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断层线:全球经济潜在的危机》
这是一本深度解析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原因的经济学著作。与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并没有满足于对经济危机后的政府和金融机构批判或指责,而是意在挖掘出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细致分析,作者希望可以为 “后危机时代” 的经济复苏和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核心内容:1. 新技术变革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拉大,将美国经济撕扯出第一条断层线。这是所有经济危机的本源;2. 金融海啸后,政府的策略失误加剧了经济危机的蔓延和发展。这是经济危机后,酝酿出的第二条断层线;3.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不平等,这是第三条断层线,也是它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如果想要避免重蹈 2008 年金融海啸的覆辙,我们就要从弥合经济世界的断层线开始做起。第一条断层线是社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导致贫富差距拉大,从而诱发房地产投资泡沫和金融危机;第二条断层线,是政府对于华尔街投行的盲目扶持,没有让宏观经济摆脱危机困境,从而使民众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最后一条断层线是新兴经济体对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让美国房地产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海啸。拉古拉迈・拉詹基于他对这三条断层线的观察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政府要重视教育制度的改革,并重建社会保障体系,给予每个人公平竞争机会;其次,政府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杜绝金融机构用自己的存亡来绑架政府甚至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最后,新兴经济体应当重塑发展模式,在减少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的同时,将发展方向从依赖出口转向扩大内需,并与发达国家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2010 年《断层线》这本书刚刚出版的时候,正值金融海啸在世界各国疯狂肆虐。时至今日,我们回看这几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就会发现,拉古拉迈・拉詹提出的三大解决方案,正是全球努力的方向。美国正在逐步提升各州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缩小了低质量的公立学校和培养精英的私立学校的教学差距,使低收入家庭也可以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对华尔街的金融监管也开始常态化;印度、巴西等国正在整合自身的经济体系,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强彼此合作,通过建立 “金砖国家组织” 的合作新模式,意图在国际经济世界中为自己争取有利地位。但是到现在,形势也并不乐观,拉古拉迈・拉詹所提到的断层线依然存在,我们未来的道路任重道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