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篇绝佳短文平分秋色

    第一篇短文以两位穷苦潦倒男女的通信为主线,全书从头到尾彷佛一张紧紧绷着的弦,令人窒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段是男主角穷途末路之际,在一条繁华大街上走着时候的心理描写,把穷人的苦涩心态刻画的入木三分。不敢相信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写出的作品,彷佛自带了一双透视人性的眼,除了佩服没别的了。第二篇白夜是我的最喜欢的一篇,随着男主视角像是走进一场梦境。第三篇也很不错,把赌桌上的赌鬼心态彻底展示出来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个问题

      第二夜,有一句话 “即使我已经爱了您二十年,也不会爱得比现在更加热烈!”,这个翻译是不是有点很费解,这是表达很爱对方还是不爱对方,如果表达很爱对方,那翻译成 “即使我已经爱了您二十年,也会爱得比现在更加热烈!” 不是更浪漫嘛?!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我浅薄的印象里,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 文青 = 小资 = 生涩难懂。《白夜》是我读他的第一本小说。 小说不长,一会儿就看完了。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幻想家和女孩的合体,也许每一个年轻的心都是:孤独的、敏感的、充满希望的、忧伤的、犹豫不决的、自我奉献的、高贵的、悲天悯人的、向往自由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字不难读,但不能读快,要慢慢地在心中默念,才能感受到人物敏感而复杂的情绪。人物之间的对话,用的全是 "您",也许北方人比较容易接受吧,反正我这个不会卷舌头又没鼻子的南方人总是觉得怪怪的😄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解读作家是难事,何况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作家。一个半世纪以来,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以至革命家们,虽然对陀氏其人其文多有阐发,却是众口异词,甚或径相抵牾。然而,陀氏的面貌终究还是深印在人们的心中,只是每个读者心目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尽相同。这首先是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本身的多义性,由此引出了后来的批评家们大相径庭的评论。这种现象,许多大作家都有。因为 “大”,就多了包容,才生出种种阐释。那么作家真正的本义在哪里呢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