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作者以国学大家的身份,以小篇幅的学术随笔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阐发,是学术大众化的典范。

内容简介

本书广泛讨论了国学在当代的主要意义、国学的内容与分类、近代国学的发展过程、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各种与儒学史相关的思想。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上篇 儒学
  • 一、儒学的基本思想
  • 孔子思想的道德力量
  • 儒家文明的价值意义
  • 二、儒学复兴
  • 儒学复兴的运势与条件
  • 儒学的复兴与价值的重建
  • 新儒家之后,儒学何为?
  • 三、儒学与创新
  • “创造性转化”观念的由来和发展
  • 文化传承创新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 四、儒学与民族文化
  • 发扬中华优秀传统 涵养培育民族精神
  • 发扬中华文化重视私德培养的传统
  • 重视和搞好中华民族的心灵建设
  • 新人文主义应更加具有道德意识
  • 五、儒学与现代价值
  • 现代性的未来:道德批判与人的文化努力
  • 启蒙反思三题
  • 追寻“继续启蒙”和“反思启蒙”的平衡
  • 从儒家的角度看普世价值问题
  • 六、儒学与当代社会
  • 佛山女孩被轧事件的道德反思
  • 儒家的身体意识与当代器官捐献伦理
  • “和”的观念与儒家思想
  • 经济问题的儒家视角
  • 七、儒学与中国研究
  • 中国哲学话语的近代转变
  • 论学术创新与“接着讲”
  • 中国世纪与中国价值
  • 关于“中国路径”的历史文化研究
  • 确立中国文化的自主性更需有世界眼光
  • 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八、儒学与宗教
  • 宗教会通:社会伦理与入世关怀
  • 儒家与基督教的核心价值及当代意义
  • 中篇 国学
  • 九、国学热
  • 新世纪国学热的发展
  • 国学热与国学研究
  • 十、国学经典
  • 国学的内容体系与分类
  • 张岱年先生开的一份“国学”书目
  • 关于张岱年先生的《中国文化精神》
  • 关于《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 子部文献的重要性
  • 十一、国学分论
  • 孟子思想的时代价值
  • 宋明学案:为往圣继绝学
  • 宋代理学的特点及其对宋代文化的影响
  • “关学”的精神
  • 简论“浙学”
  • 关于闽南文化
  • 张南轩与乾淳理学
  • 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
  • 十二、朱子学
  • 朱子学与近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性
  • 朱子的学术思想与现代通识教育
  • 还原朱子学研究的重要性
  • “水流无彼此,地势有西东”——全球化视野中的朱子学及其意义
  • 中韩朱子学比较研究的意义
  • 朱熹的历史与价值
  • 下篇 散论
  • 十三、社会评论
  • 世纪之交话传统
  • “非典”引发的哲学与文化的反思
  • 内圣外王——企业全球化的东方路径
  • 礼仪文明与世界城市
  • 孔子影视片拍摄的两个基本原则
  • 曲阜不宜建造大教堂
  • 国家博物馆前立孔子塑像很有意义
  • 乡愁的文化诠释
  • 十四、谈教育
  • 人文学科与高等教育的危机?
  • 关于通识教育的发言
  • “四书”教学的现状和前瞻
  • 清华国学院与清华大学——为清华国学院正名
  • 答《国学周刊》采访问
  • 十五、游记
  • 九州儒学会行记
  • 东亚之行
  • 十六、忆往
  • 关于杜维明与“儒学第三期”
  • 回忆90年代与庞朴先生的交往
  • 敬悼刘述先教授
  • 在张岱年先生墓前的讲话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