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5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部很韩寒的小说

    据说这是韩寒自己比较满意的一部小说。其实整部都很带有其个人风格,很多内容在后会无期之中也有表现。看下来也和《后会无期》很像,其实都记不太住了,就是个别的语言俏皮话特别能够激发人的思考。有一点我搞不太清楚,就是韩寒中后期的文字很多都是游离于半虚幻的状态中,我对这种虚幻的想象能力有限,想听听对虚幻想象有研究的朋友的想法。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答案不在书中,在世界里,对谈是每个人各自的事

      睡了一觉,想写点什么的意愿仍在,是动笔写《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书笔记的时候了。谈论「偶像」那节课,我给出了一个思想实验:想象一下,某天,你与你的偶像同台,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出奇一致,谢谢你,(激励)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我追问:再接着往下想,你的偶像听你说完,他会对你说些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残酷的,孩子们脸颊上飞扬的红光褪了色。偶像会对自己说什么呢?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崇拜,换来的不过是一句礼貌性的回应 “谢谢!” 我说,倘若我们可以做到的话,应该做得更好 —— 反倒是偶像对我们说:“谢谢你,因为你的存在,我才确信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是值得的”。做到这一点很难,就我自己而言,仍在尝试…… 你也许会诧异:难不成韩寒是你的偶像?很难说是与不是,韩寒写的书我全看过,不止一遍。也闹出过趣事,课堂偷看他的书却没能忍住笑,被老师一把揪到走廊上罚站。可我也不止一次地读完一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所有作品,不觉得他们中的谁谁谁(按音译的叫法,也可以是谁谁谁谁谁谁谁),与其说我把韩寒当作偶像在效仿,不如说他是我之前未曾意识到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是我借助他的存在,向着一种更好的可能塑造着我自己。这会儿,我想明白了,倘若有一天我和韩寒同台,我说谈起 2010 年的一场大火,那些灭掉的部分,那些始终燃烧的部分…… 你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吗?很多时候,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说的是什么的时候,更得说下去,为的是这些话能被人听到,直到有个人听懂了,他从人群中走了过来,从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变成了一个面目清晰的脸庞,他复述了我的话:你是在说…… 吗?我拼命地点头,又来了一阵风,吹走了我身上的孤独感受。我说的,就是韩寒在这本《1988》里写的。这本书的吊诡之处,不在于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而是,能读懂这本书的人,并不需要在这本书里寻找答案、得到答案,他们在具体的生活里,完成了自己和世界之间第一阶段的对谈;不能读懂这本书的人,无法在这本书里得到答案,他们仍旧是书里所说植物,还没能觉醒成一头动物。答案不在书里,在世界里,对谈是每个人各自的事情。世界容得下每个英雄的解释,也不屑反驳正道与歧途的争议。摘取重读时,书中触动我的两段话,都是值得我一字一句敲打下来的:        我发现我生命里所崇拜的都是那些热血的人们,虽然我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但我的血液是温的,总是喜欢看见那些热血的人们,我希望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总是发现,当我在发呆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思考了,当我在思考的时候,他们已经行动了,当我行动的时候,他们已经翘了,然后我又不敢行动了。翘了的他们就成为我生命里至高的仰望。我天生佩服他们,希望他们身上的血能够温热我的身体。        …… 我身上沾满了他们的骨灰。我拍了拍衣服,想那又如何,反正我也是被他们笼罩着的人,他们先行,我替他们收拾着因为跑太快从口袋里跌落的扑克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减小一些,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但是你已经用掉了一些帮助的机会,再见了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1988的生活

