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一次次地撞上草间弥生,一次次迷失在波点中
在我看来,艺术是很私密的东西,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不喜欢与人分享自己的艺术喜好,但是这一次想向全世界安利草间弥生。这一个在母胎就已绝望,十岁产生幻觉,决定直面自己的精神困扰,与之融为一体,自我消融,艺术贯穿了她的一生,也拯救了她的一生,她愿意用她的艺术,拯救这个世界。她的人生本就融为了她艺术的一部分,感染着世人,童年的可怕经历,曾有过两次的自杀未遂,庆幸两次都没被上帝带走,不然世间就少了一颗可爱的南瓜🎃,少了一个看清生活真相却依旧热爱生活的灵魂。这本书的出版值得送上五颗星,未遇见草间弥生之前我先喜欢上了葛饰北斋,梵高的画从未打动过我,可是我却被影响了梵高的葛饰北斋深深吸引,第一次了解日本艺术,可能是因为民族情结的原因,一直不屑于日本文化,感觉那都是在抄袭我们的,但了解了浮世绘风格之后,无法掩饰内心的悸动,那时候开始打开日本艺术,从而遇见这位波点女王,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有轻微的密集恐惧症以及强迫症导致无法长时间欣赏草间弥生的作品。第二次遇见是得到上新草间弥生的自传,迫不及待翻来看看,大概了解了一下成长过程,也没任何感觉;直到 4 月 7 日第三次在香港撞上草间弥生,把她人生从 1945 至今的 200 多件作品一次性炸出来,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洗礼,从第一张自画像到死亡,到潜意识、镜空间,最后坐在 M + 博物馆 7 楼吹着风,面对维港的夜景,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心塞,太想知道这个女人到底想向这个世界表达什么,为什么她要这样创造艺术? 第三次相遇之后,我把这个女人在油管所有的纪录片,关于她的一切我能找到的,通通看了一个遍,又重来了一次自传,重重打下五颗星,自传必须要搭配这个女人的作品一起看,不了解草间弥生的经历,就看不懂她的作品,她的绝望,她的人生。 这个深受释迦牟尼影响,把轮回概念带入她的作品中,所有的点都是无限的,不断延续的,它们永远都没有尽头,这个在精神病院里住了 50 年的草间弥生,在 60 岁才得以被世界认可,取得巨大的成功。一生只做一件事,她的艺术真的陪伴了她一生,从 5 岁开始到现在 93 岁,从未停止过创作,她始终带有孩童般的可爱,想要留在这个世界,想要治愈这个世界。 遇到草间的作品,我的人生一部分也随之被治愈了,埋藏深处的一些死去的记忆,让我放下,让我不论经历什么,都还是要看到这个世界的五彩斑斓,相信这个世界仍旧有可爱的一面,哪怕自己的光再微弱,我们仍旧可以点亮他人。就像草间弥生说的:我在母胎就已绝望,是艺术救了我,我创作艺术是为了治愈全人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