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球化视野视野下的明朝“大历史”。

内容简介

14世纪中期,蒙古帝国开始瓦解,拉开了世界历史新序幕。1368年,在东亚大陆上,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大明王朝建立;与此同时,西欧迎来了“文艺复兴”和此后的新航路开辟;阿拉伯文明在亚欧大陆扩张势力,充当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中介;莫斯科公国在蒙古帝国疆域的基础上,整合罗斯部落,建立起俄罗斯文明。蒙古帝国瓦解后留下的一片权力空间,四种文明开始竞逐其间,勾勒未来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推动世界近代史大幕的开启。

与其他三种文明相比,孤处东亚的明朝在疆域政策上采取“内敛”取向。明朝在大体收复元朝旧疆之后,并未利用强大的国力,追随蒙古帝国的世界扩张脚步,而是重回亚洲,建立起传统的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中华亚洲秩序”。在世界走进近代的十字路口之时,明朝的这种选择错失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其他三种文明的扩张提供了历史空间,令人扼腕叹息。但是置身于历史中,便会发现明朝的选择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是地缘政治、文明传统、王朝性格综合而成的必然结果。

作者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选取了明代历史中17个典型人物和事件,以明朝的“内敛”取向为线索,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诸层面,生动讲述了明代纷繁复杂的人与事,深刻揭示了这种繁杂图景背后的深层内涵,并指出这些人与事对明代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明朝皇帝列表
  • 引言
  • 近代世界的起点
  • “他”的故事与历史的叙事
  • 从“三上书”寻找心灵的安放
  • 一 贫寒天子与明朝“国运”
  • 莫欺少年穷
  • 投奔红军
  • “濠梁旧雄”
  • 大明王朝的“性格”与“国运”
  • 二 最后的丞相
  • “胡惟庸党案”
  • 为什么是蒙古和日本
  • 丞相的废除
  • “明无善治”
  • 三 朱棣的“盛世”
  • 接班人的难题
  • 分封下的皇权暗流
  • “靖难之役”与“二世现象”
  • “五征三犁”
  • “中华亚洲秩序”的辉煌时代
  • 四 郑和的“绝唱”
  • 可追忆的蒙古帝国
  • 空前强大的水军
  • “海禁”政策
  •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指向
  • 消逝的传统航海时代
  • 五 内阁的崛起
  • 永乐中枢的一分为三
  • 仁宣时代的权力洗牌
  • 正统初期的朝局
  • 内阁的上位
  • 六 多面的宦官
  • 三轨体制中的宦官
  • 史书和智化寺里的王振
  • 史书之外的明代宦官
  • 七 未再重演的南迁
  • 蒙古的复兴
  • 徒有虚名的杨氏家族
  • 未再重演的南宋故事
  • 石氏家族的异军突起
  • 同样的灾难,不同的结果
  • 八 从“土木”到“夺门”
  • 同父异母的兄弟
  • 临危受命
  • 迎回英宗
  • 兄弟反目
  • “夺门之变”
  • 景帝之死
  • 九 河套危机与长城时代
  • 长城的历史角色
  • 河套弃守
  • 曾经的机会
  • 成化“搜套”
  • 边墙争议
  • 榆林长城
  • 祸起西北
  • 明长城时代
  • 十 王阳明与马丁·路德
  • 神童的传说
  • 不寻常的少年
  • 初登仕途
  • 龙场悟道
  • “三不朽”的实现
  •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王阳明与马丁·路德
  • 十一 “大礼议”中的君臣角力
  • 身世存疑的武宗
  • “看家”阁臣杨廷和
  • “继统”还是“继嗣”
  • 同样的宗法,不同的理解
  • “大礼议”之争
  • 宗法、人情
  • 势同水火的君臣
  • “墨菲定律”
  • 十二 “倭寇”与“板升”
  • 走向远方的明人
  • “南倭”与海商
  • “北虏”与“板升”
  • 内敛的明代中国
  • 十三 不上朝的皇帝
  • 一代贤后
  • 内阁的巅峰
  • 神宗的报复
  • “国本”之争
  • “万历五大征”
  • 十四 “三案”与党争
  • 党派政治
  • 东林党的出现
  • 明末“三案”
  • 赤蛇化身
  • “对食”客氏
  • 魏忠贤的身后事
  • 十五 繁荣中的困境
  • 明代的自耕农社会
  • 农业财政的重建
  • 白银的流入
  • 近代因素的萌芽
  • 体量庞大的中国
  • 传统的政权
  • 十六 明末大瘟疫的元凶
  • 人类历史的自然性
  • 小冰河期气候的影响
  • 天灾已至
  • “瘟神”的真面目
  • 来自长城外的“敌人”
  • 十七 “天”亡大明
  • “十七世纪危机”
  • 生不逢时的崇祯帝
  • 朝鲜之役和女真崛起
  • 内外交困的明朝
  • 火炮与明清易代
  • 内敛国策的苦果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几百页想写清楚明朝的各种更迭,还是很难

    这几百页写明只能算草草了事,把皇帝挨着介绍一遍,加上一些地理和自然的因素结合欧洲的技术输出造成的更迭,一定要定义为十字路口,勉强及格,我想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内敛的明朝只在乎超稳定

      看完一个独特观感就是明朝的皇帝,即便是传统政治下不称职的 “坏” 皇帝,比如英宗、武宗、神宗、熹宗。其实也不能称之为是坏人,他们更多地是皇权制度下被皇权扭曲异化了的人。早早耗尽生命的能量,年纪轻轻,正当风华就匆匆离开了人世。他们也都是政治牺牲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往人们一般将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甚或法国大革命等,视作近代世界的起点。但这是已经受到普遍批判的 “西欧中心论” 的看法。人类历史发展,不是某一种文明的独力所为,而是多种文明的合力推动。在近代世界的起源问题上,同样如此。近代世界的主体力量,并非西欧一种文明,同样还包括阿拉伯文明、俄罗斯文明和中华文明。正是这四种文明的角逐,而非西欧文明的一枝独秀,才构成了近代世界的整体图景。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