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远离文明 秩序缺失 人性回归

    🍀非常喜欢的荒岛文学,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蝇王》可以说是荒岛文学的集大成者。🍀小说中意象非常复杂,包括宗教,文化,科学等。象征主义是该小说常常被解读的方式。🍀对人性善恶的探究又是小说最终的主题,在远离文明的约束中,孩子们的生活状态是不是最疯狂的呢?🍀推荐大家一部美剧《迷失》在荒岛求生,秩序缺失的处境下,人性的善与恶都会极大的暴露出来,引发深深的思考。

      转发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性的试金石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事实真的如此么?《蝇王》这本书,通过一个封闭的试验,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和 “善” 一样,“恶” 也同样预装在我们每个人的操作系统之中,而且,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这颗 “恶” 的种子就会被激发,并开始生根发芽,并试图长成参天大树。小心我们自己心中潜藏的恶,也不要给别人的恶创造条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说这本书的主题是人性本恶可能又太简单了一点。说它有着《动物农场》一样的寓言性质也无不可。孩子们形成的小型社会一路演变充满了隐喻,甚至最后的得救也很讽刺。不过让人害怕的是你不妨认真去想,如果现在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结局只可能会更糟糕。当然,那失去了艺术处理之后的深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结合熊逸书院再看此书,收获更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童心泯灭而哭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蝇王》读后:每个人心底的声音

