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耕文化产业多年的专家向勇,关于文化产业的学术随笔集。

内容简介

作者近年来在国内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化产业的部分评论、会议发言、著作序言和学术随笔70余篇,共计20余万字。

这些文章分为创意营造、社会创意、文化治理与生命体验等四部分,分别讨论了实景演出、综艺电影、网络游戏、校园戏剧、文化政策、文化贸易和创意城市等艺术创作和产业发展的现实实践。

文化不再是深藏于阁楼中的大象,而是社会进步的创新能量。评论集反思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文化产业在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的创新模式、实践症候与治理愿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编 创意营造
  • 超越硬创新——从软创新到巧创新
  • 创意城市阿姆斯特丹的文化图谱
  • 当代创意设计中的中华美学精神
  • 电视综艺节目的价值转换与一源多用
  • 技术逻辑与价值理性——网络文化的辩证思维
  • 经典阅读与生命行走——台湾创意人才的培养
  • 卡梅隆法则——文化产品无形资产的价值创新
  • 伦敦书展——“主宾国”价值与“市场焦点”利益博弈
  • 培养创意经理人,提升创意领导力
  • 以软创新统合硬创新,实现智慧创新
  • “相同”或“相通”——国际文化格局中的中国文化推广策略
  • 以世界文化技术史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 运用创意领导力 打开创意密码
  • 第二编 社会创新
  • 文化演艺秀与山水实景剧
  • 从工作共同体到生命共同体
  •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问题
  • 论江海文化
  • 文化社会与公共创意
  • 戏剧奥林匹克节的艺术力量与社会创新
  • 中国式“文创造镇”战略——理念与原则
  • 作为新公共领域的文化产业园区——公共文化品和私人文化品的转换空间
  • 第三编 文化治理
  • 美力经济与文化产业——艺术实践的新契机
  • 美美与共 智慧协同
  • 文化产业的实践转型与学术转换
  • 文化产业发展的软肋与突围
  • 关于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议
  • 文化力与可持续发展
  • 提升文化软实力 增强国家竞争力
  •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市场
  • 文化统合与两岸新局
  • 国有文化企业的效益原则与组织策略
  • 新时期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现状与趋势
  • 云南印象、云南现象与云南模式
  •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研究机构的学术理想
  • 中国十年文化体制改革的生动复盘——读高书生新著《感悟文化改革发展》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水岭
  • “十三五”时期长春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
  • 网络游戏的文化价值与伦理边界
  • 第四编 生命行走
  • 白先勇的生命书写与文化面孔
  • 风景与心景——关于台湾行走的生命体验
  • 教育改革与公民权利
  • 美食、文化与韩流
  • 三北精神与民族精神
  • 为天地立心的文化产业理想
  • 现代性、现代生活与画家
  • 一个人的墨尔本
  • 追寻写实主义的艺术之光
  • 附录一 行走在“准公共空间”的文化产业学者
  • 附录二 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守望者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文章内容值得去读,但作者的写作手法属实难以恭维,往往把复杂的概念,变得更复杂,不利于读者理解。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