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韩寒长篇小说代表作,一部描述世界之广大,探寻人心之复杂,贴近并穿透现实的纯粹之作。尽显韩寒黑色幽默的心智与才华。

内容简介

韩寒长篇小说巅峰之作。

文章开头“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我开着一台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在说不清是迷雾还是毒气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国道。”本书以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表达了韩寒对这个世界与当下现实的看法。

故事由两条线索并列推进,线索一是着手于现实的旅程,主人公“我”开着一辆1988年生产的汽车,在前往远方接朋友的途中,与妓女娜娜相遇后一路相伴,由此碰撞出一连串的火花;另一条线索以回忆的形式穿插其中,在这趟旅途中,“我”不断地回顾自己的童年,思考着曾经的过往和当下的人生之路。

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他认为这一切通过文学都可以实现,产生了要创造一种批判现有一切社会习俗的“新幻象”的念头——《1988》就此问世。

目录

  • 版权信息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4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部很韩寒的小说

    据说这是韩寒自己比较满意的一部小说。其实整部都很带有其个人风格,很多内容在后会无期之中也有表现。看下来也和《后会无期》很像,其实都记不太住了,就是个别的语言俏皮话特别能够激发人的思考。有一点我搞不太清楚,就是韩寒中后期的文字很多都是游离于半虚幻的状态中,我对这种虚幻的想象能力有限,想听听对虚幻想象有研究的朋友的想法。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答案不在书中,在世界里,对谈是每个人各自的事

      睡了一觉,想写点什么的意愿仍在,是动笔写《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书笔记的时候了。谈论「偶像」那节课,我给出了一个思想实验:想象一下,某天,你与你的偶像同台,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出奇一致,谢谢你,(激励)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我追问:再接着往下想,你的偶像听你说完,他会对你说些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残酷的,孩子们脸颊上飞扬的红光褪了色。偶像会对自己说什么呢?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崇拜,换来的不过是一句礼貌性的回应 “谢谢!” 我说,倘若我们可以做到的话,应该做得更好 —— 反倒是偶像对我们说:“谢谢你,因为你的存在,我才确信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是值得的”。做到这一点很难,就我自己而言,仍在尝试…… 你也许会诧异:难不成韩寒是你的偶像?很难说是与不是,韩寒写的书我全看过,不止一遍。也闹出过趣事,课堂偷看他的书却没能忍住笑,被老师一把揪到走廊上罚站。可我也不止一次地读完一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所有作品,不觉得他们中的谁谁谁(按音译的叫法,也可以是谁谁谁谁谁谁谁),与其说我把韩寒当作偶像在效仿,不如说他是我之前未曾意识到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是我借助他的存在,向着一种更好的可能塑造着我自己。这会儿,我想明白了,倘若有一天我和韩寒同台,我说谈起 2010 年的一场大火,那些灭掉的部分,那些始终燃烧的部分…… 你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吗?很多时候,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说的是什么的时候,更得说下去,为的是这些话能被人听到,直到有个人听懂了,他从人群中走了过来,从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变成了一个面目清晰的脸庞,他复述了我的话:你是在说…… 吗?我拼命地点头,又来了一阵风,吹走了我身上的孤独感受。我说的,就是韩寒在这本《1988》里写的。这本书的吊诡之处,不在于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而是,能读懂这本书的人,并不需要在这本书里寻找答案、得到答案,他们在具体的生活里,完成了自己和世界之间第一阶段的对谈;不能读懂这本书的人,无法在这本书里得到答案,他们仍旧是书里所说植物,还没能觉醒成一头动物。答案不在书里,在世界里,对谈是每个人各自的事情。世界容得下每个英雄的解释,也不屑反驳正道与歧途的争议。摘取重读时,书中触动我的两段话,都是值得我一字一句敲打下来的:        我发现我生命里所崇拜的都是那些热血的人们,虽然我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但我的血液是温的,总是喜欢看见那些热血的人们,我希望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总是发现,当我在发呆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思考了,当我在思考的时候,他们已经行动了,当我行动的时候,他们已经翘了,然后我又不敢行动了。翘了的他们就成为我生命里至高的仰望。我天生佩服他们,希望他们身上的血能够温热我的身体。        …… 我身上沾满了他们的骨灰。我拍了拍衣服,想那又如何,反正我也是被他们笼罩着的人,他们先行,我替他们收拾着因为跑太快从口袋里跌落的扑克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减小一些,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但是你已经用掉了一些帮助的机会,再见了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1988的生活

        合上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娜娜了,人是 “小姐” 没错,但却有着一份不那么平常的精神,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会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她说过,“换,或者没换(孙老板的电话号码),这个事情其实是已经存在的,我早知道,晚知道,反正都一样,改变不了什么结果我们一路上还有好几百公里,万一打不通,我难过好几百公里,我不!” 活在当下,真的可以做到很快乐,感觉一切都很美好。但若是不去考虑接下来何去何从,我们还能怎么活呢?不,我突然明白了,我不应该用我的思维想法套在别人身上,对我而言,如何我不规划好下一步我需要做什么,那么我很有可能会出局,心里的落差就会很大。那如果按照娜娜的思维来思考呢?她说,不管她接下来如何,她都可以活下去,这就不知道是 “生活” 还是 “生存” 了。若用她的思维来思考我们的生活,应该 —— 即使现在出局了,那有如何,最起码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吧?活下来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和她一样还有活下去的能力,既然她失去了几年才赚来的两万 "巨款" 还可以勇敢的活下来,我觉得我也可以的,还希望我碰上坏情况时还能看到我发的这些言论吧!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她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给别人当 “小姐”?・当别人生命里的陪衬?问问小草,他们可能也会这样回答吧 —— 让大地更加得鲜艳多彩。那要是世界只有灰色呢,小草为什么要存在?小草那么多,想被别人 “看见” 不大可能,那为什么需要 “被看见” 呢?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孤独,不想再孤独下去了。回到那个问题,她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也许确实是别人生命里的陪衬,至少陪衬了那个 “我” 吧,这可以是存在的意义,这也是被看见了(因为她独特些?!!)・可能只是为了延长活着的时间。・对我而言,是想感受一些不同的生活吧,不想过着大多数人的生活。她可能也想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可是拘于现实,只好做着这样的事......・我也会总是思考为什么我要活着,思来想去,现在的答案是 —— 我想享受慢生活。我想要惬意的活过一生,不想那么快快的行走,我想像一个 “垂钓翁” 一样生活。在不贫困的状态下生活着。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我想,这是我 50-60 岁的生活。我不想年轻因没有完全奋斗而后悔。(图片无法显示😅😅)人生,大部分都是一个 “倒着的笔袋” 吧!这才能是现实,我们总想把它翻转过来,却仿佛没有欣赏过它这番模样。我不太懂我该如何感受一本 “生活小说”,我想,既然来自于生活,不妨把我的感受带入这个小世界。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2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