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记录一个学者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轨迹,也展示了一个学者逐渐成熟的学术之路,对后学有积极的鼓舞和影响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邢福义教授自1955年至1991年寄给父亲的信件,时间跨度37年。其中也穿插进了作者妻子谭漱谷、儿子邢孔亮和女儿邢孔昭所写信件等相关材料。

全书信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每年为一个部分。全书反映了作者及其家人37年间的人生历程和家庭变迁,展示了作者从语言学的入门迷茫,到研究试探,再到寻路前行的学术生涯,同时也折射了我们国家该时期的社会变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写在前面
  • 一九五五年(20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五六年(21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五七年(22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五八年(23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五九年(24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六〇年(25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六一年(26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六二年(27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六三年(28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六四年(29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六五年(30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六六年(31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六七年(32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六八年(33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六九年(34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七〇年(35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七一年(36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七二年(37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七三年(38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七四年(39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七五年(40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七六年(41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七七年(42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七八年(43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七九年(44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八〇年(45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八一年(46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八二年(47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八三年(48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八四年(49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八五年(50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八六年(51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八七年(52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八八年(53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八九年(54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九〇年(55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九一年(56岁)
  • 父亲的摘要
  • 信件
  • 一九九二—二〇一七年记事(57—82岁)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