雄主义式的追求,才让这个世界有了那么多一点点的进步,这个世界才能变成现在的样子。至少是从我们现在往回头看,会有一种一直在进步和突破的感觉。只是这种英雄主义,确实是一种脆弱的、孤独的英雄主义。他们不得不去独自承受,远离尘世喧嚣和嘈杂的孤寂,让他们产生独创精神,创作出敢作敢为、令人震惊的美丽,也同时会促成不近人情、荒唐怪癖的性格。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创作者总是有着超于常人的敏感。他们总会关注到一丝丝细微的情绪的流动,然后尝试用文字、语言、音乐、绘画传递出来。他们会发现我们经常注意不到的发生,会追嗅那些稍纵即逝的流逝,他们认为这些是生活中最珍贵的,需要被记录下来的。只是,这也是他们最大的痛苦所在,毕竟这种传递和流淌,总归是想让人们看见的,只是太多的人选择了忽略和沉默。“我们所渴望的王国正是正常、值得尊敬的、亲切的生活:那平凡得诱惑人的生活!”“一面热爱生活,一面却费尽心机,设法把生活拖到自己这边来,让它变得精致、忧郁,为那整个病态的文学贵族服务,这真是自相矛盾。” 就算是发光的皇冠,也不过是病入膏肓前的绚烂,最终的一切不过是消逝。我喜欢书里的一句话:“在爱的同时,又不得不跳舞”。这是作者的悲哀,也是普通人的幸运。爱而不得的舞蹈,是那种期盼和消逝之间的折磨。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跳舞也就好了,至于剩下的,如其而来,如其而逝,不必完美,接近过也就已经足够好了。普通人的快乐,不需要那么炫彩,持续的淡淡的,不也挺好的嘛。忽略一些,沉默一点,或许也是种幸运。“艺术是生活的升华,它能给人带来更大的快乐,但也能更快地消耗快乐。艺术在它的信奉者面上镌刻着幻想的和精神上的冒险经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新华先锋出版科技

    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以“启迪智慧,传播文化”为企业宗旨,弘扬优秀文化,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努力为读者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