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3组养老故事,40年前行轨迹,80个实践样本,勾勒上海养老全景,破解大城养老困局。

内容简介

本书舍弃了自上而下的大视角回首历史,而是聚焦基层,特别是街镇社区和实务机构,观察和梳理三十多年上海养老改革发展的实践。

全书十三章以及遴选的80个实践样本,从不同角度为读者讲述养老发展的故事,从微观层面探求大城养老的发展路径、应对方法和工作成效,自下而上地勾勒上海养老服务的全景。同时,延伸阅读中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汇编和案例介绍,希望能增强内容的可读性、事件的真实性以及工作的操作性,供广大读者了解上海养老,供行业实务人士借鉴,也供专家学者研究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1 大上海的“一张床”——养老机构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 等一张床,30年?
  • 新增床位没有回旋余地
  • 一张床的公平性问题
  • 老年生活的“一亩田”
  • 1.1 上海养老机构发展概览
  • 1.2 上海养老机构床位补贴政策简介
  • 1.3 《上海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3—2020年)》养老机构内容摘要
  • 1.4 上海实施“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
  • 1.5 相关实践样本
  • 2 机构以外,谁为养老补缺?——居家养老服务的成功实践
  • 起步:需求“养成”
  • 摸索:需求升级
  • 发展:需求多元
  • 2.1 上海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概览
  • 2.2 上海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从“六助”到“十助”
  • 2.3 上海市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简介
  • 2.4 《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简介
  • 2.5 相关实践样本
  • 3 “一站多点”的养老服务圈——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兴起
  • 综合平台,“一站式”为老服务
  • 螺蛳壳里做道场,建三级服务网络
  • 养老乐园综合体,一门式满足多元需求
  • 3.1 上海社区为老服务均衡布局“五圈”计划
  • 3.2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目标与补贴政策简介
  • 3.3 《上海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3—2020年)》社区养老内容摘要
  • 3.4 相关实践样本
  • 4 “一碗汤的距离”可以得到什么?——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勃兴
  • “鸡肋”托老所的转型升级
  • 养老院嵌入了社区
  • “一门式”服务打通“9073”壁垒
  • 4.1 上海长者照护之家建设情况
  • 4.2 上海长者照护之家的介绍
  • 4.3 上海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的介绍
  • 4.4 相关实践样本
  • 5 农村留守老人的“四不离”——郊区互助式养老的发展
  • 城镇化的阵痛
  • 田间风味的农村养老
  • 被改变的农村老年人
  • 5.1 上海分类推进农村养老服务
  • 5.2 上海农村养老工作的主要任务
  • 5.3 相关实践样本
  • 6 从“楼上”到“楼下”——适老环境改造的本土化探索
  • 住宅适老化改造,一户一方案
  • 一个国际项目的本土化之路
  • 加装电梯,长达十几年的呼吁和探索
  • 适老化:事关养老,超越养老
  • 6.1 上海率先发布两个地方标准:《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导则》和《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细则》
  • 6.2 上海“居室适老性改造”项目简介
  • 6.3 上海老旧公房加装电梯的情况介绍
  • 6.4 相关实践样本
  • 6.5 住房适老化改造的国际做法简介
  • 7 一个人“住”,一群人“助”——社区非正式照料体系的构建
  • 有人呼,有人应,“老伙伴”结伴养老
  • 有人笑,有人乐,睦邻点是温馨的家
  • 有人愁,有人助,“护老者”培训全面上线
  • 有人玩,有人管,小天地也是大世界
  • 7.1 上海“老伙伴”计划简介
  • 7.2 上海“护老者培训”项目简介
  • 7.3 相关实践样本
  • 7.4 国外非正式照料中社会人士支持做法介绍
  • 8 家门口的记忆“守护神”——失智症家庭的社会支持
  • “我刚才是在你这儿吃了碗面吗?”
  • 失智照料:漫漫无尽头的荒漠
  • 失智症的社区预防
  • 8.1 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成立全国首家“失智照料中心”
  • 8.2 上海编制《预防老年失智运动指导手册》
  • 8.3 相关实践样本
  • 8.4 《痴呆(失智症)公共卫生应对策略全球行动计划(2017—2025)》简介
  • 8.5 荷兰失智症照护专业机构的运营模式介绍
  • 9 有所医、有所养,晚年与健康相伴——医养结合的深度变革
  • 医养初融合:医院办起了养老院
  • 破题之举:养老机构也有医护资源
  • 新场景出现:医生走进老年人家庭
  • 9.1 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医养结合”
  • 9.2 护理站的基本功能
  • 9.3 相关实践样本
  • 10 直面“用工荒”:你从哪里来?——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突围
  • 低门槛、低技能、低收入、高流动性
  • 市场缺少什么样的养老护理员
  • 分析本土数据,创造本土经验
  • 10.1 上海加快发展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政策简介
