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只有一个无神论者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基督徒,反之,只有一个基督徒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无神论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写作、金寿铁(笔名梦海)翻译的作品。布洛赫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创新的人物。布洛赫的著作是具有包罗万象性质的形而上学体系。在哲学的贫乏时代,布洛赫通过一系列伟大著作使形而上学重新成为真理与现实。这部著作是其中之一。著作包含七章,分别是“围绕边缘”“愤怒与愚蠢”“普罗米修斯也是一部神话”“关于耶和华想象中的出走,神正论的自我解除”“或凯撒或基督”“或罗格斯或宇宙”“生命勇气的根源”。这部著作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作者在书中赋予基督教以侦探式的启蒙深度和异端宗教的深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基督教中的无神论
  • 本书简介
  • 反抗与叛逆的基督教——恩斯特·布洛赫《基督教中的无神论》中译本序
  • 其他
  • 其他一
  • 前言
  • 第一章 围绕边缘
  • 1. 只是寂静地
  • 2. 反抗芒刺
  • 3. 奴隶语言的视野
  • 4. 兴登堡的髭须
  • 5. 这话横着走
  • 第二章 愤怒与愚蠢
  • 6. 不再如此恭顺
  • 7. 从叹息到咕哝
  • 8. 拒绝与恶劣地去魅的人
  • 9. 圣经及其语言中奇异的遍及性
  • 10. 反论:德国主教的最后通告
  • 11. 果然如此:为谁而作的圣经?
  • 第三章 普罗米修斯也是一部神话
  • 12. 自己高高跳起
  • 13. 从咕哝到抱怨
  • 14. “主渴望在黑暗中居住”
  • 15. 圣经中的相反原则:创世记和启示录(“看哪,这太好了”,“看哪,我把一切都更新了”)
  • 16. 神话中的区分,反对布尔特曼单纯的灵魂休息,但同样反对奥托与卡尔·巴特去人性化的遮蔽者,包括普罗米修斯在内的一切神话都要求脱神话化吗?
  • 17.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关系
  • 18. 作为侦探式的圣经批判:被压迫文本中的红色导线与神正论的解除
  • 第四章 关于耶和华想象中的出走,神正论的自我解除
  • 19. 迄今没有追随者
  • 20. 一句闻所未闻的耶稣的话,完整的启程
  • 21. 突围出来的古老图像;对于蛇的第一次观察
  • 22. 所有其他民族对静态神的图像的突破;对于出走之光(《出埃及记》13章21节)的第一次观察
  • 23. 拿细耳人与先知,从宇宙道德预见中迁出的耶和华
  • 24. 忍耐的界限,约伯或不是从神之中,而是从耶和华想象本身中出走,弥赛亚主义的敏锐性
  • 第五章 或恺撒或基督?
  • 25. 我们人类是多么沸腾的存在
  • 26. 温和与“他的盛怒之光”(威廉·布拉克)
  • 27. 投入耶和华之中的耶稣
  • 28. 不是作为神子而是作为基督暗号的人子;“王国的秘密”
  • 29. 人子的伟大也消失了,王国是“微小的”
  • 30. 人子的称号是末世论的,后来的“主—基督”称号仅仅是为了狂热崇拜
  • 31. 无保留的基督中心特征,根据《约翰福音》17章,“福音的秘诀”
  • 32. 使徒保罗所谓十字架的忍耐,关于复活与生命的召唤
  • 33. 再论:尽管是殉道,但声称是神秘欲望的复活,升天,再临,甚至“同一性”也丝毫无损于护民官耶稣
  • 34. 对于蛇的第二次观察(参见第21章):欧菲斯派
  • 35. 对“出走之光”的第二次观察(参见第22章):马吉安,这个世界所没有的某个陌生神的消息
  • 第六章 或逻各斯或宇宙?
  • 36. 门前的呼唤
  • 37. 俄耳甫斯与塞壬
  • 38. 迁出,斯多亚学派以及诺斯替派中的宇宙
  • 39. 星相神话以及圣经中附加的巴比伦—埃及的地球生活与星空图像
  • 40. 按语:阿卡狄亚与乌托邦
  • 41. 按语:崇高的一对,或者爱之中的月亮和太阳
  • 42. 再论逻各斯神话或人与精神:费尔巴哈的理论:神为什么是人?基督教神秘主义
  • 43. 在逻各斯神话中继续起作用的结果:圣灵降临节,“来吧,圣灵”,没有自然的王国形态
  • 44. 反论:星相神话属于此岸世界,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神或自然”中不可反驳的遗产,“王国”乌托邦中与基督教思想一道起作用的自然问题
  • 45. 并非并行,但令人惊异的特性:人类学和唯物论都闯入“神性超越者”而占据神的位置
  • 第七章 生命勇气的根源
  • 46. 并非足够
  • 47. 人在哪方面可以采取开放态度?
  • 48. 真正的启蒙既不会成为无聊陈腐的东西,也不会成为无背景的东西
  • 49. 在诸如神本质一类的反击中,启蒙和无神论并不与“恶魔般的东西”相遇
  • 50. 生命勇气中的道德因素和终极根源
  • 51. 使死的勇气成为可能的根源或启程
  • 52. 饥饿,“关于某事的梦”“希望之神”,为了我们的事物
  • 53. 结论:马克思与异化的解除
  • 附录一 “体系的时代终止了”——与A.赖夫的谈话
  • 附录二 恩斯特·布洛赫年谱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