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认识真的台湾嘛?从这本开始吧!

    一个真切实情的台湾人,以从大陆到台湾的百年家族故事,串联这实际的人文,时事,历史序述。可透过家族的每一时期发生进程,深刻认识真实台湾,有别以往从二党或党政及外来者视角看到的台湾。我是活到 39 岁才走进内地的台湾人,真心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中讲到了台湾民间六合彩的起源,由此想到了大陆上世纪 90 年代末六合彩狂潮,原来都是发展中的阵痛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六年前就该读完的啊!

        太好的书!2016 年初第一版发行就买了,看了不到一半,那时的心境竟然读不下去。还是读书太少!六年后重头再看,仿佛新书,这么熨帖的文字,这么易读,这么让人放不下。只恨他出晚了。为什么?同根同种,两岸的发展历程仿佛是时间坐标上平移 20 年 -- 耕者有其田的农业社会到出口加工劳动密集型工业社会的转型,再到商品社会。期间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简直就是翻版。经历过的人没有任何违和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这本书,感叹作者文笔的细腻和精湛,远去的岁月和亲人,如影片跃然纸上,浮于眼前,写出了台湾社会人世的沧桑,人生的不易,人情的冷暖,更惊觉这和我们的感觉何其相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

            几年前一直在家里的书架上的书,一直没翻开,现在缘分到了。以为是沉重的历史,没想到,让我几度落泪的凡人故事。我把自己放在故事里,仿佛自己重新置身于那片熟悉的土地,置身于那里的街头巷尾。那几年的往返,电影般一幕幕翻过,仿佛数年。想起 s 周末的下午跑到诚品书店,坐在我身边,我坐在地板上浑然不知。她没说话静静的坐着,我自己恍过神来时才觉得有点不好意思,问她怎么会来这里。她说,路过,买了点东西。于是被她带着穿过大街巷喝下午茶。那是我第一次见过红茶还能这样泡的,茶壶很有意思。又不知道跑到哪条巷子,拐了好多的弯,很安静的一家餐厅吃饭。这些我之前都没见过,这些应该是她精心的设计,或许别人不会带我来。想起小珍在大办公室无视别人,老远就开始叫着 “哥哥,哥哥 “,她好像很自然,大家却笑她,我也被叫得难为情。后来大家围在一起吃饭时,大家故意模仿她的表情和动作,叫我” 哥哥,哥哥 “,一大堆的人笑得人仰马翻。J 永远一头的整齐发型,想着每一天下班后带我哪里吃饭,好玩的那种,顺便带上他一堆经典笑话,28,29,30 就是出自他口。每次再忙,他们都会花尽心思招待,后来等我有机会到了运作,我才深知那是何等的不容易。JM 哥见到我总喜欢聊种田,大米蘑菇菜瓜丝瓜大白菜,我是无法理解那种一眼望不到田边的绝望,竟然有人会这么喜欢。聊到兴起,他总会说哪天等我来的时候一定要喝个痛快。这时 BW 会在旁边偷偷告诉我,“别听他的,他总是一半就溜走,看他豪情万丈的样子,其实一个晚上碰几次杯之后就不见了。要不哪一天,我们一起去健身房?” 结果,到现在我也没有见过他的肱二头肌!BN 小姐还是一如既往的乐观开朗,在我们面前开开心心的,像个神经大条的邻家女生,一谈到工作,你说得到,她一定做得到,不管自己身体状况。GD 阿姨最有意思,她每次见到我都会像女圣诞老人一样,一直有好吃的拿出来,这个是哪里买的,哪个是谁送的。她总说她一个人吃不完,大家一起不嫌弃就好。60 岁的人整天笑呵呵,好像没见过她咪咪的眼缝里有任何的忧伤。她喜欢她说家先生,几十岁的老人家了,还很喜欢车子,每次到家都把车子开到客厅,后面还要背着一个大轮胎呆呆的,看了很生气。每次听到这个,我都哈哈大笑。有一次他听说我要回家,特地让人从老远的三峡买了两大盒的牛角面包一盒让我带走,说到家应该还热着。后来听说她退休了,我托同事转达了问候,转达我的想念。有可能我们今生不会再见面,想到这里,总觉得有点伤感。我喜欢一个人坐着列车北上,看着窗外的阳光,高楼,马路,山川,大海,伴着捷运压过铁路的哐哐声,一直向前。一个人站在基隆的盘山公路,望着脚下的海浪一次次的冲刷被贝壳长满的岩石,总想起自己的家乡,它就在海的对面。那里的回忆很多,多到我喜欢定期的拿出来,偶尔发信息给他们,问问他们是否还好。那些曾经的善意,一个礼貌的鞠躬,一个友好的微笑,即使素昧平生,成为我精神世界里的一片沃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四十年的风云际会

              都团聚了,漂泊一百年之后,我们依然会团聚。而我知道,我的父亲母亲遭遇过的历史,我们见过的时代变迁,从殖民地台湾到两岸的冷战时代,从水田密布的农业社会,到铁工厂的工业时代;从劳力密集的工业时代,迅速过渡到商业社会;而人的关系,也从家族亲戚、兄弟结义,过渡到都会疏离、社区营造。这一切的一切,在短短数十年之内,彻底走过。这转型的瞬间,这剧变的容颜,以后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不会再碰上。我们再不会遇见父亲母亲曾遇见过的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时代,这些情义了。历史只给了人们一次机会,去见证转型的瞬间,那奋斗的勇气、流离的辛酸、扶持的温暖、决战的魄力和永恒的漂泊…… 一百年漂泊之后,那时代,一如父亲挽着小姑姑的手,永远地远行。可以看到的是 一个家庭的风云变化 也是因那个当作家的梦想 。只有文字的技能才可以让这个故事 。永远停留 变成历史的符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挺好的,个人的命运来折射历史的变化,宏大的历史终归都是微小的细节所构成的。个人觉得台版的《水田里的妈妈》为书名更有味道,更接地气,更具真诚。《一百年的漂泊:台湾的故事》终究看起来会更有野心。作者文字很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百年漂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看着《一百年的漂泊 —— 台湾的故事》,这首歌的旋律也一直在头脑中回响。这是一个台湾移民家族的百年历史,清朝末年杨家祖先为逃避仇家追杀,从泉州漂流到台湾,为保持挑担平衡,随手捡一块石头放在挑筐里。最终落脚在台中乌日,那块石头被供为祖先石。杨氏家族历经日本殖民统治,二战末期的美军战机大轰炸,败退台湾的国民党统治,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腾飞,以及之后持续至今的经济转型和政治变革。本书以作者的父亲一生的起起落落为叙事主线,而真正的主角却是一生辛劳,忍辱负重的母亲。为什么说这个家族一百年的历史是漂泊史,正如同台湾仿佛一叶扁舟孤悬海外,在浩瀚的大洋中,在台风的肆虐中颠簸起伏。舟中的乘客不免要问,我们到底是谁?为什么会经历这么多苦难?我心归处是何方?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