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带有科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色彩的专论,对中国古代社会一系列现象给出全新解释。

内容简介

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阐述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著作,也不是一部中国天文学史,而是一部带有科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色彩的专论,旨在揭示中国古代“天学”的政治属性、文化性质和社会功能——而所有这些都与现代的天文学毫无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本书对中国古代社会一系列以前不易理解或长期被误解的现象,给出了全新而富有说服力的解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2017新版前言
  • 2011修订版前言
  • 2004新版前言
  • 初版前言
  • 2004新版序
  • 初版序
  • 第一章 绪论
  • I.术语与概念
  • II.本书的任务及其形式
  • 第二章 哲学基础: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
  • I.神话:天地相通
  • II.儒家:转变之中的天命与天意
  • 甲 人格化的天——极为普通的观念
  • 乙 天命及其变化
  • 丙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 III.星占学:天象对人事的警告和嘉许
  • IV.天道与人道:为政之道
  • 第三章 天学与王权
  • I.问题:天学在古代中国特殊地位之观察
  • 甲 在历代官史中之特殊地位
  • 乙 古籍中所见上古政务中天学之特殊地位
  • 丙 天学在古代知识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 丁 天学在古代数术中的特殊地位
  • 戊 天学家以及天学机构之特殊地位
  • 己 历代对私藏、私习天学之厉禁
  • II.解答之上:“昔之传天数者”——天学家溯源
  • 甲 星占学家
  • 乙 巫咸与巫觋
  • 丙 巫觋与通天
  • III.解答之中:灵台、明堂与通天事务
  • IV.解答之下:垄断通天手段为王权之依据与象征
  • 甲 《诗·大雅·灵台》发微:通天者王
  • 乙 天命之确立与天学之禁锢
  • 丙 数术与皇家天学
  • V.小结及余论
  • 第四章 历:性质、源流及文化功能
  • I.历:性质之疑问
  • 甲 历法·历谱·历书
  • 乙 古今所论历法性质之迥异
  • II.历法性质与功能之探讨
  • 甲 典型历法之内容
  • 乙 “历法为农业服务”说质疑
  • 丙 “观象授时”与“四时大顺”
  • 丁 历法与星占:历法的主要用途
  • III.历书(具注历)性质与功能之探讨
  • 甲 历书之起源
  • 乙 历书之繁盛及其内容
  • 丙 择吉与推卜:历书之文化功能
  • IV.历与两性及人体:天人合一的神奇侧面
  • 第五章 天学与传统文化之若干重要方面
  • I.古代星占学概论
  • 甲 两大类型:诸古代文明之星占学鸟瞰
  • 乙 分野理论
  • 丙 所占之事:星占学的主要任务
  • 丁 所占之象
  • 戊 占论之法
  • 己 天象记录及其伪造
  • II.天学与政治运作
  • 甲 王气·劝进·谋反
  • 乙 大臣进退与议政风潮
  • 丙 军事决策
  • III.天学与道德教化
  • 甲 “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 乙 史传事验
  • 丙 当食不食——“德之动天,不俟终日”
  • IV.天学与其他若干方面
  • 甲 神秘主义之政治观念
  • 乙 天象与城市及宫殿建筑
  • 丙 天象与墓葬
  • 第六章 起源问题与域外天学之影响
  • I.令人困惑的起源问题
  • 甲 背景: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
  • 乙 中国天学西源说之简略回顾
  • 丙 旧话重提
  • 丁 从文化功能论中国天学之起源
  • 戊 起源与外来影响:两幅不同图景
  • II.巴比伦古代天学东来之踪迹
  • 甲 巴比伦与古代中国天学之关系
  • 乙 十二宫与二十八宿之起源问题
  • 丙 数理天文学研究所提供之新线索
  • III.七曜术在中土之盛行
  • 甲 七曜术出现于中土之早期线索
  • 乙 由史志书目看七曜术之盛行
  • 丙 佛徒对七曜术传播所起的重要作用
  • 丁 七曜术之中亚色彩
  • 戊 七曜、九曜及九执:生辰星占学与择吉推卜
  • 己 聿斯经与算命术
  • IV.入华之印度天学家与印度天学
  • 甲 若干早期情况
  • 乙 唐代天学之“天竺三家”
  • 丙 关于《九执历》
  • 丁 关于《符天历》
  • V.余论:外来影响能否深入及持久?
  • 综合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