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奠定帕慕克国际文坛大师地位的作品。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1590年末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秘密委制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伊斯坦布尔,绘制这本传说将动摇宗教与社稷的书。此时,为爱情离乡十二年的青年黑在恋人父亲的召唤下终于回归,迎接他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而线索,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目录

  • 版权信息
  • 1 我是一个死人
  • 2 我的名字叫黑
  • 3 我是一条狗
  • 4 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 5 我是你们的姨父
  • 6 我是奥尔罕
  • 7 我的名字叫黑
  • 8 我是艾斯特
  • 9 我,谢库瑞
  • 10 我是一棵树
  • 11 我的名字叫黑
  • 12 人们都叫我“蝴蝶”
  • 13 人们都叫我“鹳鸟”
  • 14 人们都叫我“橄榄”
  • 15 我是艾斯特
  • 16 我,谢库瑞
  • 17 我是你们的姨父
  • 18 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 19 我是一枚金币
  • 20 我的名字叫黑
  • 21 我是你们的姨父
  • 22 我的名字叫黑
  • 23 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 24 我的名字叫死亡
  • 25 我是艾斯特
  • 26 我,谢库瑞
  • 27 我的名字叫黑
  • 28 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 29 我是你们的姨父
  • 30 我,谢库瑞
  • 31 我的名字叫红
  • 32 我,谢库瑞
  • 33 我的名字叫黑
  • 34 我,谢库瑞
  • 35 我是一匹马
  • 36 我的名字叫黑
  • 37 我是你们的姨父
  • 38 奥斯曼大师就是我
  • 39 我是艾斯特
  • 40 我的名字叫黑
  • 41 奥斯曼大师就是我
  • 42 我的名字叫黑
  • 43 人们都叫我“橄榄”
  • 44 人们都叫我“蝴蝶”
  • 45 人们都叫我“鹳鸟”
  • 46 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 47 我,撒旦
  • 48 我,谢库瑞
  • 49 我的名字叫黑
  • 50 我们两个苦行僧
  • 51 是我,奥斯曼大师
  • 52 我的名字叫黑
  • 53 我是艾斯特
  • 54 我是一个女人
  • 55 人们都叫我“蝴蝶”
  • 56 人们都叫我“鹳鸟”
  • 57 人们都叫我“橄榄”
  • 58 人们称我为凶手
  • 59 我,谢库瑞
  • 大事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带你走入不一样的艺术

    关于作者和书的主要内容,大家可以查阅真真老师关于这本书的听书,这里不做重复。毕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主要作品,写作水平不用多想,新颖的 POV 视角写作虽然刚开始读起来困难,但是代入感很强。书中有许多伊斯兰世界的典故和地名,虽然书的最后有做注释,我在阅读过程中,做了一些划线,搜索和笔记,希望也可以帮助到后来的同学阅读。离开熟悉的东亚视角,来体会一把奥特曼帝国时期的伊斯坦布尔生活吧。以下是是书评书中的核心职业,是当时给国王贵族作画的细密画家们。而细密画,也称伊朗细密画,是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其最大特色在于画面细节的精致、细腻,是伊朗传统艺术最重要的门类之一。后来传播到了中东各国。在波斯时代,细密画主要作书籍的插图和封面、扉页徽章、盒子、镜框等物件上和宝石、象牙首饰上的装饰图案。题材多为人物肖像、图案或风景,也有风俗故事。多采用矿物质的颜料,甚至以珍珠、蓝宝石磨粉作颜料。细密画在公元 13 世纪起开始有显著的波斯风格,同时受同为蒙古帝国领土的中国的艺术的影响,最终在 15 和 16 世纪达到顶峰。由于细密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其本质上是贵族艺术,因此犹如中国的昆曲,牙雕,雕漆艺术一样,波斯细密画曲高和寡。