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淘金客的记录

    去年夏天去新疆时途经西宁,参观 “青海省博物馆”,看三江源生态展,为恢复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生态,当地清理各种小型矿产的私采乱挖现象,恢复绿水青山。陈年喜(1970 年生)曾经在私人小矿工作了 16 年,主要从事爆破作业,他以工人诗人的身份开始进军文坛。本书属于非虚构作品,写得十分真实,充满蓬勃的生命力。本世纪之交前后的 10 年,正是中国各地野蛮生长的时期。在秦岭深处矿坑边那两棵红得发烫的黄栌树下,矿工毛子咽下最后一口气,用生命完成了对 “旅馆” 最荒诞的注解。陈年喜笔下的 “旅馆”,是矿工靴底沾满的煤灰,是马帮帐篷里漏进的月光,是淘金客枕边褪色的车票。从陕西丹凤县到新疆戈壁滩,从矿洞到客栈,每个地点都标记着生存的刻度。他记录小矿井之间的火并,马夫老越被捆在雪地里唱《两狼山》的荒诞场景,却从那嘶哑的唱腔里听出 “出门挣钱的人与出征将士” 命运之间的共振。这种将历史记忆与现实困境交织的叙事策略,让《人间旅馆》超越了简单的苦难书写。作家刻意淡化了戏剧冲突,转而用白描手法捕捉生存的本真状态。矿工们为省电摸黑上厕所时点燃的香烟,在黑暗中划出的那道短暂光弧,恰似黑暗时代里不灭的人性火种。这种克制的叙事方式,反而让生命的韧性愈发清晰可感。陈年喜将十六年矿工生涯淬炼出的语言,锻造成穿透现实的利器。他写新疆的星空 “像翻了一地的花生”,用农耕文明的意象解构边疆的荒凉;写工友的鼾声 “像没捆好的麻袋”,在粗粝中透出黑色幽默。这种将民间智慧与现代性反思相融合的语言实验,创造出独特的文学质感。相较于前作的激烈控诉,《人间旅馆》展现出更成熟的美学自觉。作家将镜头对准矿口的微小蓝天、客栈床单上的汗渍,这些日常的 “微尘” 在文字中获得了史诗般的重量。2025 年 #300

      3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跟大家分享一本我觉得非常治愈又扎心的书 ——《人间旅馆》。这本书提到每个住进旅馆的客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有人为告别而来,有人为等待而留,他们的孤独与渴望在狭小的空间里碰撞,让我觉得原来每个人都在默默扛着一些沉重的东西,那些说不出口的情绪,其实都需要被看见。特别是有个老人总来旅馆喝同一杯酒,只为等一个不会再来的人,那段描写让我盯着书页愣了好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到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既难过又温暖,开始更认真地对待身边每个擦肩而过的瞬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陕西丹凤的山风里泡大的作者陈年喜,十六年矿洞爆破生涯在他颈椎植入三块金属,肺里积满尘埃,却也在指缝间炸裂出《炸裂志》《微尘》等文字结晶。他的非虚构新作《人间旅馆》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推出,再度将镜头对准中国大地上那些被日光忽略的褶皱 —— 矿工、背水客、烧炭人、南阳小贩、县剧团老生。书名 “人间旅馆” 并非虚构。作者在自序中剖白:“我这半生,与漂泊有关…… 几十年来以及今天,我总是在和旅馆打着交道,进矿前,下山后,所有来来去去的赶赴中。” 旅馆在此既是实体的三块钱一晚 “省电到需点烟如厕” 的栖身地,更是命运押解众生奔波的隐喻驿站。书中十九篇故事如十九块粗糙的矿石。《深山旅店》里,店主毛子指着两棵合抱粗的黄栌树喃喃:“要是将来能睡这两棵树,该是多好的事啊。” 红叶如火焰的树后来真成了他的棺材。没有控诉,不见煽情,作者的笔像矿灯穿透岩层:胡子占据三分之二脸面的店主,为省电费禁止开灯的旅馆老板,翻越昆仑山去阿富汗寻玉的淘金客 —— 这些无名者的生与死被平静托出,如同他写父亲 “像衰老的蚂蚁爬行在另一条路上”。他擅用土地的修辞点亮沉重。工友的鼾声是 “羊膻味” 的,新疆夜空繁星 “像翻了一地的花生,地太肥了,花生一颗颗都长爆了”,而四川人小邹仰头望星感叹:“看人家新疆的星星才叫星星,我们四川那叫啥鸡娃子星星!” 民间语言的盐粒在无声处撒进文本中,看着就接地气。较之上一部作品《微尘》,作者的笔锋收敛了些,也更显钝感。当素材本身充满戏剧性 —— 如淘金客可能命丧雪山、矿工随时被坠石击中 —— 他反而后退一步,拒绝爽文式的浓烈冲突。故事常结束得如同秦岭暮色般突然:话未讲完,人已起身,像极了真实人生鲜有闭环的叙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惊喜又看到了陈年喜的书,从十年前的那部电影《我的诗篇》,到去年许知远《十三邀》的采访,镜头前和文字中的他始终如一地坚持书写那些逐渐被人们遗忘或摒弃的过往,借由文字让记忆中的人和事再次鲜活。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写得真好,感觉已超越莫言作家了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好旅馆

