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0千字
字数
2017-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收录21篇暨南大学文学院教师的文章,共分为四辑,包括文化学与古代文学研究、文艺学与古代文学研究、古代小说及传播研究、文献学与古代文学研究四个方面。
内容简介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收录21篇暨南大学文学院教师的文章,共分为四辑,包括文化学与古代文学研究、文艺学与古代文学研究、古代小说及传播研究、文献学与古代文学研究四个方面,内容既涉及具体的文本研究如《离骚》《释名》《读书堂杜工部诗文集注解》等,又有文学历史脉络、文学现象的研究如明代七子、竟陵派、明清通俗小说等;还有对社会文化与文学现象关系的探讨如北宋文人士大夫穿道服、早期《申报》作者的唱酬之风、佛陀“相好”与六朝男性审美形象女性化等,以及文献学的考证如周邦彦晚年事迹二考、晚明作家五考等。
本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学术规范,展现了暨南大学文学院教师丰厚的学术成果,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跨文化视野的进一步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辑 文化学与古代文学研究
- 《离骚》神游古国及意旨新探
- 刘熙《释名》与汉代文体形态研究
- 佛陀“相好”与六朝男性审美形象女性化
- 北宋文人士大夫穿道服现象论析
- 欧阳修的《易》学研究与古文文风转变
- 效体·辨体·破体
- 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文集注解》的特点与贡献
- 早期《申报》文人群体与唱酬之风的形成
- 从章太炎到陈寅恪:魏晋六朝之学在20世纪上半叶学术研究中的意义
-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中的明代七子派研究述评
- 第二辑 文艺学与古代文学研究
- 进士文化与唐诗的兴寄
- 从实时评价到历时接受
- 论竟陵派对诗歌情理的辨识与批评
- 第三辑 古代小说及传播研究
- 先秦的“小说家”与楚国的“小说”
- 明清通俗小说识语研究
-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 红学索隐体系化的理路
- 第四辑 文献学与古代文学研究
- 周邦彦晚年事迹二考
- 晚明作家五考
- 从文献典籍看岭南黄大仙演进过程
- 日本明治以降《史记》研究著述概要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