              ​本周读的书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蝇王》(Lord of the Flies, William Golding,1954),故事讲述的是在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一群孩子因乘坐的飞机失事,于一座无人孤岛上生存的故事。在小岛上,文明世界的孩子们从讲规矩到互相残杀,向读者揭示了人类内心黑暗的一面。阅读这本书前,我在很多渠道都听说过《蝇王》,比如罗翔老师谈读书、谈人性恶,“得到” 中人文学科的课程等等。这本书于 1954 年出版,“蝇王” 源自希伯来语,是 “丑恶” 或 “万恶之首” 的意思,这本书曾被 21 家出版社退稿,结果成为英国当代文学的典范。在当代求生类影视剧中似乎都能看到《蝇王》的影子,如美剧《行尸走肉》、《迷失》等。读完这本书,我观察到在穷困环境中,人性的恶随着合乎逻辑的轨迹,一步步被暴露出来。正在我准备写读后搜集资料时,发现 “得到” 上熊逸书院曾介绍并解读过这本书,其中解读的内容深度比我自己思考的要深远的多。所以,在此结合熊逸老师的解读谈一谈这本《蝇王》。    1、越是抽象的,越是世界的作者戈尔丁曾在 “二战” 中参加过英国皇家海军,指挥过鱼雷艇,目睹过德国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被击沉的场景。一般的作家在经历过惨烈战争后会进行写实记录,但戈尔丁把在战争中观察到的抽象到一个虚拟的孤岛世界中,这样的 “抽离”,让 2021 年远在中国的我和当年二战年代的人们都能理解故事想要传递的观点和信息。类似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经历地狱般的纳粹集中营后,也将自我抽离,研究自我和集中营中各种人物的心理变化。所谓 “越是抽象的,越是世界的”,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比如畅销世界的读物《圣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甚至扩展到艺术,美术,雕塑,音乐。越是抽象的形式,人们为了理解它所需的 “前提条件” 就越少。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抽象的,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要向音乐靠拢。2、权力的变迁在小说中,孩子们经历了一次权力变迁。起初,孩子们的领导是拉尔夫,他在海岸吹响象征权力的海螺,加上外形出众,被所有人认识,自然而然被大家选举为领导。然而,在资源匮乏,面临 “野兽” 威胁的现状下,拉尔夫虽然坐拥权力,但猎手军队掌握在杰克手里,主权被分割,没有武力的统治者处在人人觊觎的位置上,没有力量保住自己的位置。最终,拥有 “武力” 和专制统治力的杰克获得了领导地位。小说的最后,杰克组织其他孩子追杀拉尔夫,燃烧的林火吸引来了军官,孩子们获救。但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军官出现,孤岛上森林被烧毁,没有了野果和动物,资源进一步缩减,心狠手辣的罗杰会不会借此机会向杰克造反,杀掉多余的孩子?而当罗杰上台,又会不会有擅长打鱼的孩子能获得更多食物资源,出现第四次权力变迁。     3、面具: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杰克为了狩猎,在脸上涂上红白色的涂料,并用黑炭从右耳根到左下巴划出一条黑色杠,当他看到水中的自己。戈尔丁这样写道:“令他惊讶的是,他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可怕的陌生人。他泼掉水,跳起来,激动的哈哈大笑。在水塘旁,他那筋骨突出的身躯撑着一个面具,既引人注目又令人生畏。他开始手舞足蹈起来,他的笑声变成嗜血的狂叫。他跳着走进比尔。这幅面具是个独立的东西,他在面具的背后隐藏着,已经没有了羞耻感,也没有自我意识。” 杰克在面具后逐渐发现自我可以被隐藏起来,放肆的恶可以被全然暴露出来。后来杰克组织其他孩子涂上面具,将每个人的自我都变成统一的、“不要脸” 的,隐去了脸,就好像隐去了自己的身份,从此不再为所做之事担负任何责任。现在的互联网,是不是就像这样一张面具呢?键盘侠在网络上戴上面具,各种污言秽语仿佛出自他人之口。同时,这种统一化的面具,把人的自我意识弱化,进而强化集体意识,如苏联、上个世纪的中国、邻国朝鲜,人们都穿着高度统一的制服,留着一样的发型。在西蒙准备将山上死尸的发现告诉大家时,却被雨中跳舞唱歌的孩子们误认为是 “野兽” 打死,在狂热的音乐和舞蹈中,个人融入集体,像是一群孩子合体成为一个巨人,所有孩子一起杀死了西蒙,但却没有人觉得是自己杀了他。除了书中的 “情绪杀人”,现代还出现了 “理性杀人”,纳粹德国杀害犹太人的过程被称为 “现代化杀人”,纳粹把杀人这个工作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在世界法庭上没有纳粹认为自己有罪,他们只是完成一个个日常任务。这些都是集体意识将个人意识吞没的例子。     4、猪肉与篝火在书中,杰克主张的猪肉代表了 “眼前利益”,让大家能在孤岛上活下去;拉尔夫主张的 “篝火” 代表了 “远期利益”,让大家有机会获救。猪肉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能被具体量化,但篝火的收益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完全未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更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获取实在的猪肉。当滋滋冒油的猪肉端出来,没有几个人抗拒的了诱惑,篝火瞬间变成了无关痛痒的远景。书中的篝火派最后也只剩下 4 个孩子,其他人都跑到杰克的猪肉派,这让我们看到,诉诸原始本能远比理性更能打动人心,直接给眼前利益比未来的大饼更能诱惑欲望。最后,《蝇王》中的主角拉尔夫和杰克,是作者延续另一部孤岛小说《珊瑚岛》中的角色名称,在那部小说中,孩子们互助互爱,生活在世外桃源的世界中。但经历过残酷二战的戈尔丁对此不以为然,他洞察人性之恶,而恶人会创造地狱。不管是童年,还是成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人性邪恶的果实,孩子不是天使,成人绝非圣人。我想这部小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能保持一份对自己的警觉,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幽暗与邪恶。书中孩子们一直在唱:“杀野猪,割喉咙,血飞溅”(Kill the beast! Cut his throat! Spill his blood!)—— 那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声音。参考资料:得到 APP,熊逸书院,14.3《蝇王》:少年儿童的政治秩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蝇王

                人之初性本善利己 利他 糁合利益生存开始的猜忌和仇恨用社会化的团体去衡量公正… 其实 那只是一些人的正义还有另一些人的黑暗与牺牲那只是一个岛孤单的地球也是一个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蝇王》——人性本恶

                  《蝇王》是一本带有寓言性质的小说,作者是威廉・戈尔丁,英国小说家,198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可能跟作者曾经参加过二战有关,他的文学创作一直着力于表现 “人性的黑暗” 主题,本书也不例外。


