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05年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社科类佳作,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问题。

内容简介

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分析了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以及环境治理的艰巨任务,探讨了怎样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好地协调起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译者的话
  • 致谢
  •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 第一章 淮河的死亡
  • 更广泛的争议
  • 当代政治经济背景
  • 破坏环境的传统
  • 对环保走势的评价
  • 中国的崛起: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 第二章 资源开发的传统
  • 环境传统
  • 哲学基础
  • 被破坏的土地
  • 不断增长的人口
  • 促进环保的努力
  • 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环境状况
  • 群众运动对环境的破坏
  • 遗产
  • 第三章 经济扩张和环境代价
  • 经济奇迹
  • 环境破坏
  • 中国的森林采伐
  • 争水
  • 发展中国的经济
  • 经济改革和人口
  • 对安全的考虑
  • 更广泛的代价
  • 隐现的危机
  • 第四章 绿色中国的挑战
  • 环保治理的初步行动
  • 打开环保大门:里约会议及其影响
  • 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
  • 国家环保部和地方环保局
  • 权力下放
  • 发起运动的思维方式
  • 改革的挑战
  • 第五章 环境新政治
  • 走钢丝行为:非政府组织以及中国政府的反应
  • 环保先锋人物
  • 环保主义者
  • 金丝猴和藏羚羊
  • 中国内地的草根环境运动
  • 走出自然保护:清洁城市
  • 媒体和环保
  • 下一代环保主义者
  • 中国环境运动的未来
  • 第六章 家门口的恶魔
  • 中国步入世界环境舞台
  • 提高认识:臭氧层损耗与气候变化
  • 制定国际环境合作新议程
  • 经济改革:环境合作的挑战和机遇
  • 通过国际贸易组织推动环境执法
  • 大工程和大战略: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 中国的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化合作的挑战
  • 转型中的中国
  • 第七章 国外的教训
  • 东欧和苏联
  • 第一步:提高政府认识
  • 第二阶段:环保主义行动
  • 催化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及其影响
  • 第三阶段:环境以外的意图
  • 环境保护:漫漫二十年
  • 亚太地区:从经济奇迹到环境灾难
  • 资源开发的政治学
  • 突破政府限制:非政府组织
  • 给中国的经验教训
  • 更大的政治变革和环境因素
  • 第八章 遏制危机
  • 中国未来环境保护展望
  • 走哪条路?美国的作用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