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用户推荐指数
互联网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3千字
字数
2015-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轻量级、有趣味、易读、标杆的CCNA路由与交换学习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用通俗、风趣的语言和不落窠臼的风格来讲解CCNA路由与交换认证考试所涉及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技术。
与市面上已有的任何大部分CCNA教程不同,本书摒弃了大量枯燥乏味、令人昏昏欲睡的说教性理论文字,而是采用与日常生活中的示例进行类比的方法,轻松诠释CCNA路由与交换考试中的知识要点,从而缓解读者陡峭的学习曲线,降低阅读门槛。本书以YESLAB网络实验室彭定学老师的CCNA视频课程为基础,采用更书面化、更生动、更有趣的行文风格重新演绎了该视频课程,并成为学习该视频课程的很好的补充资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关于作者
- 关于技术审稿人
- 献辞
- 致谢
- 前言
- 第1章OSI和TCP/IP
- 1.1 协议与协议分层
- 1.2 OSI参考模型
- 1.2.1 物理层
- 1.2.2 数据链路层
- 1.2.3 网络层
- 1.2.4 传输层
- 1.2.5 会话层
- 1.2.6 表示层
- 1.2.7 应用层
- 1.3 TCP/IP参考模型
- 1.4 TCP/IP五层模型及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 1.5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2章TCP/IP协议
- 2.1 TCP协议简介
- 2.1.1 TCP的头部格式
- 2.1.2 TCP连接的建立
- 2.1.3 TCP连接的断开
- 2.2 UDP协议简介
- 2.3 网络层协议概述
- 2.3.1 IP介绍
- 2.3.2 ICMP介绍
- 2.3.3 ARP介绍
- 2.4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3章以太网
- 3.1 CSMA/CD简介
- 3.2 全双工、半双工及自动协商
- 3.3 以太网连接线缆介绍
- 3.3.1 UTP及RJ-45接头
- 3.3.2 光纤浅谈
- 3.4 以太网帧
- 3.4.1 以太网帧结构
- 3.4.2 以太网MAC地址
- 3.5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4章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作用
- 4.1 物理层设备和功能
- 4.2 数据链路层设备和功能
- 4.3 网络层设备和功能
- 4.4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5章IP编址
- 5.1 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
- 5.2 IP地址
- 5.2.1 IP地址的表示形式
- 5.2.2 IP地址的分类
- 5.2.3 掩码
- 5.3 划分子网与VLSM
- 5.4 无类域间路由(CIDR)
- 5.5 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
- 5.6 一点补充说明
- 5.7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6章操作与配置Cisco IOS设备
- 6.1 认识Cisco设备
- 6.1.1 Cisco设备的硬件
- 6.2 Cisco设备的管理与配置
- 6.2.1 通过Console接口连接网络设备
- 6.2.2 Cisco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 6.3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7章管理网络设备
- 7.1 CDP协议
- 7.2 Telnet
- 7.3 设置配置寄存器值
- 7.4 两种copy,两种思路
- 7.4.1 关于保存运行配置文件
- 7.4.2 关于保存启动配置文件(如何恢复特权模式密码)
- 7.5 IOS备份
- 7.6 IOS升级
- 7.7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8章路由基础与静态路由
- 8.1 路由概述
- 8.2 静态路由的概念与配置
- 8.2.1 简单的静态路由配置示例
- 8.2.2 复杂的静态路由配置案例
- 8.2.3 汇总静态路由
- 8.2.4 路由选择
- 8.2.5 浮动静态路由
- 8.2.6 负载均衡
- 8.3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9章动态路由基础与RIP协议
- 9.1 一个简单的动态路由配置案例
- 9.2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 9.3 RIPv1
- 9.3.1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概述
- 9.3.2 RIP协议的工作原理
- 9.3.3 RIPv1的配置实例
- 9.3.4 环路与防环
- 9.3.5 限制RIP发送更新
- 9.3.6 RIP的计时器
- 9.4 RIPv2
- 9.5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10章EIGRP协议
- 10.1 IGRP
- 10.2 EIGRP
- 10.2.1 一个算法引发的争议
- 10.2.2 EIGRP协议的原理
- 10.2.3 EIGRP的配置
- 10.2.4 EIGRP配置实例
- 10.2.5 又见noauto-summary之不连续子网
- 10.3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11章链路状态协议概述与OSPF协议
- 11.1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概述
- 11.2 OSPF
- 11.2.1 OSPF区域
- 11.2.2 OSPF的工作方式
- 11.2.3 OSPF的配置
- 11.2.4 OSPF配置实例
- 11.3 开销与管理距离
- 11.4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12章网络地址转换
- 12.1 NAT的基本概念
- 12.1.1 单向NAT
- 12.1.2 双向NAT
- 12.1.3 NAT术语小结
- 12.1.4 静态NAT、动态NAT与PAT
- 12.1.5 NAT的配置
- 12.1.6 静态NAT
- 12.1.7 动态NAT
- 12.1.8 PAT
- 12.2 TCP负载分担
- 12.2.1 TCP负载分担的理论
- 12.2.2 TCP负载分担的配置
- 12.3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13章广域网
- 13.1 HDLC与PPP
- 13.1.1 HDLC
- 13.1.2 PPP
- 13.1.3 帧中继
- 13.1.4 PPPoE
- 13.2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14章访问控制列表
- 14.1 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
- 14.2 访问控制列表的工作原理
- 14.3 访问控制列表的类型
- 14.4 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 14.5 标准ACL的配置命令
- 14.5.1 标准ACL的实验
- 14.5.2 扩展ACL的配置命令
- 14.5.3 扩展ACL的实验
- 14.5.4 命名的ACL
- 14.5.5 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建议
- 14.6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15章IPv6
- 15.1 IPv6数据包头部
- 15.2 IPv6地址
- 15.2.1 IPv6地址的表示方式
- 15.2.2 IPv6地址的分类
- 15.3 IPv6配置
- 15.4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16章二层交换技术
- 16.1 Internet动态学习MAC地址
- 16.2 冗余网络
- 16.3 生成树协议
- 16.3.1 步骤1:选择根网桥
- 16.3.2 步骤2:选举根端口(RP)
- 16.3.3 步骤3:选举指定端口(DP)
- 16.3.4 步骤4:阻塞非指定端口
- 16.3.5 生成树端口状态
- 16.4 交换机转发方式
- 16.5 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选读)
- 16.6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17章VLAN技术
- 17.1 VLAN
- 17.2 VLAN配置步骤
- 17.3 Trunk
- 17.4 VTP
- 17.4.1 VTP的工作模式
- 17.4.2 修订版本号
- 17.4.3 VTP配置步骤
- 17.4.4 VTP修剪
- 17.5 使用VLAN灵活配置物理资源
- 17.6 VLAN间路由
- 17.7 SPAN与RSPAN
- 17.7.1 原理
- 17.7.2 SPAN的配置
- 17.7.3 RSPAN的配置
- 17.8 总结
- 本章习题
- 第18章配置STP
- 18.1 CST概述
- 18.2 PVST概述
- 18.3 PVST配置
- 18.4 一些关于生成树的参数与特性
- 18.4.1 Uplinkfast
- 18.4.2 Portfast
- 18.4.3 修改链路开销值和端口优先级
- 18.5 以太网通道
- 18.6 总结
- 本章习题
- 附录 习题答案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