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14千字
字数
2018-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本书旨在通过求知使人类社会更加美好。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25篇演讲,内容涉及“技术、价值与治理”,“法律、经济与社会”,“语言、符号与场所”,“文、历史与阐释”,“美学与艺术难题”,“文学史与比较文学”,以及“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七大版块。“高研院学术午餐会”收录了一些颇有特点的学术讨论或对谈,“学人伉俪说学术”则遴选了高研院特聘教授张伯伟伉俪的对谈。
具体而论,此书所收文章有些是关乎人类重大问题的宏大叙事,有些则是对一些特定历史文的深入解读,但作者多从跨学科或多学科的广阔角度加以审视,或小中见大,或大中见深,富有启发性。包含了学者们或学术共同体的鲜明伦理关怀,彰显出对人类社会、对国族、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情关切。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主编的话
- 技术、价值与治理
- 逃离人类纪
- 价值实现、危机与日常生活的转变
- 从社会控制到社会管理:中国治理模式的转型
- 法律、经济与社会
- 反垄断法对国有企业的适用
- 德国抗制药品安全犯罪:现状与未来
- 语言、符号与场所
- 生命形式: 表现语言的转换
- 维特根斯坦、词语的创造力和艺术风格的拓展
- 元语言冲突与阐释漩涡
- 背道而驰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 “场所精神”的回归
- 文本、历史与阐释
- 孟子民本思想与内生现代性叙事
- 读者还是观众
- 中国经学史研究的传统与门径
- “陈寅恪对对子说”别解
- 朝鲜实学派文人的中国观
- 美学、美育与艺术难题
- 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
- 论中国现代美学与儒家心性之学的内在联系
- 艺术的定义及其意义
- 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
- 文学批评的兴起
- 但丁与我们的生命之旅
- 比较诗学、认知诗学与世界诗学的建构
- 世界华文文学:跨区域、跨文化存在的文学共同体
- 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
- 抽象艺术的过去与未来:历史、实践与问题
- 赞助人的回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委托
- 被误读的经典
- 高研院学术午餐会
- “后9·11”中政治与文学的互读
- 重新发现传播学
- 学人伉俪说学术
- 书斋名的变迁与进德修业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