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完整呈现引人深思的金国衰亡史,细节还原惊心动魄的城池攻防战。

内容简介

12世纪,发祥于东北一隅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建立大金王朝,一度跃居东亚霸主地位。这个政权在极短时间内灭亡辽国,令西夏和高丽俯首称臣,使北宋蒙受“靖康之耻”。然而自1211年蒙古军队南下侵袭开始,二十多年间,金国接连丧师失地,抵抗运动中心被迫从中都先后迁到汴京、蔡州,最终在蒙古和南宋军队的夹攻中覆亡。

本书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围城战”为主线,还原了几场关键大型战役中双方军事布局和交战历程,揭秘了金国内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变、兵变及权力更迭,展现了中都、汴京等城市被蒙古军围困期间,金国军民的抵御策略,以及物资短缺、疫病来袭情境中的挣扎求存及心理状态。作者以通俗晓畅的笔法完整呈现了金王朝从组织抵御、负隅顽抗到君死国亡的全过程,金朝的治乱兴衰之缘由寓于叙事之中。

外部面临新兴势力的冲击,境内自然灾害频繁,而统治集团权力斗争导致人祸不断,君主又缺乏力挽狂澜的雄才大略……种种因素使得金国国势日益窘困,最终堕入绝境。金朝的亡国史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楔子 一段“崖山”之前的故事
  • 上篇
  • 第一章 危机
  • 一、射弓宴
  • 二、“用夏变夷”
  • 三、北方来的强敌
  • 第二章 防秋
  • 一、以一敌百
  • 二、女真长城
  • 三、游牧民与城墙
  • 第三章 焦土
  • 一、哀兵必胜
  • 二、世界第一野战军
  • 三、骑兵也能攻城?
  • 第四章 敌袭
  • 一、“护国坛被焚!”
  • 二、扼胡岭,难扼胡
  • 三、范成大的诅咒
  • 四、边风急兮城上寒
  • 第五章 惊变
  • 一、卫绍王画像
  • 二、通玄门之变
  • 三、巨人卫队死战
  • 四、从彰德来的人
  • 五、宣宗当国
  • 第六章 抉择
  • 一、幽闭恐惧
  • 二、1214年“南逃”大讨论
  • 三、中都陷落
  • 四、命运的歧路
  • 下篇
  • 第七章 孤注
  • 一、中兴的希望
  • 二、“好男子,来世当生我家!”
  • 三、河中绞肉机
  • 四、“内线优势”VS“斡腹”
  • 第八章 三峰
  • 一、“存与亡,有天命!”
  • 二、大雪满弓刀
  • 三、烽火照南京
  • 第九章 困兽
  • 一、帝国的攻城术
  • 二、开兴围城
  • 三、巨石砲与飞火枪
  • 四、灰、黑二骑士
  • 第十章 人心
  • 一、河畔的远征
  • 二、人生似巢燕
  • 三、崔立:一日君王
  • 四、郑王碑下“罗生门”
  • 插曲:刺崔
  • 第十一章 覆巢
  • 一、照碧堂
  • 二、防御专家仲德
  • 三、宋军报到!
  • 四、攻城竞赛
  • 五、幽兰轩的烈火
  • 尾声:又见黄河渡
  • 参考文献
  • 原始资料
  • 研究论著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7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围城必阙?

