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American dream come true
这是李飞飞女士高中毕业时,当地报纸对她的报道标题。李飞飞 76 年出生于北京,2 岁随父母到成都,89 年不会一句英语的父亲(1947 年生人)只身去往美国,92 年 16 岁的成都女生和母亲去美国和父亲团聚,虽然生活清贫,要过语言关,但最终李飞飞拿到普利斯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入学通知书,99 年毕业后她放弃去华尔街的 offer,进入加州理工读博士,2020 年 44 岁当选美国工程院,医学院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成为三院院士,实现了美国梦。全书用移民个人奋斗和 AI 发展双线叙述,很好的写作技巧,煽情和感人,并没有多提自己的意大利丈夫和孩子,和百事可乐印度裔女老板英德拉 - 努伊的自传《第一选择》类似,从 90 年代开始中国出现出国大潮,清北成为美国高校的预科,我周边亲戚朋友上清北的本科毕业后都去美国了,电影 “天下无贼” 里黎叔那句:“21 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是大实话,美国最大的优势是能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Statue of Liberty 成为世界灯塔,西方成功的关键在于移民政策,灵活多变的移民政策,让美国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劳动力,现在最保守的日本都在悄悄打开移民大门,虽然选举的时候攻击移民是最讨好选民的策略,可你只要想想春节期间北上深空荡荡的街道和人手紧张的服务业老板,就明白移民(外地人)的重要了。中美在 AI 上的竞争,芯片算力和数据重要,但最关键还是人才,关于李飞飞国内很多报道强调她说自己是中国人,这就天真了,她爷爷是 61 年营养不良去世,虽然我相信她只是个单纯的科学家,可现在中美竞争的环境也让她不得不选边,最近孙凝晖(68 年)院士谈到中国 AI 研究远落后于美国的言论引起热议,如果对比孙院士和李飞飞院士的简历,在理论研究上中国落后是显而易见的,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5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76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找准自己的北极星,激发女性内在的生命能量跟快刀老师的这段推荐深深共鸣是:打开这本书,你仿佛遇到了几个完全不一样的角色。一个是 15 岁的中学女生,就仿佛你的高中同学一样,学习成绩很好,家庭条件一般,在教室里非常安静内向,但是每次成绩都很出色。一个是 25 岁的女研究生,她每天沉迷在实验室里,不参加任何社交娱乐活动,但是你会在所有的科技讲座上看到她的身影。一个是 35 岁的知识渊博的教授,她带着自己的研究团队,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然后逐一克服。和这些角色穿插在一起的,还有一个笔法严谨的科技史记者角色,刚刚还是那个 15 岁的女中学生,刚到美国怀着身为少数族裔时常被欺负的胆怯,但是转眼间就讲到了这个时刻,在遥远的某个实验室里,一些现在名震江湖的大神,还在人工智能的寒冬里苦苦挣扎。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她/HER如果你以为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中国女孩如何在美国实现逆袭的故事,那你就错了。事实上,我从这本书中看到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如何追逐她的梦想的故事,以及一个人文主义者和 AI 领域顶级专家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的故事。这本书的名字:我看见的世界,是一个双关语,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李飞飞一路成长为一名顶级科学家所经历的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李飞飞所深耕的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历史,是人工智能所 “看见” 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就像一对双螺旋,构成了这本书的两条主线。本书的文笔相当优美,有很多关于环境和对话的细节描写,充分体现出了李飞飞的文学功底。结构设计也很巧妙,我觉得简直可以直接拿来改编成电影剧本了。强烈推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以人为本的世界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读完了这本有着 “人工智能教母”、“华人之光” 等众多头衔和荣誉加身的传奇华人女性科学家的自传,除了有一种 “逆袭爽文” 现实化的畅快之外,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一份普世、朴素、谦卑而真实的伟大。《我看见的世界》,标题短短的六个字,已经涵盖了从作者的肉眼、内心,到计算机视觉等不分碳基与硅基等能够 “看见” 的 “终端”,而那些被看见的多重世界,最后落到了以人为本 — 这个宏大、越来越中性但实则具体真实且有爱(家中有病患亲属的人会更有体会)的主题上。科技与人文融合以向善,这既是终点与使命,也应当是出发时的初心,深深致敬!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震撼,一位坚毅又有责任心的顶级科学家《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自传》阅读感悟潜心数载,在不被众人看好,甚至是不被自己 “祖师爷” 的看好下,压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建造了今日人工智能浪潮的第一个基石 —— 超大型图像数据集 ImageNet。它的诞生,让算法有了能像人一样从大规模数据中学习的机会。由此,同样坚持了数十载的辛顿团队,才能得以让神经网络算法震撼学界,点亮了人工智能的黎明。她基于个人的经历,提出了 “人工智能需要以人为本”,并且必须全民普惠,不能被大型科技公司所独享。为该理念,她奋斗至今,甚至在美国国会参加了听证会,在斯坦福大学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以推进国家研究云(一种社会注资、社会公有的云)等支持人工智能平权的措施的落实。从国内中产到美国洗衣工,从艰难应对语言压力的新移民到普林斯顿全奖学生,从物理学博士到 AI 顶级教授,再到美国三院院士… 与这位传奇科学家的初识,始于《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课,老师在课间放了她与同为传奇的辛顿的采访。她侃侃而谈、充满思辨的样子一下就吸引了我;“人类需要从劳动中获得尊严”,点醒了沉迷于全民基本收入(UBI)万能论的我,让我得以重新去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她的国家研究云的理念更是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父母是滋养池前面部分挺喜欢读,后面讲 AI 相关的读不进去。有收获的几个点 1. 作者妈妈总是在关键时刻问 “飞飞,这是你想要的吗?”,不断追问让她认清自己的选择 2. 作者提到她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而我反思了我们家,对孩子有训斥,有大声嚷嚷,不太好。3.“我的努力不是为了让老师满意,也不是为了符合某种意识形态,甚至不是为了迎合某种虚无缥缈的规则。我的努力只是为了自己。”,努力为自己 4. 作者妈妈给作者提供很多书籍,爸爸鼓励探索,我现在也能给孩子提供书籍,但没有鼓励探索,还是有点教条主义,给孩子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需要改正,让其朝着 open 发展 5.“没人欠你什么。如果你那么渴望得 A,那么下次可以更加努力”,让我想到我家孩子每次吃饭都说要当第一名,让我们慢点吃,我告诉她,想当第一名需要靠自己努力争取,而不是需要别人让 6. 激将法优于打击式教育 7. 主动出击 8. 作者大学生活很充实,这是大学生该有的样子,反观自己当年浑浑噩噩 9. 阅读,大量阅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人的传记和书籍 10. 因为家庭原因,考虑职业时可能要放弃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从事钱更多的工作?11. 作者妈妈说 “我们走到这一步,不是让你现在放弃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