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货膨胀、经济萧条、贫富分化、泡沫越吹越大,全球断层线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全球思想家最信赖的经济学家将会告诉你:保护你的财富,首先要从修补断层线开始。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中,“厄运预言博士”拉古拉迈·拉詹挑明了一点——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不是贪婪的银行家、沉睡的监管者、不负责任的借款人,而是 “全球收入的不平衡”。“金融崩溃的始作俑者是滞涨的收入和不断攀升物价之间的不平衡。”

拉詹还警告世人:我们的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果这些缺陷不能得到修补,那么一场潜在的更具毁灭性的危机正在等着我们。

拉古拉迈·拉詹给中国经济开出的药方虽然简单,却直击“要害”:中国的总体储蓄率近几年来之所以上升,是因为中国公司的收益和储蓄在增加。中国家庭消费之所以低,是因为中国家庭的收入在GDP中占据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国家。如果中国要重新平衡增长,政府就必须开始善待家庭。

目录

  • 版权信息
  • 题记1
  • 献给
  • 题记2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序言
  • 第一章 “放心贷款吧,有人埋单”
  •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 为什么美国会落后?
  • 工资差距拉大不平等
  • 如何对待不平等
  • 政治应对措施
  • 住房信贷的始末
  • 房利美和房地美
  • 经济适用房计划
  • “居者有其屋”战略
  • 所有权社会
  • 信贷也疯狂
  • 有趣的美国特征
  • 沉重的反思
  • 第二章 中国的断层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 增长的不确定性
  • 增加资本有利于发展?
  • 组织资本
  • 先发国家如何建立组织资本
  • 后发国家的战略
  • 制高点
  • 特权政策
  • 外向型增长和管制资本主义
  • 错过转型
  •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富?
  • 断层线:日本的案例
  •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
  • 出口增长型国家的难题如何解决?
  • 第三章 外资的诱惑:全球资本是如何运转的?
  • 储蓄与投资
  • 生产导向型经济体中的金融部门
  • 1994年墨西哥危机
  • 企业投资与管制资本主义
  • 1998年东亚危机
  • 断层线正在加深
  • 危机之后的改革
  • 美国成了外资最引人注目的目标
  • 第四章 危机之下薄弱的社保体系
  • 经济刺激的意愿
  • 薄弱的社保体系
  • 失业型复苏
  • 社保体系为什么薄弱
  • 自主刺激的弊端
  • 第五章 谁在制造泡沫
  • 美联储的目标
  • 利率及其作用
  • 网络泡沫的破裂
  • 美联储有错吗?
  • 货币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 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犯错误
  • 美国最大的失误之处
  • 第六章 当货币成为一切的价值衡量
  • 金钱能够衡量一切:银行家该不该受到指责
  • 贷款经纪人出了什么错
  • 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
  • 这场危机并没结束
  • 第七章 赌徒心理:银行在拿命运开玩笑
  • 尾部风险:增加了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 为什么银行家选择尾部风险
  • 为什么风险管理者发挥不了作用
  • 风险成了耳旁风:高层的冒险行为
  • 股东:眼睛死死盯在收益上
  • 有政府做后台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 如果银行家闯了红灯……
  • 第八章 金融改革:如何才能让金融灾难不再发生
  • 如何规避风险:当人人都可以贷款的时候
  • 金融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 把尾部风险打压下去
  • “大而不能倒”应该扫进垃圾堆了
  • 应对无法预知的意外事件
  • 恺撒的妻子
  • 这样的救助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 第九章 任何人都应该公平地获得机会
  •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 保险和安全网
  • 在逆境中重塑自我
  • 第十章 说服中国:怎样才算最正确的做法
  • 二十国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多边组织及其影响
  • 获得全球影响力
  • 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 中国和世界
  • 币值低估的代价
  • 说服中国
  • 现在就要行动起来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断层线:全球经济潜在的危机》

    这是一本深度解析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原因的经济学著作。与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并没有满足于对经济危机后的政府和金融机构批判或指责,而是意在挖掘出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细致分析,作者希望可以为 “后危机时代” 的经济复苏和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核心内容:1. 新技术变革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拉大,将美国经济撕扯出第一条断层线。这是所有经济危机的本源;2. 金融海啸后,政府的策略失误加剧了经济危机的蔓延和发展。这是经济危机后,酝酿出的第二条断层线;3.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不平等,这是第三条断层线,也是它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如果想要避免重蹈 2008 年金融海啸的覆辙,我们就要从弥合经济世界的断层线开始做起。第一条断层线是社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导致贫富差距拉大,从而诱发房地产投资泡沫和金融危机;第二条断层线,是政府对于华尔街投行的盲目扶持,没有让宏观经济摆脱危机困境,从而使民众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最后一条断层线是新兴经济体对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让美国房地产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海啸。拉古拉迈・拉詹基于他对这三条断层线的观察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政府要重视教育制度的改革,并重建社会保障体系,给予每个人公平竞争机会;其次,政府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杜绝金融机构用自己的存亡来绑架政府甚至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最后,新兴经济体应当重塑发展模式,在减少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的同时,将发展方向从依赖出口转向扩大内需,并与发达国家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2010 年《断层线》这本书刚刚出版的时候,正值金融海啸在世界各国疯狂肆虐。时至今日,我们回看这几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就会发现,拉古拉迈・拉詹提出的三大解决方案,正是全球努力的方向。美国正在逐步提升各州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缩小了低质量的公立学校和培养精英的私立学校的教学差距,使低收入家庭也可以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对华尔街的金融监管也开始常态化;印度、巴西等国正在整合自身的经济体系,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强彼此合作,通过建立 “金砖国家组织” 的合作新模式,意图在国际经济世界中为自己争取有利地位。但是到现在,形势也并不乐观,拉古拉迈・拉詹所提到的断层线依然存在,我们未来的道路任重道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帮助理解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优秀著作

      拉詹先生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担任过 IMF 首席经济学家和印度的中央银行行长,其论述既有站在火星看地球宏观,也有深入你我的细微。读来不仅丰富和贯穿了自己在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体系,也时时感受到一位大学者的济世用心。作者写作此书时的世界困局,今天更加锁死了,对于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历史上看很少是以和平方式解决,思之不免令人伤悲。推荐和《美元陷阱》、《动荡时代》联读。感谢何帆老师的推荐,得到 app 的收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非凡的洞察力

        1. 互联网这一波技术进步,虽然细化了分工,却没有制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与以往都不同。2. 宽松的贷款,加剧了中低层困境。房地美和房利美看似给予了低层人民一个美国梦,实则是将风险转移到了未来,提前消费了未来。老话,挣十个花九个,手里有一个,就是幸福的。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