  • 10.2 上海部分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举措介绍
  • 11 养老公共服务“守门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制度的诞生
  • 公平准入,精准服务
  • 公共服务供给逻辑调整
  • 反思养老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
  • 牵引养老服务体系的系统性调整
  • 11.1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简介
  • 11.2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基本流程(以徐汇区为例)
  • 11.3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员培训情况
  • 11.4 相关实践样本
  • 12 科技,让养老服务“从心所欲”——智慧养老的普及
  • 用科技,为老年人配备24小时的贴身保姆
  • 用科技,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 用科技,消除老人与社会的数字鸿沟
  • 12.1 上海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简介
  • 12.2 搭建“老博会”和“福祉设计大赛”平台,助推“科技老龄”
  • 12.3 相关实践样本
  • 13 “养老住区”的热发展与冷思考——一道尚未破解的课题
  • 一起引人注目的收购
  • 市场的热闹不能掩盖问题
  • 13.1 美国养老CCRC模式:机会和挑战并存
  • 附录
  • 附录1 上海养老服务实践样本清单(本书)
  • 附录2 上海养老服务发展大事记(1979—2017年)
  • 附录3 上海养老服务主要文件清单(2013—2017年)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大城养老:上海的实践样本》。假如一个人在上海老去,只要他有需要,就该拥有一张养老床位。人都是一步步老去的,想要提前了解未来要面对的区域。上海在养老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体现的几个方面:1、政府支持 2、养老服务设施 3、智慧养老 4、医养结合 5、社会参与 “本书以上海近四十年养老发展过程为轨迹,以各区和街镇 80 多个实践样本为素材,力图从不同侧面反映特大型城市破解人口老龄化难题所作的尝试和努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咱的政府,一直在努力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大型城市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型城市中,养老问题并非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例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许多老年人失去了他们的家庭和社区支持,这使得他们在退休后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同时,由于大型城市的高房价和生活成本,许多养老金不足以支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地在完善进步,但随着大型城市的快速老年化,庞大的老龄人口对大型城市来说,确实也是不小的压力。大型城市养老难的问题,也反映出我们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够完善。然这问题非是只有我们独有,放眼世界各地,既使是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虽然号称有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 (此处存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这本《大城养老:上海的实践样本》中,就为我们展示了上海市正在探索创新完善养老服务的模式。上海养老事业在探索中起步,在起步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起,就全面启动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1992 年,市政府实事项目首次将送餐、定期送医上门等为老服务项目列入其中,之后新增养老床位连续 20 年列入市政府实事;1998 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上海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并形成了一系列养老地方性标准和规范;2001 年,在全国最早出现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2004 年开始,又在全国率先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逐步形成 “六助” 项目,大规模开展上门服务,成批量建设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助餐点等设施。同时,“老伙伴计划”、“适老性改造”、“喘息服务”、“护老者培训” 等多个项目的实施,着力提升家庭自主照料能力。到 “十二五” 末,上海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格局。此外,上海市政府为了提高养老服务的有效性和普及性,还在持续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缓解老年人经济压力和家庭照护负担。这种保险制度旨在为需要长期照护的老年人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以上海近四十年养老发展过程为轨迹,以各区和街镇 80 多个实践样本为素材,力图从不同侧面反映特大型城市破解人口老龄化难题所作的尝试和努力。全书未对上海养老服务业的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品牌培育等作全面系统介绍,下一步还可以有更多视角来梳理上海养老的过去和未来。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