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你同行

    一直以来,对判断记录旅行的文字,我似乎有个执念般的个人 “标准”,那就是好的文字,一定能让我在阅读时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与你同行。《是的,我们去了巴基斯坦》正是一本令我产生了我与杨晓老师、李英武老师一路同行,且有图为证的好书。或许,在李英武老师为不同的人拍照时,我就是那个帮忙扛三角架或是打光的同行者。从北至南一路走过,一个个看似陌生的地名却仿佛唤起了我们封存在记忆深处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塔克西拉 —— 法显、玄奘拉合尔 —— 莫卧儿帝国……“丝绸之路”,一条繁华的古道,以为快要被人们逐渐遗忘时,在新时代又重新被更多的人记起,被更多人重新走过,被更多人再次记录,被更多人向往...... 路,之所以吸引人踏上旅途,是因为她承载着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沟通、交流、求知、富足、理解、包容,还有同行!向着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一路同行!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受益匪浅

      最近想从事中巴贸易,此书的行文好像自己身在巴基斯坦,从多方面让我们认识到了巴铁的多个方面,最近也在通过朋友了解巴的文化,感同身受,受益匪浅,推荐推荐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巴铁”历险记

        “巴基斯坦人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如何探究巴基斯坦文化?”“‘巴铁’有多铁?作者在本书中都娓娓道来。看完此书,让人对 “巴铁” 有了初步的理解,揭开了巴基斯坦在我们心目中的神秘面纱,真的很想也去一趟。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巴基斯坦:一个中国人熟悉的陌生国度

          我是把这本书当成游记书籍来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 “旅游” 细节稍嫌潦草了些。这和作者把重心放在采访上有关 —— 但老实说,我觉得采访的内容也并不深入,很多问题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有隔靴搔痒之感。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价值在于我几乎没有看到过有人书写过这个国家 —— 很多中国人以为自己很熟悉,但实际上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国家。在这本书里,我终于能够管中窥豹似的了解到我们的这个邻国。我也才知道原来诞生在古印度的佛教发源地其实现在在巴基斯坦;才知道原来白沙瓦真的可以近乎合法的存在诸多私枪制造作坊,而购买主力却是为了防身用的普通老百姓;才知道很多巴基斯坦人觉得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不可思议 —— 坦白说我之前从来不觉得这会是个问题。这样一个有些混乱、有点危险,同时又生机勃勃的国家,如果能有多几本介绍它的书该有多好?中巴的利益是高度捆绑的,中国需要小巴牵制印度,也需要小巴深入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中来。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两个国家如果只有政治和经济层面的交往,而民间交往匮乏,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希望能看到更多介绍巴基斯坦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内容生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让我多了点见识

              我虽没到过巴基斯坦,读完此书,让我也长了点知识。感觉今个周日过得有点意思。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