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易中天研究透彻、建树颇多的领域。他所知道的,都在这一本书里告诉你了。

内容简介

《先秦诸子》,先秦时代的历史总结和思想浓缩。以儒墨道法为大主线,详尽阐释诸子百家,关于人性善恶、德治法治、有为无为,跨越三百多年的大辩论。孔子说:这世界有救吗?最后根本没有人继承我的遗志!庄子说:天子剑还是庶人剑?世界有救吗?不救才有救!墨子说:正义和公平才是重要的,为行义,不管活见鬼。韩非说:人性本恶,不要指望道德教化,人是靠不住的。一场持续三百年的大辩论,没有答案,却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第一章 实话孔子
  • 夫子何人
  • 学而优则仕
  • 君子固穷
  • 头号教书匠
  • 谁是好学生
  • 伤心事与玩笑话
  • 第二章 儒墨之争
  • 儒与侠
  • 孔子的药方
  • 墨子的药方
  • 两位侠士
  • 三大分歧
  • 儒墨再评价
  • 第三章 儒道之争
  • 隐士哲学家
  • 从杨朱到老庄
  • 无为之谜
  • 道之谜
  • 老庄之别
  • 儒道再评价
  • 第四章 儒法之争
  • 血染的思想
  • 谋士的哲学
  • 横行霸道
  • 两面三刀
  • 人性是个问题
  • 儒法再评价
  • 第五章 前因后果
  • 事出有因
  • 以人为本
  • 好大一个家
  • 命运呼叫转移
  • 士人的崛起
  • 魅力所在
  • 第六章 继往开来
  • 灰色的船票
  • 墨子与杨朱
  • 老子与庄子
  • 再说法家
  • 爱的呼唤
  • 正义与自强
  • 重读诸子歌并注(代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诸子争鸣,岂能淡忘

    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诸子争鸣,岂能淡忘?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诸子百家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587 本)#2024 年读书主题(五)历史 - 秦汉历史《先秦诸子》(131)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主题、52 个细分话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历史的主题开始,选择上古历史的话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四本是《先秦诸子》,易中天研究透彻、建树颇多的领域。他所知道的,都在这一本书里告诉你了。《先秦诸子》,先秦时代的历史总结和思想浓缩。以儒墨道法为大主线,详尽阐释诸子百家,关于人性善恶、德治法治、有为无为,跨越三百多年的大辩论。孔子说:这世界有救吗?最后根本没有人继承我的遗志!庄子说:天子剑还是庶人剑?世界有救吗?不救才有救!墨子说:正义和公平才是重要的,为行义,不管活见鬼。韩非说:人性本恶,不要指望道德教化,人是靠不住的。一场持续三百年的大辩论,没有答案,却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2、精彩内容:我们该说些什么,又从哪里说起呢?也许,我们要先说到一个人。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不可超越又必须超越,难以尽说又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个人,就是孔子。孔子不是圣人,是什么人?他老人家自己的说法,是普通人。《论语》一书中,孔子两次说到 “吾犹人也”,一次在《述而》,一次在《颜渊》。就是说,我和别人差不多。或者说,我也是个人,与别人没什么两样。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敲打子贡。孔子带学生,有个特点:因材施教。有的学生要鼓励,有的学生要敲打。子贡就经常被敲打,因为子贡太聪明。一个人,如果太聪明,就容易自作聪明,也容易耍小聪明。这很危险,当老师的不能不敲打敲打。我认为,孔子做学问能够融会贯通,古为今用,很大程度上与他懂得民间疾苦,懂得世事艰难,曾经亲身实践有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一贯主张年轻人应该吃一些苦,甚至主张一个高中生考上大学以后,应该保留学籍,先去当一年兵,或者当一年农民。孔子作为学人,有三大特点:好学、博学、活学。他的名言,是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说,他十五岁就 “志于学”(《论语・为政》)。直到晚年,依然是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墨子,是第一个公开批判孔子和儒家的人。墨家,也是孔子和儒家的第一个公开的反对派。为什么说是第一个呢?因为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都在墨子之后,年代不能确定的只有老子。但无论老子其人生在何时,《老子》一书却肯定没有指名道姓批判孔子,也没有与儒家发生正面冲突。所以,公开批判孔子和儒家,墨子和墨家是第一个。道家的主张是 “无为”,也就是不做什么。不但自己不做,也反对别人做。他们的主张,是统治者也好,老百姓也好,都不要做。这才有了儒道之争的焦点:有为,还是无为。这是道家与儒家的分歧,也是他们与墨家的分歧。也就是说,儒家和墨家都主张 “有为”,分歧仅仅在于 “做什么” 和 “怎么做”。道家的主张,却是 “不要做”。这样看,道家与儒家、墨家的分歧,比儒墨之争的分歧更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先秦诸子,人类智慧

        这本书虽讲的是先秦诸子,主要讲的是儒道墨法四家之特点之短长,读之受益匪浅,基本弄明白了先秦诸子之脉络。站在人类高度去看诸子百家,一会感慨那个所谓轴心时代的神奇和宽容,能允许各种学说存在并实践,二会感慨中华文明与智慧对人类未来发展之贡献,先秦诸子之智慧,不仅仅属于中华民族,更属于全人类。环顾当今世界,更觉先秦诸子思想之宝贵和超越时空的伟大。近来读易中天的书比较多,感觉易老师学问是打通了的,行文也是通俗流畅,甚是好读好懂,会陆续找来易老师的书读一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