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关于消费社会与贫穷,鲍曼深入剖析,值得深思。

内容简介

在生产者和普遍就业的社会中,贫穷是一回事。在消费者社会中,穷人是另一回事。在后者社会中,生活项目围绕消费者的选择而建立,而不是围绕工作、专业技能而建立。“贫穷”曾经与失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它主要指向有缺陷消费者的困境。这种差异改变了贫穷的体验方式,对于拯救苦难产生重大影响。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鲍曼的这部作品,对于消费者社会及其影响进行了反思和论述。在本书中,鲍曼书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后果进行盘点,并考虑了与贫困作斗争和减轻困苦的各种方式的有效性。
社会学、政治学和社会政策学的研究者会发现,这是关于含义不断变化的一个持久社会问题的一本无价之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部分
  • 第一章 工作的意义:创造工作伦理
  • 驱使人们去工作
  • 要么工作,要么死亡
  • 制造生产者
  • 从“更好”到“更多”
  • 第二章 从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
  • 制造消费者
  • 由美学评判的工作
  • 使命是一种特权
  • 消费者社会的穷人
  • 第二部分
  • 第三章 福利国家的兴衰
  • 服务大众,还是服务特定人群
  • 福利国家的衰败
  • 心满意足的大多数?
  • 招致毁灭的成功
  • 第四章 工作伦理和新穷人
  • 定居者与游牧者
  • 从“失业”到“过剩”
  • “底层阶级”的浮现
  • 用于底层阶级的工作伦理
  • 贫穷即犯罪
  • 逐出道德义务的世界
  • 第五章 全球化之下的工作与过剩
  • 殖民主义,还是剩余劳动力输出
  • 解决本土问题的全球化策略之兴衰
  • 工作和贫穷问题的全球化新维度
  • 社会问题转为法律和秩序问题
  • 从社会国家到“安全国家”
  • 第三部分
  • 第六章 新穷人的前景
  • 失去位置的穷人
  • 没有位置,没有道德义务
  • 工作伦理,还是生活道德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6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正成为群体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替代。” 工作伦理赋予了工作意义,消费美学消弭了工作伦理,局外的消费者也曾是局内的制造者,这一切都太快了,快到我们浑然不知。如果需要社会必能腾挪出恐怖的创造力,问题是世界已经不必需要了。可能不适合作为大众读物,千疮百孔的信念还能经得起多少风雨蹉跎?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贫穷而非阶级

      每日一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正如帕特里克・库里(Patrick Curry)所言,“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正成为群体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替代。” 在全民就业的生产者社会,贫穷是一回事;在生活围绕消费者选择建立(而非围绕工作、专业技能或岗位建立)的消费者社会里,贫穷是另一回事。如果说 “贫穷” 曾经来自失业,那么今天它主要来自有缺陷的消费者的困境。这个区别改变了人们对贫困生活的体验方式,也改变了摆脱贫困的机会和前景。如同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所言,新的工厂系统需要的只是人的一部分:身处复杂机器之中,如同没有灵魂的小齿轮一样工作的那部分。这场战斗是为了对抗人身上那些无用的 “部分”—— 兴趣和雄心,它们不仅与生产力无关,还会干扰生产需要的那些有用的 “部分”。工作伦理本质上是对自由的摒弃。在 “大量减少” 穷人的过程中,工作伦理的贡献是无价的。毕竟,工作伦理主张:无论生活多么悲惨,只要它是由劳动报酬支撑的,就具有道德优越性。有了这样的道德准则,满怀善意的改革者可以宣布,社会向无收入者提供的援助应当符合 “最小化原则”(principle of less eligibility),并认为这个原则是向更人道的社会迈出的重要一步。“最小化” 意味着那些依赖救济而非工资收入的人享有的生活质量,必须低于最贫穷、最悲惨的劳动者。人们希望,不工作的穷人越是生活堕落,越是深陷赤贫,那些有工作的、出卖劳动力换取最微薄工资的穷人的生活就越诱人,至少不至于无法忍受;这样,工作伦理得到了支撑,胜利也触手可及。想要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他们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诱惑,持续处于永不枯竭的兴奋之中,持续处于怀疑和不满之中。与生活中的其他活动一样,工作现在首先受到美学的审视。工作的价值取决于产生愉悦体验的能力,不能使人获得 “内在满足” 的工作没有价值。其他评判标准(包括所谓的道德救赎)则节节败退,无力使某些工作摆脱被美学社会视为 “无用”,甚至有损身份的责难。富有成就感的工作,能够自我实现的工作,作为人生意义的工作,作为生活核心的工作,作为骄傲、自尊、荣誉和名声的源泉的工作,简而言之,具有使命感的工作,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成为精英阶层的特有标志。其他人只能敬畏地远观、艳羡,只能通过低俗小说和肥皂剧来体验。他们在现实中没有机会从事这类工作,体验这种生活。希布鲁克指出,“穷人与富人并非生存于相互独立的文化中。他们只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而这个世界是为有钱人的利益设计的。