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为漓江文学奖刘楚昕的获奖感言上了热搜,顺手查了一下这个奖,发现第一届的获奖者居然是王蒙。对王蒙的印象是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一个嘉宾说了一个事情,王蒙很虚心的说,这个我不懂,您给我讲讲。突然发现这个当过文化部部长的老头很可爱。虽然名气大,却从未读过其作品。借此机会,选了两个代表作了解一下。一本是漓江文学奖获奖的《猴儿与少年》,另一本就是这本《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对于官僚主义的洞见如此之深。重要的是,马上过去七十年了,经过了改革、修正,做了无数工作,但是这股风依旧是越来越盛。并不是去指责什么,只是觉得这条路任重道远。不管走资还是走社,人类社会本能的去服从权力。或者这么说不准确,需要更多的思考。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相信我的话吧,没错。年轻人都这样,最初互相美化,慢慢发现了缺点,就觉得都很平凡。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没有遗弃,没有虐待,没有发现他政治上、品质上的问题,怎么能说生活不下去呢?才四年嘛。你的许多想法是从苏联电影里学来的,实际上,就那么回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原文和评论一起读,品评,别有一番风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据说这本书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站在现在看,我的确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读完后都觉得,啊?不就是这样吗?可能脱离时代背景去看,很多感受和体会,就不一样了。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的确都是在进步,或者说改变的。但有一些,关于人的,是不会变的。2025 年 7 月 20 日于福建泉州 2025 年读的第 69 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发表于 1956 年,小说内容很简单,文笔也不算出众,在发表当年引发热议,小说后附有当年的几篇评议,现在重读,有历史材料的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新鲜,活泼

              2024 年读到 1956 年写的文章和 1957 年的大乱斗,仍能感到新鲜,实在不容易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