              我们称之为 “酒店” 的地方,在远方的打工人眼里就是旅馆,我才发现 “酒店” 这个名字是一个多么不贴切的叫法,酒店更像是归来,旅馆更像是远去,我也经常出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想吃点喝点,突然,又觉得酒店贴切了起来,住不是为了闭眼睡觉,而是让远行变得有意义,让身体能尽量感觉不到是在远行,更像是墙上那句标语 “宾至如归”。也许,远行就是为了更好的归来。对于一个十六年爆破经历的陈年喜来说,远行就是讨生活,爆破的手艺不是与生俱来,手艺不论好坏,无论难易,以生计为准,以前读陈师傅的《微尘》《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心里对爆破这个职业总有些敬畏之心。淘金客用爆破来挖矿山,爆破人依靠爆破手艺吃饭,又用爆破手艺终结自己,利益伴随着风险,可爆破这职业不仅有风险更有生命危险,不是被爆炸撕裂就是被粉尘淹没,拿命来作赌注,远行就像是去赴死。旅馆承载了从家到目的地的关键节点,在远近当中作了个折中,目的地总在家的远处,这也是个很奇怪的感觉,仿佛生活就是在家之外,活着就是呆在家里,住在旅馆里不远不近,可旅馆终究不是长久之地,它就像一济安慰药,暂时缓解身体的劳累,等你意识好一点,又千百倍的鼓起勇气继续前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早就描绘了离别的感慨,时光流逝,容颜老去,陈年喜说 “人世间的事比雨点都多,但总的说来无非两件事:相逢与别离。” 是啊,大家都期望相逢,可相逢总又在远处,在家感受到的往往是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平实和期待当你住进旅馆那一刻,就有了家之外的乡愁。文中很多篇章并没有描述旅馆,但是都讲到了人,讲到了人生和物,甚至是戏曲与冥币,贾行家老师曾说他热爱沈从文,他讲述的是 “太阳底下努力生活的人”,陈年喜笔下的是那些身在矿井之下几千米,看不到太阳,依旧努力生活的人。这让我对生活平和不少,当我失去勇气和有懈怠情绪的时候,总能从文中找到力量,那是从几千米矿下挣扎照射出来的光。我们都是人生的旅人,人间,本是一间大旅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胡琴声从台角起身,在台上盘旋,围着刘彦昌打转。像在勾引,又像在鞭打。演刘彦昌的人是个女人,女人的身段,男人的嗓门。也许她本是女声,但要唱出男声,就要变腔,变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容易不男不女、不伦不类,但这个女人做到了。变腔做到了,但是要进入一个失妻男人的悲伤、悲愤,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一个年轻女人没有失妻的不幸,甚至没有失亲的经历。她要努力变成刘彦昌,拥有他的全部痛苦,却又总是游离在外面,像对着一扇半开半掩的门,怎么也进不去。琴声化作一只手,牵引着她,推动着她,往门里走,门吱呀一声开了,内里一团黑暗,有冷风阵阵,有枯叶吹落一地。女人一下感觉自己就是刘彦昌了,读书,赶考,做官,心爱的人被压在华山下,永世不得相见。女人悲从中来,悲如泉涌。台下人都不敢发声,都变成了刘彦昌,怀抱着娇儿和一个男人的全部悲痛。孩子们也停止了嬉闹。那琴声,那戏腔,把所有人都罩住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间旅馆》是矿工诗人陈年喜用脊骨写就的生死录。这些从矿山深处刨出的文字,带着炸药的气息和岩层的体温,将中国底层劳动者的生命轨迹刻成永恒的史诗。陈年喜的笔如矿灯般刺透黑暗,那些关于爆破、塌方、矽肺病的叙述,不是廉价的苦难展示,而是对生命尊严的庄严叩问。书中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这样的诗句,让矿工头盔下的汗珠都变成璀璨的盐晶。这本文集最震撼处在于其双重性 —— 既是矿道深处的生存实录,又是超越阶层的哲学思考。当诗人写下 “我用埋在地下的眼睛仰望星空” 时,我们突然发现:这座人间旅馆里,所有伤痕都是光的入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完这本书所想到的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旅馆,我们都是旅客,短暂停留,又匆匆上路。” 合上陈年喜的《人间旅馆》,这句话在我心中久久回荡。这部作品宛如一扇窗,透过它,我看到了那些被生活浪潮裹挟的平凡人,他们的挣扎、坚韧与希望,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而最近热映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也在某种程度上与这本书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都在诉说着平凡人生的酸甜苦辣。 《人间旅馆》里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只有如涓涓细流般的生活片段。陈年喜用他质朴而有力的笔触,描绘了矿工、背水客、烧炭工等一群平凡劳动者的生存百态。在矿山的黑暗深处,矿工们挥洒着汗水,用生命换取微薄的收入,每一次呼吸都夹杂着煤灰与对生活的无奈;背水客背着沉重的水桶,攀爬在蜿蜒的山路上,那一步步的艰难,是生活重压下的真实写照。这些场景,就像电影镜头般在我眼前一一浮现,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书中的人物,就像我们身边的邻居、朋友,甚至是我们自己。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默默前行。他们也有梦想,哪怕只是简单的吃饱穿暖、家人平安;他们也有爱情,虽然质朴无华,却饱含深情;他们也有友情,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给予彼此温暖。这些平凡人的故事,让我明白,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那些细微处的感动与坚持。 再看《浪浪山小妖怪》,小猪妖、蛤蟆精等小妖怪们,何尝不是生活中的平凡人呢?他们生活在浪浪山,做着最底层的工作,被误解、被欺负,但他们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小猪妖渴望走出浪浪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份对未知的向往,就像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之光,无论多么微弱,都从未熄灭。他们在取经路上的冒险,充满了欢笑与泪水,也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每一次相遇,每一处经历,都是我们在世上存在的凭证。无论是《人间旅馆》中的矿工,还是《浪浪山小妖怪》中的小猪妖,他们都在各自的世界里努力生活,活出自己的模样。人生虽苦,但他们的坚持与乐观,让这份苦涩中多了一丝甘甜。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迷失在功名利禄的追逐中,忘记了生活的本真。《人间旅馆》和《浪浪山小妖怪》就像两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生的价值。它们告诉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辉煌,只要坚守内心的善良与梦想,努力过好每一天,就是一种成功。 生活或许充满艰辛,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微笑面对。就像书中那些平凡人一样,在苦难中寻找温暖,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让我们怀揣着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勇敢地踏上人生的旅程,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都有能力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芒 ,哪怕只是微弱如星,却足以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喜欢喜欢