穷人的贫困不但因经济增长而加剧,也因经济衰退和停滞而加剧”。我要补充的是,“因经济增长而加剧”,具有双重意义。“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的概念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国家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其所有公民的 “福利”—— 不仅仅是维持生计,而是在身处的社会中有尊严地生存。这个概念把公共福利理念 —— 集体保障个体有尊严的生活 —— 所蕴含的责任强加给国有的和国家资助的机构。如今,对大公司而言,进步首先意味着 “裁员”,科技进步意味着用软件取代人。谴责接受救济的人不愿意工作,推断他们只要摆脱麻木和依赖的惯性,就能轻而易举地自力更生,现在听起来像是自欺欺人。事实上,过去的 6 年里,就制造业劳动力而言,英国缩减了 17.9%,德国缩减了 17.6%,法国则缩减了 13.4%。在大约十年前就开始 “突飞猛进” 的美国,制造业劳动力 “仅仅” 萎缩了 6.1%。不过,这只是因为他们之前已经完成了 “削肉剔骨”。即使能够消除贫穷,也不可能消除底层阶级。如果有穷人能够 “在社会许可的界限内生活”,那么堕入底层阶级一定是因为贫穷之外的原因。这被归因于心理或行为上的疾病,在贫困时这些疾病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发作,但贫困并非决定性因素。一个社会如果对自己的生存方式缺乏自信,就会产生围城心态。攻击城墙的敌人是它自己 “内部的恶魔”:被压抑的、环绕着它的恐惧渗透进它的日常生活,渗透进它的 “常态”。为了长盛不衰,这些恐惧必须被逐渐挤出,被塑造为一个异端形象:成为一个有形的敌人,人们可以与之不断斗争,并有望征服它。可以说,监狱是把穷人和失业者(更准确地说,无法就业的人)从 “社会问题” 范畴转移到法律秩序范畴的过程中采用的手段,是消除他们对于整个社会潜在的破坏性影响的投资。所有这些手段,如不断扩展的城市贫民窟、了无生气的难民营,都涉及由安保人员提供的空间隔离服务。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福利人员已经被他们完全取代。自古以来,捍卫秩序和同情,总是在穷人形象的社会构建中相互交融。穷人是指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他们达不到同时代同区域的正常标准,但他们首先是 “不符合规范” 的人,规范是指达到正常标准的能力。失业,没有收入,丧偶,离婚,分居,颠沛流离,不幸的命运交织累积,使个人和家庭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不得不露宿街头。穷人从社会交互和交易的网络中被孤立出来,这一系列的排斥造成的结果是,他们失去了基准,前途未卜。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键在人(《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不厚的书,但是信息密度很大,几十页的书,读起来却需要不少的时间。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内容并不熟悉,另一方面是很少会从作者的角度来思考工作和消费的关系,也没有真正思考过穷人的问题。所以这本书对于我是一个很有益的帮助和启发,因为它给了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当今所处的状况和时代。对于工作,我一直以为这就是天经地义的、应该做的。从这个角度看,这就是所谓的工作伦理起到的作用。所谓的伦理或者说道德,其实就是一种能够内化到人的认识中,并以之为行为准则的习惯。而当这种认知成为了道德准则以后,就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而不符合这种共识的就会成为被认为不正常。工作伦理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为了维持生活并取得快乐,就必须做一些对他人有价值的事并获得回报,另一个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可耻的。这两个前提,如果不是因为列在这里,我们一般不会去思考这两个前提有什么问题,毕竟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当它们被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就会发现,这样的前提,或许也是一种社会的规训。在这样的前提下,作者提出,工作伦理本质上是对自由的摒弃。这样的提法多少有些重。我们当然向往那种所有人的自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社会状态,但是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对于发展和自由的关系,往往是因为发展我们能够获得更多自由的想象,或者说是不同层面的自由。既然要发展,总需要形成一些合力,而这些合力总归需要一些协调和放弃。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了能够获得物质资源,我们要去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又强化了管理的效率,在管理的效率下面又提高了工作的强度。对于这样一种反人性的、所谓 “工作” 的安排下, 我们总需要找到一个理由,让这个不那么让人开心的事情有正当性,所以就会产生了这样的工作伦理。如果说这种工作伦理是被编制出来的压榨手段,我以为总归还是有些过了,这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大家选择的,不是说哪一方有绝对的责任,而是我们人类共同形成的社会运行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的进步,社会形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书里提到,当今的社会是消费主义社会,是和之前的工业化的生产社会有所不同的社会。