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0千字
字数
2016-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退休老教授的研究成果,为弘扬和发展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容简介
力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进行探讨,为什么要提出四大体系比较探索?这是因为黑格尔是马克思主义源头;列宁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继承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也高喊要继承发展马克思,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等等。四大体系地探讨、融合、碰撞可以分清曲直、是非、真假,从而准确地找到升华与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与有效途径。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发展,否则容易陷入片面性而难以把握真理。
目录
- 版权信息
- 论丛简介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篇 理论创新的源头与基石:黑格尔《小逻辑》诠释
- 引言 从历史背景重新定位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价值
- 第一章 关于三版《序言》及《导言》
- 一 知性逻辑的局限性以及建立辩证逻辑的必要性
- 二 黑格尔的上帝观与辩证法体系
- 三 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
- 第二章 存在论
- 一 纯存在是科学的开端,是纯有与纯无的统一
- 二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
- 三 有限与无限及其方法论意义
- 第三章 本质论
- 一 认识的不断深化,直接性与间接性
- 二 对立统一规律
- 三 事物外观发展的三个阶段:映像、现象、现实
- 四 唯心辩证法范畴
- 五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 第四章 概念论
- 一 客观逻辑向主观逻辑过渡,必然过渡到自由
- 二 知性与理性的异同关系
- 三 理论与实践
- 四 否定之否定规律
- 第二篇 列宁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比较探索
- 引言
- 第一章 列宁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对象与特点的评论
- 一 关于辩证法对象的评论
- 二 辩证法的性质与特点
- 第二章 列宁对黑格尔辩证法规律的评论
- 一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
- 二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评论
- 三 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评论
- 第三章 列宁对黑格尔辩证认识论的评论
-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 二 知性与理性
- 三 辩证真理观
- 四 理论与实践
- 第四章 黑格尔与列宁构建辩证法体系的基本原则
- 一 黑格尔构建体系的总体性方法
- 二 列宁关于辩证法体系构想的几个方面
- 第三篇 存在主义人学辩证法与黑格尔、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引言
- 第一章 萨特人学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一 萨特辩证法思想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 二 萨特和黑格尔论哲学的开端及“有”与“无”范畴
- 三 萨特人学辩证法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 四 萨特的前进—逆溯方法与黑格尔、马克思的抽象具体方法
- 第二章 萨特、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 一 萨特历史辩证法的内容与特点
- 二 萨特的个人实践的辩证法
- 三 萨特的从群集到集团的历史辩证法
- 四 从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到《辩证理性批判》,构成辩证法与被构成辩证法的若干反思
- 第四篇 中国辩证法范畴、体系与黑格尔辩证法体系
- 第一章 中国辩证法对黑格尔辩证法体系的改造、深化与发展
- 一 中国辩证法范畴、规律、体系及建构原则与黑格尔辩证法体系比较
- 二 中国辩证法“矛盾论”与“矛盾本根律”——中国辩证法“现实矛盾论”与黑格尔辩证法抽象“理念对立论”
- 三 中国辩证法“平衡论”与“双重平衡律”——点评比较黑格尔抽象理念辩证法
- 四 中国辩证法“和谐论”与“和谐对立交替律”——点评比较黑格尔理念辩证法关于发展动力的思想
- 五 中国辩证法“分合论”与“分合互动律”——中国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分与合的思想
- 第二章 中国辩证法体系(续)与邓小平思想
- 一 中国辩证法“曲直论”与“曲直交替律”——现实矛盾转化曲直论与黑格尔三一式矛盾转化论
- 二 中国辩证法“质量论”与“质量更新律”——兼论黑格尔质量互变律的缺陷及三者统一与真理观
- 三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体系的建构原则与中国辩证法体系的建构原则
- 四 邓小平方法论亮点与中国辩证法思想
- 五 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之路与两大难题
- 六 访谈录辩证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