并且由于完成一幅画作需付出巨大劳动力,是对人类毅力与决心的考验。因此在今天,这门艺术已有面临失传的危险。(来源 - 维基百科:细密画)读完此书,两个自己特别有感触的地方第一个是关于人的志向的选择。按照传统,细密画家只服务于国王和铭记国王的荣光。但是,他们站在奥特曼帝国从巅峰开始滑落历史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要抗拒来自威尼斯的透视法,新需求和潮流。另一方面,又疲于生计,在外面接私活转钱,服务以前不曾想过的客户,比如帕夏和商人阶级。直到今天,这涉及到谁也无法逃避的一系列命运主题。是否要坚持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赚钱重要还是保护传统重要?到底是要固守传统秩序的方法,还是拥抱潮流?丢掉了传统的技法的细密画家,到底还是不是细密画家?这些,未必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其中如何掌握平衡,可能是人生都要面对的永恒主题,第二个是关于自我风格的思考细密画家们,都会按照各自属于的画舫拥有统一的风格,从哪里起笔,如何着色,什么样的范式,提供什么样的体验给国王,就连贴上多少金边,都有其规定。即便如此,画家们,还是难于避免的画出自己偏好的风格,往往隐藏的很深,如耳朵,鼻孔,手指。而吊诡的是,画家们自认为的风格,很多也是通过观察前辈画家所得,并非自我创造。谁看到过更多的前辈的画作,就拥有了更多的模仿的对象。一种对于绘画的理念就扎根在了脑海中。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中,拥有的自我风格是不被认同的,甚至是卑劣的。但还是有很多画家,还是耐不住寂寞下手,要留下永恒的印记。回到自我的思考,我们自己的风格是什么呢?是自我发现创造出来的,还是复制前辈的风格,还是看到了某些当代成功人士的行为和方法,自己也想和他们一样?追求的是风格本身,某个结果的风格呢?想要独一无二的风格,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有一定容忍度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追求风格,变成一个大众 nod 本身也不可耻。只是在不由自主的追寻外界的评判标准,和模仿其他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丢掉了成为自己风格的唯一机会呢?正如第一章就出现的一句我很喜欢的一样,“我出生前就已经有这无穷的时间,我死后仍然是无穷的时间!或者的时候我根本不想这些。一直以来,在两团永恒的黑暗之间,我生活在明亮的世界里” 我自己就是那一点黑暗中的红,点亮自己,也点亮周围。五分推荐,不用吐血。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所有的绘画都是时间的容纳器

      悬疑小说、细密画与艺术的思考这是一本什么样的小说呢?.‌ 你可以把它当作悬疑小说来读。【整个故事只发生在九天之内,是一位伊斯兰风格的细密画画家被谋杀的事件。】细密画的前世今生,非常巧妙地嵌进追踪凶手的悬念情节。. 也可以把这本小说看做一幅巨大而精美的、文字版的细密画。小说的结构和叙述,就像细密画上同时内旋又外转的花纹:一方面,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逐渐指向最终谜底。另一方面,小说从具体人物的命运、细密画何去何从的命运,不断扩展到关于艺术、历史和文明的思考。它给读者提出了很多问题。小说中关于谋杀的故事,其实是关于艺术的思考和 "斗争"。是延续传统?还是改弦更张?是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还是反之?绘画是画心灵所见?还是眼睛所见?是意义重要?还是形式重要?一幅画的流传不朽,是因为画本身的好?还是因为人们的评价?.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从来没有停止过,也从来没有唯一答案。小说的结尾,作者借女主角谢库瑞之口说到(其实是她的儿子奥尔罕的观点),【一方面,能停止时间的赫拉特画师绝对画不出我的模样;但另一方面,善于描绘母与子肖像的法兰克画师,则永远停不住时间。】从绘画与时间的角度来看,是否一种艺术形式更加优于另一种艺术形式,这个问题无解,或者无需讨论。.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应不应该打破保守的问题。作者还借凶手之口说到,【坚持下去,弃绝过去所有的传统,企图追求个人的风格和法兰克的特色,一切仍是白费力气,我们终究会失败 —— 正如我费尽毕生能力和知识,还是画不出一幅完美的自画像。这幅甚至一点也不像我的粗糙自画像,告诉我一件我们都心知肚明但始终不愿承认的事实:法兰克人的娴熟技巧需要经过好几个世纪的磨炼。