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张爱玲,透过人生戏剧的寓象洞彻社会人生的一代文学传奇

    这是一部系统研究张爱玲之作,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家族、记忆与现实,叙事的哲学与形态,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文学史与经典化。作者注重学术史与论证逻辑,以张爱玲的作品以及有关张爱玲的研究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长经历、感情生活、家庭背景等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影响,研究了文字中的意象、服饰、色彩具有的象征意义等,得出张爱玲是一个物质主义的虚无主义者这一结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半生缘》卓越之处,在于它透过成败得失看人生,它把人生分为 “活过” 和 “没有活过” 这两种,而造成这差别的原因,就在于是坚持还是放弃。在这世间,有人能够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年,有人却从童年就开始苍老,选择坚持的人,即便沧桑憔悴,也有内在的生机,选择放弃的人,即便油光水滑,内心也明白,自己不过是一副精致的行尸走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百个人眼中的张爱玲

        我很是不喜欢读小说,因为感觉自己很差劲,离小说里面的人物很远,做不到共情。别人可以在一部小说里面读出很多意境,比如对某某的同情,对什么的批判,甚至很多时候上升到一个历史的高度,比如鲁迅先生,比如对旧时代的摒弃,对新时代的向往。很多当代的小说家似乎也很多时候给予了时代的意义,无论是王安忆或是其他作家。可是作为一名女性,我喜欢读女作家的故事,喜欢读爱情故事,比如李碧华,一边读一边幻想自己是故事里面的主角又会怎样?这样就很有局限性,更是不能理解作者的意境和要表达的主题。也许就是单纯的看看热闹,听听传奇故事,毕竟现实生活里面太平淡。而张爱玲的小说虽然很多人说了很多她关于服饰,器皿,用具,语言的描写的深意或是精美,我依旧还是在意自己的感受,喜欢她的语言犀利,她的直率,不回避,不圆滑,懒争论,不关注他人,特立独行,不卑不亢,忠于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感觉她很厉害,很多感受一针见血,很多描写,真是戳到了我的心窝里面,与我心有戚戚焉。也许她身上有太多我喜欢的女性人设和性格,因此在读其他人的小说的无聊和懒得看小说的状态下还能读一些当代人分析,评价她的书籍。当然这些书籍有自己的理解,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学识,理解,格局等所有生活阅历和研究历史的映射,但是读了这本书,无论是张爱玲还是作者,给了我一种对自己不理解的人和生活的感官。我以为人活着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工作,就是要在柴米油盐中一点点的体验生活的琐碎和生命的美好。我不理解有闲阶级的生活,将大把大把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菜单,吃喝,虚度和内耗上面。今天我明白了,因为我自己的环境无法超越阶层,其实无论在什么时代,总会有这样的一群人,像张爱玲的父亲一样,或者是张爱玲小说里面的人物一样,他们生存的常态就是挥霍时间和金钱,就是打发无聊,蹉跎岁月,这就是他们这些人生活的日常,就是没有生存的压力也没有愤世的激情,就是单纯的挥霍,不问生命的意义,也许是知道生命的无解,也许是知道生命的虚无。而以前的自己是无法理解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存在,但是今天我知道了原来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早在 100 多年前就有这样的群体。但是我也在怀疑自己的认知,会不会是信息茧房在作怪?唉,至少第一本书,如果有一刹那的醒悟,或者有一句击穿内心的语句,也算是收获,也算是不虚度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张爱玲的 “古今杂错、华洋杂错” 的写作风格中,古 / 今、中 / 西两种文学经验之间的关系是平衡的呢,还是一方从属于另一方呢?她的荒凉与虚无,是切近于卡夫卡、艾略特的 “世纪末” 情绪,还是另有所源?张爱玲为什么那么物质主义,甚至被人名为 “恋物癖”?此外,她的家族认同、爱情观念,乃至不断被裹挟的政治选择,她对衣饰、色彩、饮食以及意象的迷恋,也包含诸多复杂问题,甚至与她的虚无主义深相纠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想说的是得到,请你加加油,为什么一本张爱玲的书都没有,不要推别人的解说,原文还没看到呢,第一次知道得到也不是什么书都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外行人读懂张爱玲的攻略书

              之所以称之为外行人,是因为我没有读过一部张爱玲的作品。但是通过这本书就能够懂得张爱玲的作品的大致全貌。接下来再读她的相关书籍,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见解,因为了解了她的自身的背景和时代背景。要想对爱情有更深刻的见解,那么一定要读她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细腻的笔触,透彻的思路,娴熟的技艺,通达的观念。美轮美奂的展现。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