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德国的经典法哲学、法理学教科书。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有多个语种的译本,1986年台湾地区就曾出版节选中译本,2002年法律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政法大学郑永流教授根据1994年第六版翻译的完整中译本,收录在“当代德国法学名著丛书”中。郑永流教授在第六版的基础上根据2016年第九版推出新的中译本。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七版前言
  • 第一版前言
  • 缩略语对照表
  • 作者简介
  • A. 绪论
  • 1. 法哲学、法律理论和法律教义学
  • 1.1 法哲学与法律教义学
  • 1.2 法哲学的对象
  • 1.3 法哲学中的正确问题
  • 1.4 科学主义、哲学主义的谬误与对哲学的误待
  • 1.5 法哲学与法律理论
  • 1.6 哲学和法哲学的根源
  • 1.7 当今哲学和法哲学的任务
  • B. 历史基础
  • 2. 法哲学的问题史
  • 2.1 引言
  • 2.2 法哲学的历史发展
  • 2.3 近代法律方法论之历史发展
  • 2.4 正义的程序理论
  • 2.5 以个人为基础的程序正义论提纲
  • 2.6 规范的个人主义
  • C. 重点问题
  • 3. 自然法思想的结构
  • 3.1 自然法还是法律实证主义?
  • 3.2 自然法论证的结构
  • 3.3 通向具体的自然法之路
  • 3.4 抽象的–唯理的自然法与事情的本性之思维比较
  • 3.5 作为法哲学问题的法的历史性
  • 4. 法与道德
  • 4.1 法与道德的多重关联:比较,概念,传统问题
  • 4.2 在法与道德的紧张领域中的自主
  • 5. 法律体系与法典:法律对法官的约束
  • 5.1 小引
  • 5.2 法典在法律体系中的意义
  • 5.3 法典在案件判决中的意义
  • 6. 哲学诠释学与法律诠释学
  • 6.1 近代的诠释哲学
  • 6.2 诠释哲学的成就和对它的批评
  • 6.3 对个案事实与规范之间平衡过程的理解
  • 6.4 法律规范适用于个案的问题
  • 6.5 法律发现和正当化
  • 7. 法律逻辑学
  • 7.1 法律逻辑学的概念
  • 7.2 三段论和“司法三段论”
  • 7.3 逻辑演算
  • 7.4 逻辑在法律中的效用能力
  • 7.5 效力理由的问题
  • 8. 规范理论
  • 8.1 禁令与命令——结构的差别
  • 8.2 决定与评价——关于允许的问题
  • 8.3 规范与分工行为——由于不作为的违反禁令
  • 8.4 对文恩图在规范性解释中的说明
  • 9. 法律论证理论
  • 9.1 法律论证的目标和功能
  • 9.2 法律论证的结构
  • 9.3 法律论证的标准
  • 9.4 唯一正确裁判之问题
  • 9.5 各种法律论证理论
  • 10. 法律裁判理论
  • 10.1 法律发现和理由
  • 10.2 概述
  • 10.3 法律决策过程分析
  • 10.4 总结
  • D. 法学诸理论
  • 11. 法学的科学理论
  • 11.1 法学与科学理论
  • 11.2 法学的科学性
  • 11.3 法学与分析的科学理论
  • 11.4 作为行为科学的法学
  • 12. 法律的经济分析
  • 12.1 导论
  • 12.2 法律与经济路径的发展
  • 12.3 法律的经济分析
  • 12.4 法律经济学的应用
  • 12.5 效率:法律规则的目的或竞争的产品(波斯纳/ v. 哈耶克)
  • 12.6 法律的经济分析与教义学的自主性之争
  • E. 趋势
  • 13. 医学伦理、生物伦理与法律
  • 13.1 概念
  • 13.2 当代对医学伦理和生物伦理的兴趣
  • 13.3 医学伦理和生物伦理的发展
  • 13.4 医学伦理和生物伦理的方法
  • 13.5 医学伦理和生物伦理的几个核心问题
  • 13.6 医学中的伦理与法律
  • 14. 神经科学与法律
  • 14.1 基础
  • 14.2 新的认识
  • 14.3 新的展望
  • 14.4 新的干预
  • 14.5 精神自决的人权
  • 15. (刑)法中的程序化
  • 15.1 法的程序化和法中的程序化
  • 15.2 法发展的三个阶段
  • 15.3 法中程序化是通过程序保护基本权利
  • 15.4 界定和划分:法中程序化的概念
  • 15.5 刑法中程序化的表现形式
  • 15.6 (刑)法中程序化的质疑和边界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