        合上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娜娜了,人是 “小姐” 没错,但却有着一份不那么平常的精神,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会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她说过,“换,或者没换(孙老板的电话号码),这个事情其实是已经存在的,我早知道,晚知道,反正都一样,改变不了什么结果我们一路上还有好几百公里,万一打不通,我难过好几百公里,我不!” 活在当下,真的可以做到很快乐,感觉一切都很美好。但若是不去考虑接下来何去何从,我们还能怎么活呢?不,我突然明白了,我不应该用我的思维想法套在别人身上,对我而言,如何我不规划好下一步我需要做什么,那么我很有可能会出局,心里的落差就会很大。那如果按照娜娜的思维来思考呢?她说,不管她接下来如何,她都可以活下去,这就不知道是 “生活” 还是 “生存” 了。若用她的思维来思考我们的生活,应该 —— 即使现在出局了,那有如何,最起码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吧?活下来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和她一样还有活下去的能力,既然她失去了几年才赚来的两万 "巨款" 还可以勇敢的活下来,我觉得我也可以的,还希望我碰上坏情况时还能看到我发的这些言论吧!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她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给别人当 “小姐”?・当别人生命里的陪衬?问问小草,他们可能也会这样回答吧 —— 让大地更加得鲜艳多彩。那要是世界只有灰色呢,小草为什么要存在?小草那么多,想被别人 “看见” 不大可能,那为什么需要 “被看见” 呢?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孤独,不想再孤独下去了。回到那个问题,她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也许确实是别人生命里的陪衬,至少陪衬了那个 “我” 吧,这可以是存在的意义,这也是被看见了(因为她独特些?!!)・可能只是为了延长活着的时间。・对我而言,是想感受一些不同的生活吧,不想过着大多数人的生活。她可能也想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可是拘于现实,只好做着这样的事......・我也会总是思考为什么我要活着,思来想去,现在的答案是 —— 我想享受慢生活。我想要惬意的活过一生,不想那么快快的行走,我想像一个 “垂钓翁” 一样生活。在不贫困的状态下生活着。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我想,这是我 50-60 岁的生活。我不想年轻因没有完全奋斗而后悔。(图片无法显示😅😅)人生,大部分都是一个 “倒着的笔袋” 吧!这才能是现实,我们总想把它翻转过来,却仿佛没有欣赏过它这番模样。我不太懂我该如何感受一本 “生活小说”,我想,既然来自于生活,不妨把我的感受带入这个小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Get下韩寒的风情

          “我生命中的女孩们,无论你解不解我的风情,无论我解不解你的衣扣……” 如果你喜欢这种风格,用这本书满足自己的 “不满足” 再适合不过。用得到同学熟悉的一本书来类比,就是现实版的《夜晚的潜水艇》。陈春华和韩寒都对生活有着极强的细节洞察力。因此我也不相信那些 “韩黑” 们所说的代笔 —— 少年感如何能被模仿?希望大家会喜欢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说结构虽然松散,但内容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内容既不严肃,也不矫情,剩下的只是面对这个世界的无奈和淡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我在读中学。当时作家韩寒。很火我不大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感受了。但我大概记得没钱买书。是在书店里站着看完的。因为坐着得花钱买可乐。当时应该是有一些看不懂的地方。虽然现在我也忘记是什么了。等我也过了三十岁了。再看这本书。所谓的公路书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了。就感觉看到了十几年前的韩寒。也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人都是在成长的。有些书适合在不同的年龄看而有些书可能只适合在特定的年龄看。世界上终究是没有那么多。男儿至死是少年。2025 年 7 月 28 日于福建泉州,洗完澡坐在书桌前 2025 年读的第 74 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 “杯中窥人” 到 “三重门”,从 “零下一度”,“长安乱” 再到 “一座城池”,到现在看完的 “1988”,依然是那个对文字有着异常掌控力的韩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的读书总结

                  这个社会有现实的斑驳和黑暗,但人活着还是要靠理想,戏子非无情,婊子太天真,一路走好啊,朋友 [破涕为笑][破涕为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话好动人

                    身在污水沟,也能活的像个莲花。不是因为外在的外表甚至学历这些似乎内在的东西。而是因为你信什么!你相信的东西让你与众不同。但我们也不是因为与众不同就会接纳。这个娜娜摆在你面前你咋办?没有办法呀!如果你读了整篇文章,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娜娜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佩服,佩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的网恋女友

                      我的网恋女友是广东人,看到娜娜勤奋,可爱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她。你们都是苦命的人,我不想辜负你,谢谢你小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韩寒作品

                        内容还是不错的,至少我有几处共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个世界也许不想和你谈

                          韩寒的这本书确实文风有点不同,有点冯唐小说的感觉。这个世界太多小说里这样的芸芸众生。他们以各种姿势或者,他们的生命想呐喊,世界总是爱答不理的的给点回音。总感觉小说里写的也许就是自己,至少很多人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或多或少的影子。但就算在社会的最阴暗处,也能看到一点人性的光辉,只是太微弱。总感觉失去了什么,但什么都抓不住。这种感觉化成了均匀呼吸的文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根本就是剧本👍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