                  对人性善恶的讨论,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候就有涉及。孟子说 “人性本善”,因此他继承孔子的传统儒学,教书育人,激发人性中的善。然而荀子说 “人性本恶”,他主张用法律制度来约束人性中的恶,他的弟子韩非和李斯则把这一观念推广到了国家治理,间接帮助大秦统一六国。但他们都没有说明白,为什么性本善,为什么性本恶。戈尔丁则用一个故事给读者解释清楚了为什么是性本恶。
                  戈尔丁所讲的故事背景、选取的人物和场景都很特别,战争逃难,一群孩子,以及一个荒岛。故事发生在不远的未来,世界发生核战争。为了躲避战争,一批人乘坐飞机逃离,但飞机失事,只有一群 9 到 12 岁的孩子存活,他们流落到了一个荒岛。戈尔丁的选择其实是很有深意的,孩子对世界认知不深,适合作为检验人性善恶的标本。荒岛则提供了一个免受外界打扰的环境。
                  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比较符合人们的预期,12 岁的主人公拉尔夫是年纪最大的孩子之一,身板结实,他捡了一个海螺,然后吹响海螺召集大家聚在一起。接下来大家商量了一下,一致同意当前情况需要选一位领袖出来,带领大家在荒岛上活下去。主人公拉尔夫顺利当选,他也不负众望,带领大家初步建立了岛上的秩序,包括人员分工安排,哪些人采集食物,哪些人负责守卫,哪些人负责做其他杂事。然后他们还生了一堆火,希望过往的船只能看到烟雾,前来拯救他们。此后,小岛似乎一切井然有序。
                  “怪兽” 的出现打破了小岛的宁静。其实,这个岛上没有怪兽,怪兽是孩子想象出来的。岛上的林子里确实有一些奇怪的鸟叫、呼呼的风声,大家吓得要命,觉得这是怪兽要来吃他们。这时候,一个叫杰克的男孩子站出来。靠着不服就干的态度,号召大家到深林打怪兽。结果,杰克团队运气很好。他们一出门,就遇到一只公野猪并齐心合力把这野猪给宰了。然后,杰克把野猪烤了,大家分肉吃。这帮孩子吃了一个月多的香蕉,那个烤肉的味一飘过来,这就是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大部分孩子就开始跟杰克走了,就只剩下很少几个人跟着拉尔夫,两个团队分裂了。
                  杰克的团队只知道带着大家去打野猪,把原来一直持续燃烧的求救火堆给灭了。因为这个事情,两个团队发生了一次冲突,在这次冲突中,拉尔夫最好的朋友被杰克误杀了。此时杰克并没有收手,反而鼓动大家把拉尔夫也杀了。拉尔夫跑进了森林,杰克就放火烧掉森林。此时,岛上一片混乱。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恶产生是怎样爆发的。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比如怪兽。然后有迫切的需求,比如吃肉。最后是主流的裹挟,也就是由于从众心理,人们倾向于做大部分人都做的事情,即使这件事情是错的。本来小岛在拉尔夫的管制下,一切规划得当,井然有序。然而 “怪兽” 的出现让团队分裂,也使得分裂的团队变得更具攻击性,虽然一开始这种攻击性是为了对付共同的 “敌人”,但是不久之后,这个攻击性的矛头就会对准与己方意见不统一的内部人士。岛上的孩子都想吃肉,在吃肉这个需求下,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跟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领袖,即使他们可能因此要做一些错误的事情。最后在多数人的裹挟下,人性中的恶念就会爆发,即使知道是错的事情,也会毫无顾虑去做。这就是我们的人性!虽然通篇在写人性的阴暗面,但《蝇王》最后的结局还是比较光明的,这里先卖个关子,想知道孩子们最后的命运,阅读小说就能找到答案。
                  我之前看过吴晓波采访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问过的一个问题:“你觉得从创业到现在,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胡玮炜顿了一下,说:“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只能顺着他,不然就会输的很惨!”。马路上每一辆共享单车其实就是一个人性考验器,单车的破损程度代表了人性恶的程度。
                  戈尔丁虽然看上去是给我们讲了一个人性本恶的故事,但他其实把人性恶生成的机制告诉我们了。换句话说,他告诉我们,打断哪些链条,人性恶就可以不爆发。在我们的世界,有太多人性善恶的争论。我们应该听戈尔丁的,走第三条路。人性的本性,这事并不重要,但怎么避免人性毕露,这事比较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部展示人性的哲学寓言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写了一个以一群孩子为主角的的荒岛求生故事,和其他落入俗套的荒岛求生故事完全不同的是,戈尔丁是以荒岛求生为容器,做了一个有关人性演变的实验。作者将一群性格不同的男孩子们放在设定好的封闭岛屿中,让剧情自行发展,把 “人性” 作为观察对象,在这个巧妙又精致的思想实验中将人性的自然状态展露的淋漓尽致。


