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3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断断续续好几周才看完这本书,看完后更是久久不能平静。书中一个个人物被作者刻画的尤为丰满立体,让人可以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最后都不免为他们悲惨而又无奈的命运深深叹息。我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却也有幸通过文字和影片来了解我们的先辈所经历的种种,封建礼教下被埋葬的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总会让我想要穿越时代去拯救她们,却又知道无法做到。书中着重刻画的几位女性角色,琴、梅表姐、瑞珏和鸣凤,最让我动容的是丫头鸣凤。记得书中借觉明之口说过:她识字、聪明又漂亮,简直不像个丫头。她是那样烈性的女子,宁死也不愿毁了自己的清白和与所爱之人的约定。当读到她即将被送到老头家去的时候,我也不禁为她流泪。临走前的晚上她向觉慧求救,却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最终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十七岁。读的时候我有些怨觉慧,想着要是他能问问鸣凤发生了什么事,以他的性格说不定可以帮助她脱离苦海,可是转念一想,如果鸣凤得到了幸福,这一切又显得不真实起来。她是千千万万个少女的缩影,她的悲剧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她对觉慧的爱,对这个家族的奉献精神,对命运的不屈…… 她身上所带的悲剧色彩很美很美。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是觉新。作为长子,他肩负的责任让他只能只能成为一个无条件的听从者,他曾有过希望,有过纯粹的爱情,可是最后都化为泡影。他是个矛盾的个体,既希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又没有勇气真正去反抗,这种矛盾性让他显得尤为真实立体。实际上在后记中,作者也说明了这一点,觉新的人物原型正是他的大哥,经历也基本一致,可惜的是作者刚刚创作这部小说后不久,大哥就服毒自杀了。不知这是否也是对觉新命运的暗示呢?封建时代的阴影似乎早已烟消云散,但在我的身边,仍然能看到书中人物的影子,重男轻女等等封建思想的余温还未完全散去,资本对老百姓的剥削压迫,金钱和权力形成了金字塔,顶端的人们依旧可以轻易夺去底端人们的幸福…… 这个世界有变得更好吗?我不知道。但我也坚信,每个时代都会有觉慧那样的人,我也愿意成为那样的人。"倘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时代都有其局限性,愚昧的人是常有,在时代的洪流里做出牺牲也是常有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旧制度下觉新软弱性格,不懂得也不敢反抗是造成他悲惨命运的根源!旧社会的女人命运完全由他人决定,表面活得像个无悲无喜无伤无病的人偶,内心的痛苦全留给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教材书里罗列的封建陋俗在这些可爱可怜的人物、可恨可叹的悲剧中展现得更直白了。具体的命运更令人感到悲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旧时代的窒息

            看过吃懂得今天的自己生活着,是多么幸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家》

              我是看了杨苡先生写的一本书,知道她跟巴金哥哥之间的故事来的,我找到了答案,如果没错的话,杨苡先生为他的离去整整哭了三天的男子就是巴金的大哥(觉新)吧身处那个时代的人,每一步都好难,哪怕有了新思想也不一定有勇气反抗,感谢最后觉慧反抗成功,守得云开见月明,那个时代已凋零,新时代正在进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反叛的青春

                看赵苡的自述,经常提到《家》,索性来翻一翻。年轻时写的小说,小说也一样年轻。原本中间想合上不看了,还是看完了,全当无聊时打发时间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珍惜今天的自由

                  读到觉慧和鸣凤互相喜欢的时候,感觉这会是一个悲剧,有些不忍心继续读下去。读的过程中,一直都觉得,觉新自愿成了牺牲品从不做反抗,太顺从。读完的时候,改变了这个观念。可能正是因为有觉新这样牺牲的人才会有觉慧这样逃出来的人。只是觉新、梅、瑞钰的结局太过伤感,全部都成了社会的牺牲品。相比之下,更喜欢鸣凤这样的烈女子。忽然想到当下我所拥有的权利,都是牺牲了无数人才换来的,所以有了一种要更加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自由的念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同的年代 相似的故事

                    在这个影视作品极大丰富的时代,这样一本接近百年前的小说的内容其实已经很难跳出读者的猜测了,但是跟随作家用文笔勾勒出的形象模糊却个性鲜明的角色不能说不是一种享受、一种历练!觉新、觉民、觉慧梅、琴、鸣凤书中所描绘的制度可能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如今虽然已是新时代,但是相似的故事又何尝不在发生着呢?每一种 “制度” 下所诞生的 “意识” 既是保护也是限制,二者相互依存,想要接受可预见的保护,就要承受可预见的痛苦,而想要突破限制,就要承受风暴!这是巴金青年时候的作品,读下来感觉文字张力很强,感染力略显不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幅画卷

                      巴金是小学时候就熟知的作家,可是我却不记得多少他的文章。这次读这本书,他用通俗的语言展开了一幅画卷,叙述那无可奈何的年代,塑造出不同的角色。回想这本书里的事,还久久不能平静,反复问 “为什么”,原来从前是这样的生活。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