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电影:运动的视野与现实的重构在电影艺术诞生之前,人们已有一种独特的 “电影式” 体验 —— 坐在疾驰的火车或汽车上,观察窗外瞬息万变的世界。这一经历隐含着电影艺术的三大核心要素:运动、片段的整合,以及完整性构建的奥秘。首先,运动赋予了我们观察世界的动态视角。在交通工具的行驶中,周围环境的连续变换预演了电影中的镜头切换。我们的大脑如同一位无形的导演,将这些流动的视觉元素组织成连贯的叙事,体验着一种 “制作电影” 的心理过程。其次,电影通过选取和拼接现实的不同片段,创造出看似完整的叙事世界。这些片段虽非现实的全面反映,却通过主观的机制和艺术处理,形成了整体性的错觉。电影的本质在于 “弄假成真”,它模仿并重构现实,赋予虚构以真实感。在探讨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时,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提供了不同的视角。现实主义致力于模仿现实的忠诚,而魔幻现实主义则以独特方式呈现不可能之事,使其显得真实可信。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可以在现实的框架内探索,也可以超越现实的界限,创造出令人信服的虚构叙事。此外,电影明星与舞台演员在表演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舞台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让我们记住角色,而电影明星则更多地展现自我。他们的角色塑造和私人生活共同构成了作为明星的叙事,这种叙事性不仅定义了明星的形象,也影响了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和解读。在讨论电影的真实性时,摄影机的真实性并非核心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对影像的信任。纪录片以其真实性和可追溯性赢得了我们的信赖,它呈现的图像和故事仿佛直接取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尽管虚构与事实常常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但它们之间的界限仍然清晰可辨。最后,中国电影如张艺谋的《英雄》、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等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香港的吴宇森、王家卫以及台湾的杨德昌等导演的作品同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丰富了世界电影的宝库。这些电影在探索现实与虚构的交织中,展现了人类经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