…… 他们会嘲讽奥斯曼人放弃了身为奥斯曼人,并且从此不会再害怕我们。】所以,细密画的故事,《我的名字叫红》的故事,除了回看历史,也应该延续到今天。其实再看今天的现代艺术、当代艺术,艺术家们早已在自己和普通大众之间,划出一条鸿沟。主流审美在这边,艺术在那边。你能说《亚威农少女》画的像真人吗?你能说出蒙德里安的红白黄蓝格子是什么意思吗?但是,并不妨碍大众们对于自己不懂的美、不懂的艺术趋之若鹜。关于绘画与时间上面那么多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 —— 如何看待 "绘画与时间"。. 一幅画总容纳着 "几重时间"。画中故事的发生时间,画这幅画的时间,观看者看的时间。画画的人都不见了,留下的画,在画中收藏了重重叠叠的时间。【好画不但容纳时间,而且创造时间,画出后,为时间所拥有,跟着时间走。】【木心曾说:年代更替,艺术的第一重价值自行消退,进入第二重价值。什么价值呢?艺术的价值。】. 小说中附录的大事记一定要看。在你目眩神迷地看完小说,仿佛从苏丹的五光十色的宝库中,浑浑噩噩地走出来,不知来处,不知归处。直到看完这份大事记,你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小说。大事记详细讲述了与细密画有关的帝国的兴替。你会发现,好像谁被谋杀,谁是凶手;细密画家们要不要学习威尼斯或者法兰西的风格,要不要保留自己的风格,要不要在画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都不太重要。好像这些都是 "列王的纷争" 的附庸。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艺术的价值到底是属于谁呢?【我们今天的世界,游戏规则是按民族各自成立国家,互相尊重主权。这个规则只有 100 年的历史。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人类历史几乎就是帝国的兴衰史。】在细密画发展、繁荣和衰落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了许多个帝国的影子,波斯、奥斯曼、蒙古、中华、印度。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回想起那些高傲自大的漂亮男孩、那些英俊的君王与大汗,他们的权势和宫殿早已在历史中灰飞烟灭。如同这些君王们后宫中相拥而泣的嫔妃,如今我们明白,我们的生命正逐渐走入记忆。】无论是细密画,还是中国宫廷画师笔下的帝王出巡图长卷等等,时到如今,我们看这些画,对画中帝王的丰功伟业有感动,但是也默默赞叹画的本身,其实是这些艺术家们自己的功业。然后你再回想你走过的、看过的那些伟大的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千年的废墟,地下的军团,幽暗的石窟…… 无不如此。—— 如果凝视得够久,你的心灵会融入画中的时间。📖参考书目:. 真真老师听书解读。陈丹青老师《局部》2. 顾衡老师好书榜《俾斯麦》【📝vivian 读书笔记】(18)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如书名《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里描绘的事物,也如 “红色” 一般热烈,书里有光我的名字叫红,也仅用了一个篇目的主要视角来描绘,而里面展现的红是那样的突出,会是一种让人看过之后忘却不了的永恒色。全书的叙述视角可以通过目录看到每一个章节不同的视角,用这样的描述方式来写,会有种给我们读者是个上帝视角的感觉,只有在凶手视角的章节将自己埋藏在杀人凶手的面具背后,也将与橄榄本人自身为叙述视角时的差别体现出来,从中也可看出,我们作为人,如何看待自己,便会产生如何的行动与心理,面具之下的人,反而脱离了伪装的虚假,看到内心真切的体会。在全书中,最为感慨的还是奥斯曼大师提出来的三个问题,有关风格、时间、失明的看法。书中给出的是三个细密画家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或多或少也说出了它们自己内心真实的那一面。面对这三个问题,我看到的是有关于个人的终极问题,也就是我们是为何而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细密画要求画的是安拉眼中的景象,对于风格有着及其的严格要求,可以说是没有了个人的风格,只是不断重复描摹着过去大师所画的图像。殊不知对于身边这一切值得画下的事物,也有着它自己的魅力。阅读这本书,就像是阅读一部过去的文化史一般,书中所刻画的人物与环境的细致,都值得好好一读。

          转发
          2
        • 查看全部15条书评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