                      好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普通人的故事

                        很好读,一口气读完了,我喜欢这些平凡故事里的小人物,陈年喜我是很佩服的,走南闯北,见过各种人,经历过种种磨难,虽然日子很苦,但是却透露出的是一种普通人的独特个性,不放弃,活着,很多时候就是活着,至于为什么而活,留给肚子吃饱的人吧!专门买了一本实体书,留作纪念!纪念一个个看似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日子。致敬普通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都曾在“人间旅馆”歇脚片刻

                          如果说文学是一面镜子,那陈年喜的《人间旅馆》照见的,是那些沉默、疲惫却不曾放弃的人。他原是矿工,写作只是用来 “留下点什么”。但他的文字却直抵人心,写出了真实底层人的生活与尊严。这本书没有宏大情节,只有一篇篇如同夜谈的片段:背柴、抢修、住院、工友、父亲、女儿…… 像一个旅人,住进便宜旅馆,卸下疲惫,靠在床边慢慢和你聊起人生。最让我动容的,是他写父亲病重时只说了一句:“你还记得小时候跟我去山里背木头吗?” 没有煽情,只有哽在喉头的克制。原来家庭的情感,不靠语言维系,而是藏在一起扛过的生活里。陈年喜写的,不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累” 与 “不甘”。但这并不是悲观的书。他写:“一个人不是非要走出命运才能有尊严,而是在命运中挣扎得像个人,那就已经很体面了。” 这句话让我明白,真正的体面不是光鲜亮丽,而是日子面前不低头。他的语言粗砺而真挚,像用锤子敲出来的,却能在你心里留下钉子一样的印记。那些你以为是别人的苦,读着读着,就成了你自己的经历。“人间旅馆” 是我们都曾路过的地方。带着疲惫来,也许还带着希望走。在陈年喜的文字里,哪怕活得艰难,也始终有盏灯,照着那些低头干活却内心有光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我们不可触及的。。。

                            了解一下自己比较陌生的生活年代,以及生活的地点。真的是每个地方的生活自以及经历都不同。这样的书可以很好的的感受各种没有触及或是了解的事情和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喜欢听作者娓娓道来讲故事,这些故事或是作者其亲身经历或是其记录别人的故事,读来让人亲切感动。通过作者的讲述,我了解到矿工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体会到平凡人生活的忙碌,也感受到一些平凡的人却拥有一颗伟大的灵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平凡人平凡事,渗透的是一辈辈的遥运记忆。现如今这高速发展屏幕隔绝的生活,似乎这渗出的苦更能充实人的心灵,迷茫中有坚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着读着给我一种呼兰河传的感觉,那种诉说人物故事的感觉,我只是诉说故事,但不直接诉说情感,让痛苦深情和旧日回忆都点到即止,我也只是回忆,回忆吞不了我。能感受到陈年喜写着写着渐入佳境了,文笔肯定少不了编剧的功劳,但是不可否认吸引人的是故事,是那么多人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实苦难的生活,有苦有甜的味道,人在旅途,人生如戏,人间旅馆,上演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得好,很有画面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依旧朴实而有诗意

                                        会讲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