    金朝的最后一个都城,蔡州,被窝阔台的蒙古大军团团围困。围城一个多月后,城内居民粮储渐渐耗尽,万余名饥民聚集到尚书省前请愿,要求出城觅食,未获答复之后他们在内城游街大呼。金哀宗闻知,命令每天放一千名饥民出城…… 饥馑之下,城内开始吃人,僻静街巷中潜伏着结伙作恶之辈,专门伏击行人、勒死分食,甚至拿到市场出售。负责城内治安的 “都弹压” 官逮捕了一伙杀人劫财的强盗,审讯中发现,他们后台居然是精锐部队 “忠孝军” 的两名军官…… 这是《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中的一段内容,将八百年前的惨烈兵灾呈现在读者眼前。此书描写的是 13 世纪前期蒙古和金的战争,特别是围绕金朝三座都城的攻防战:中都(今北京市)、汴京(今开封市)、蔡州(今汝南县)。作者在后记中说,中国目前的历史作品还较少涉及围城战史,而自荷马史诗以来,西方关于围城战的记载已经蔚为大观,所以此书极大的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说到中西围城战史的差异,和欧洲相比,我国古代的经典围城战确实不太多,这可能有地理环境的原因:欧洲古代国家普遍较小,纵深浅且多山地,城市大都在沿海,很容易遭受外敌围攻,甚至是海陆两面围攻,所以城市攻防战往往等于国家存亡之战。而中国国土辽阔纵深很大,敌军不容易长驱直入、围困都城,而且都城一旦有警,皇室很容易 “西迁” 逃走,有足够的后方可供避难,也不会变成都城攻防战。此外,城市攻防战还有社会因素:如果是同属中原文化的两方对决,不易升级到惨烈的围城战。一般在野战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胜利一方已可以用多种政治手段解决,如分化和利诱对手投降。比如秦灭六国、刘邦灭秦,西晋灭吴、隋朝灭陈,基本都没有发生过重大的都城攻防战。而另一方面,如果进攻方是北方民族等所谓化外蛮夷,双方文化差距过大,就不容易实现政治解决。入侵者不熟悉中原,多重视劫掠而非接管治理,难以顺利接管原政府体系,也很难用政治手段争取守方投降。所以一旦有异质文化的外敌入侵,往往会发生惨烈的消耗战。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皈依全真教的金末诗人王元粹有一首避难诗,诗中哀叹:“嗷嗷二十载,何时见升平?我生值世乱,世乱难为生。” 这大概是那个年代所有人共同的心声。据说,成吉思汗极为鄙视她的父亲卫绍王,公开宣扬:“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 拒绝承认他的皇位。卫绍王即位不到两年,成吉思汗就挥军南下,攻掠金朝的西北境,屡屡围逼中都。就在强敌压境之时,至宁元年(1213 年),大将胡沙虎发动兵变,杀害了卫绍王,拥立岐国公主的堂兄金宣宗完颜珣登基。又过了一年,成吉思汗再度兵临中都城下,宣宗许嫁公主,乞求讲和。“时公主见在者七人”,入宫挑选的蒙古使臣,一眼就看中了这个长相并不出众,眼神却透出聪慧坚毅的小姑娘。她的母亲钦圣夫人袁氏心疼女儿,愿意一同远赴漠北。从后来发生的事件看,这对母女仿佛又很幸运。公主出嫁不到三个月,宣宗为了躲避蒙古兵锋,迁都南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 “贞祐南渡”,这是金朝加速崩溃的历史性转折点。这个由东北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早早就令西夏和高丽俯首称臣,在极短时间内灭亡辽国,使北宋蒙受了 “靖康之耻”,俘虏宋钦宗、宋徽宗北上,渡江追击宋高宗入海而还。“绍兴和议”(1141 年)后,宋高宗向金朝皇帝称臣,南宋每年要向金朝交付 “岁币” 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大悲阁既然又名 “护国仁王佛坛”,当与供奉《仁王经》有关。这是一部传说有 “护国” 神异的密教经典,全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经中的《护国品》有几段类似政治预言的记载,说是大乱降临人世,先有七种天地灾难:一、日月失度;二、星辰失度;三、大火四起,焚烧万物;四、时节改变,寒暑不恒;五、暴风数起,昏蔽日月;六、天地亢阳,百谷不成;七、四方贼来,侵国内外,兵戈竟起,百姓丧亡。汪古人本来是金朝的边疆属民,还负有为女真人守卫西北界壕的任务。他们扼守的边界,据考证是金朝的净州以北、今内蒙古四子王旗直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一段界壕。不过,金朝尚不知道,此时汪古部首领早已公开投靠了草原上崛起的蒙古霸权,后来还成为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代通婚的帝国新贵。