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断层线:全球经济潜在的危机》

    这是一本深度解析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原因的经济学著作。与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并没有满足于对经济危机后的政府和金融机构批判或指责,而是意在挖掘出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细致分析,作者希望可以为 “后危机时代” 的经济复苏和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核心内容:1. 新技术变革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拉大,将美国经济撕扯出第一条断层线。这是所有经济危机的本源;2. 金融海啸后,政府的策略失误加剧了经济危机的蔓延和发展。这是经济危机后,酝酿出的第二条断层线;3.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不平等,这是第三条断层线,也是它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如果想要避免重蹈 2008 年金融海啸的覆辙,我们就要从弥合经济世界的断层线开始做起。第一条断层线是社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导致贫富差距拉大,从而诱发房地产投资泡沫和金融危机;第二条断层线,是政府对于华尔街投行的盲目扶持,没有让宏观经济摆脱危机困境,从而使民众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最后一条断层线是新兴经济体对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让美国房地产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海啸。拉古拉迈・拉詹基于他对这三条断层线的观察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政府要重视教育制度的改革,并重建社会保障体系,给予每个人公平竞争机会;其次,政府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杜绝金融机构用自己的存亡来绑架政府甚至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最后,新兴经济体应当重塑发展模式,在减少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的同时,将发展方向从依赖出口转向扩大内需,并与发达国家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2010 年《断层线》这本书刚刚出版的时候,正值金融海啸在世界各国疯狂肆虐。时至今日,我们回看这几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就会发现,拉古拉迈・拉詹提出的三大解决方案,正是全球努力的方向。美国正在逐步提升各州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缩小了低质量的公立学校和培养精英的私立学校的教学差距,使低收入家庭也可以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对华尔街的金融监管也开始常态化;印度、巴西等国正在整合自身的经济体系,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强彼此合作,通过建立 “金砖国家组织” 的合作新模式,意图在国际经济世界中为自己争取有利地位。但是到现在,形势也并不乐观,拉古拉迈・拉詹所提到的断层线依然存在,我们未来的道路任重道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帮助理解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优秀著作

      拉詹先生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担任过 IMF 首席经济学家和印度的中央银行行长,其论述既有站在火星看地球宏观,也有深入你我的细微。读来不仅丰富和贯穿了自己在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体系,也时时感受到一位大学者的济世用心。作者写作此书时的世界困局,今天更加锁死了,对于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历史上看很少是以和平方式解决,思之不免令人伤悲。推荐和《美元陷阱》、《动荡时代》联读。感谢何帆老师的推荐,得到 app 的收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非凡的洞察力

        1. 互联网这一波技术进步,虽然细化了分工,却没有制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与以往都不同。2. 宽松的贷款,加剧了中低层困境。房地美和房利美看似给予了低层人民一个美国梦,实则是将风险转移到了未来,提前消费了未来。老话,挣十个花九个,手里有一个,就是幸福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济政策产生社会问题,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最终催生了金融危机

          但是本书提出的政策建议比较理想化,而且没有给出如果建议不成功或者造成损失之后,该如何弥补和改进,这点和大部分此类图书一样,都是假定自己的建议一定能够成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美国次贷的问题不是来源于全球的断层线

            断层线,总感觉这本书的主线其实并不明确。多年前读此书的时候,感觉确实有收获,但最后的几章总有一种读不下去的感觉,最终草草翻完。多年后再次阅读,这种感觉依然存在,只是收获度似乎再下降,而且书中的内容记忆也非常模糊。作者对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内容解读,还是有很大的偏颇,断层线也并不是根本原因,断层线只是结果,而对于新兴发展国家的出口的过多批评,感觉是意识形态的主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以为新视角下的参考

              从西方和其内部的观点加以分析、论述,在新视角下可以作为开拓思路的参考。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