                    不得不承认,《蝇王》先慢后快、先松后紧的故事节奏着实让我越往后看越心跳加快。整部小说既是人性的试验场,又是人类文明和历史演进的缩影,《蝇王》中的情节绝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剧情推进,每一个重大关节点的前因后果都潜藏着人性的隐喻。戈尔丁对人的 “动物性” 有着深刻而又敏锐的洞察。
                    《蝇王》可以说是对人性恶的一次无情揭示,戈尔丁对人性的理解与《利维坦》和《乌合之众》有着某种遥相呼应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与戈尔丁在二战中的亲身感受和经历不无关系。《蝇王》中人物名字的设定又表达了戈尔丁对儿童小说《珊瑚岛》人性设定的全面否定。严格意义上讲,《蝇王》虽然剧情中以一群孩子作为故事的主角,但它绝对不是一部儿童小说,它是写给成年人的人性寓言。
                    最后给大家一个有关阅读顺序的建议,建议大家先读史蒂芬・金的序言,然后读小说正文,最后再读本书译者龚志成所做的译者序。龚志成先生的译者序中包含着对《蝇王》这部书的一部分解读,非常适合在读完全文之后对照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何评价戈尔丁的《蝇王》?

                      《蝇王》意味着一个乌托邦世界的幻灭。作为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具有寓言性质的故事 —— 未来世界爆发了一场巨大的核战争,一架满载孩子去避难的飞机,在飞行的途中被敌军击落,坠落在一座荒岛上。这座荒岛说是荒岛,却拥有充足的淡水和丰美的食物,简直就像是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刚开始,孩子们在岛上和谐相处,但是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孩子们却分成了几股不同的势力,在一次次的博弈中走上了自相残杀的境地。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想起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在陶渊明的故事里,一群人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和睦相处、团结一致,最终打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乌托邦世界,与勾心斗角的世俗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在这里男耕女织、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乌托邦的故事,为什么《桃花源记》走向了和谐幸福,而《蝇王》却走上了失序和毁灭呢?
                      我认为,这不能从故事本身来解读,因为故事其实是作者内心的投射,只有明白了作者经历和思想,我们才能理解故事背后真正深刻的东西。
                      同样生逢乱世,陶渊明渴望的是回归山林,过 “种豆南山” 的田园生活;而戈尔丁,却是一个真实经历过二战,见过纳粹残酷迫害犹太人的老兵。因此,《桃园源记》反应的是陶渊明归隐的渴望;而《蝇王》背后,则隐藏着戈尔丁对人类命运深切的忧虑。前者美则美矣,但始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境;而后者,却时时在为人类敲响着警钟,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蝇王》中,拥有出众才干和领导力的拉尔夫是进步力量的象征;而丑陋、残暴的杰克则代表着独裁者和法西斯主义。
                      作品一开始,拉尔夫拥有象征权利的海螺、拥有出众的领导力,因此被所有小孩推为领袖。他领导着这群小孩守护希望的火种,盼望着得到营救的那天。但是随着时局的不断变化,孩子们的心开始动摇了,他们对遥不可及的理想失去信心,因而在杰克承诺的野猪肉的引诱下,抛弃了拉尔夫的理想,开始追随杰克。而拉尔夫作为进步的力量,虽然目的是纯粹的、理想是光明的,却因为过分的退让而失去一切,甚至被当成怪物追捕。在杰克的领导下,孩子们失去了文明和理性,完全堕落成一群嗜血的 “野兽”,荒岛也成了一片废墟。
                      群众永远是短视的,尤其是在一个所有人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时代,只要独裁者许以重利,就能从进步力量手里夺取权力。就像二战时期的希特勒,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经济增长、生活幸福的幻觉来迷惑德国人民,最终获得广泛的支持,走上了权力巅峰,也把德意志民族推向了灾难深渊。
                      虽然二战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世界也开始趋于和平和稳定。但近两年,随着各国经济增长的放缓,民族主义、孤立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势力也开始抬头,他们用杰克的方法,向人们许下承诺,告诉人们 “只要工厂搬回国,我们就有工作”、“只要把移民赶走,我们就能过上稳定的日子”…… 这些承诺,像迷幻药一样,扰乱人们的心智,而且也聚集了大批拥趸。
                      未来,世界会走向何方?没有人能预料。但我觉得,只要多一个人读《蝇王》,世界上就会多一个支持进步力量的人,多一份美好的希望。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