相对于分散的、独立行动的 AB 两支蒙古军,金军 C 拥有 “内作战线” 或中心位置(la ligne intérieure ou centrale),也就是一支军队对抗两支及以上敌军应该采取的路线。凭借这一优势,金军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和集中全部兵力,趁敌军各部尚未集中之前,连续、逐一击破他们。所以,如果双方兵力不悬殊,“一切中央或内线的位置,总是要比外线的位置(按:比如在金军两翼作战的蒙古军)有利”。如果这个欧洲人受雇于蒙古人,他可能会建议:若非十分肯定中西两路主力都能面对金军取得绝对优势,最好不要分兵作战。毕竟,大量成功的战例,例如,李世民对王世充和窦建德,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对明朝的杜松、马林和刘,拿破仑在意大利对奥地利的博利厄和撒丁军,坦能堡战役中兴登堡对俄军萨姆索诺夫、伦南坎普夫…… 都来自名将对中心位置和内作战线的巧妙计算。抚州南边的野狐岭,是一道东西走向、蜿蜒五里,海拔一千六百多米的石头山脉。后来元朝人用 “高岭出云表,白昼生虚寒”“涧谷深叵测,梯磴纡百盘” 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它的险峻(周伯琦《野狐岭》)。往来使节行旅,如有幸北上途经野狐岭,一定会惊讶地发现,只要翻过这座山,便骤然闯进了另一方世界,四处散落着游牧民的白色帐篷和毡车,羊马成群。前往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的长春真人丘处机,伫立在野狐岭上极目北望,只见满眼 “寒沙衰草”,不禁感叹:“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 不过,北方南下的骑士,如在同一地方驻马俯瞰,肯定有另一番感叹:自野狐岭向南,便是利于铁骑驰骋的一马平川。野狐岭战败,给金朝的命运投下了漫长的阴影。经此一役,女真人苦心经营数十年的西北军精锐一朝尽丧。此后有十年左右的时间,金朝再无能力同蒙古军打一场旗鼓相当的野战。南宋还传言,金朝为此投入的 “百年兵力”,都 “销折溃散殆尽”。史家甚至评论:“金之亡,决于是役。” 正月初五,金哀宗将亲征临时指挥部设在了长垣(古蒲城,今河南长垣)东边的沤麻冈,离卫州大概二百余里。完颜仲德最后试图劝阻金哀宗,他扯住御马的马嚼子,跪下恳求:“存亡在此一举,卫州决不可攻!” 金哀宗挥手令他退下:“参政不知!” 从 1211 年蒙古南下,到 1234 年蔡州陷落,二十三年,看似短暂,可对于生活在金国版图上的 8413136 个家庭、53532151 位居民来说,他们身受的剧烈而恐怖的冲击,远远强于一场超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比如超级地震,或者超级瘟疫。皈依全真教的金末诗人王元粹有一首避难诗,诗中哀叹:“嗷嗷二十载,何时见升平?我生值世乱,世乱难为生。” 这大概是那个年代所有人共同的心声。天崩地陷,人伦剧变,神州陆沉。这一切结束后,成千上万的人,从围城中、从废墟中、从山寨中、从囚牢中、从地穴中,从五花八门的藏身处缓缓走到阳光下,发现他们曾经熟悉的那个世界,早已不复存在。莎翁将海难的幸存者形容为 “被大海吞噬,又被吐出”(all were sea-swallow'dthough some cast again)的人。他们正是这样的 “幸运儿”。毕竟,有太多的人已经没有机会再看一眼这个残破的世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循环往复惨不忍睹

        看那充满欲念的古城遗址,游魂野鬼仍然徘徊不散。人的欲望,就如惨烈的战场。不论古今,都永不变改…… 靖康耻的时候,女真人绝对想不到一百年后他们比徽钦二帝还要悲惨,这就是历史的诡异之处。金哀宗比之徽钦二帝,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天道轮回一声叹息……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5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民营出版策划发行机构。从1996年策划出版发行梁晓声《95随想录》、奥格·曼狄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开始至今,汉唐之道每年均有颇具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问世,一直享有书业“常青树”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