消费,意味着消耗,意味着把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耗殆尽。所以这个世界就成了一个占有的世界,成为了一个用金钱满足欲望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对人们的要求就不再是一以贯之的坚持,而是随时随地要有新的欲望。不断产生欲望、消费满足、再产生新的欲望,成为一种合格的消费者应该有的行为方式。在消费社会里,我们寻求自我认同,获取社会地位,甚至是寻找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都要回到消费市场中。我们在一个个表现力强烈的幻境下,看到了所谓的远方的生活方式,随后这些 “生活方式” 就以各种各样的消费形式出现在了我们的周围。要实现它们很容易,只需要金钱这个桥梁,只是问题在于实现了以后这个幻境就被拉到了现实,就再也不是欲望,而是成为了确定的过去,就需要新的幻境产生。在消费主义之前,或者说在工作伦理下面,人的身份认同是工作。但是在当下的工作保持灵活的状态下,人的角色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人们很难通过一个工作来确认自己的身份,甚至有些恐惧过于牢固的身份认同。在这样的消费主义之下,价值从原来的努力奋斗,变成了审美价值。“诱惑,炫耀未曾经历的奇景,承诺前所未有的体验,贬低已经尝试过的一切,才是最有效的”。评价万物的标准不再是实用的价值,而是能否激发人们感受和体验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消费生活中最愉悦的阶段,甚至比欲望得到满足更让人陶醉。在这样的消费主义下, 工作伦理也有了一个不同的作用。在之前的生产社会里,工作伦理的作用是让人们认为不工作就是不道德的,以此来督促人们成为工业社会中的劳动力。但是在消费主义之下,人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消费能力上,没有消费能力的人会被视为这个社会的异类。这个时候,工作伦理又体现出了一种价值,就是对于努力工作的人来说,不努力工作的人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原因导致的贫穷状况,所以不需要同情。这为我们建立当今社会的秩序和规范提供了伦理基础。但是问题在于,全球化是现代的大背景,无论我们现在有多少看似反全球化的事情发生。这种全球化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背景。问题就在于,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本和信息能够快速的流动,但是对于人来说,这个并没有那么容易。当全体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都以货币和市场为中介,当商品化、商业化和货币化进程渗透进人类的每个缝隙,本地产生问题的全球化解决方案也就不再可行。资本和技术的随意流动,和人的本地化生活有着天然的不对称性。如果有些人并不是因为不努力,而只是因为当地没有能力提供让他生存的条件,这样的贫穷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正因为距离遥远,所有远方的苦难并不会对人产生道德上的共鸣。“我们的相互依赖是全球性的,而道德义务,始终局限于本地。” 其实这正是我门遇到的困境。全球化带来经济的无差异的联通,但是文化并不能,同样带来的是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相对位置的改变。市场竞争造成就业环境的不稳定,而这对与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社会地位和自尊的不安全感,有着本质上的影响。当人时刻处在不安全感之中,就不会有长远的打算和安排,只能通过不断获取近处的利益,来让自己获得有效的安全感。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证明了,如果都是近处的安全,必然会有远处的悲哀在等着我们。只是,我们都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超远全球化经济的视野,我们还没有处理这样大规模的人类协作的经验。这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交织互换的过程,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同时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一点点运气。祝我们好运吧。

          3
          2
        • 查看全部44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9月,为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本社以 “严肃的思想,典雅的学术”为出版己任,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良的精神产品。 出版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心理等各类图书,以及工具书、地方志(含年鉴)等。设有历史、经济法律、文化文学、心理教育、社科人文智库和教辅六个编辑室,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形成了高端学术著作、世界历史文化、心理学、方志等出版特色。我社曾多次荣获国家和上海市的各类图书奖项。 此外,被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推荐申报出版机构,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在图书市场也有一定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