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社会、文化、体制、地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推荐给想着把财产 “篮子” 变成资产 “篮子中有价值的鸡蛋” 的学友。用结构化视角解析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了解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为什么要关心经济,学习金融?当需要配置家庭资产时,首先要有基本的经济、金融常识,了解社会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来满足需求,包括生产、消费、贸易、就业等宏观和微观活动。知道经济体系中的资金流动和资源配置工具,包括货币、银行、投资、资本市场等,是怎样帮助经济更高效地运行的。通过经济状况和金融表现配置家庭财产。读书是智慧的种子,但需要思考与实践浇灌,通过实践,金融于我,已从工具升华为理解世界的语言。它教会我在不确定性中保持清醒,在波动周期里坚守价值,最终让财产安全与生命的丰盈同频共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错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好书,值得买实体书的书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很多内容,以宏观的视角,可以理解事物。从欧洲、亚洲、日本、美国、中国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环境分析向我们解释了一个真相,本质上所有的事情都是随机性的。仔细看这本书的内容,你会发现很扎心的事实,你的人生并不由你自己来决定,它是多个随机性导致的随机性。就像本书的开头:像生活一样,大自然是不平等的,有自己的偏好;进一步说,大自然的不平等是难以消除的。从产值和人均收入来看,富国位于温带,特别是北半球的温带;穷国则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和个人,都是一样的道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可以改变认知的书,可以通过历史上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予一个学习适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文化因素。作者的描述是开放的,不预设哪一种制度是合理的这一点非常难得,只是描述历史的状态,并进行客观的分析,把评判留给每一位读者。是一部值得想了解世界经济史和社会发现的原因的读者多次阅读的,在后记中被译者誉为新国富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国家

              鲁迅曾说不要看中国的书,多看外国的书。有一定道理,中国的书特别爱写历史,总是有一种受了很多委屈的感觉,全球视角的少。而外国的书很多都有全球视角,信息密度大,论证时数据多而详实,客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独立,自主,才能富强

                西方认为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带来了优越的制度和现金的技术,大多殖民地独立后都发展很糟糕,日本殖民做的最好,所以韩国和台湾发展好。这也体现了为什么西方试中国为眼中刺,中国的发展没有采用西方的优越的制度,这证明了独立,且实施社会主义的独立是优越的。这让西方难以忍受。对于穷国,固然本国的内在因素是首要的原因,但富国对穷国的干涉,隐性的压迫,满嘴的谎言也是不能忽视的。苏联倒塌有其自身原因,但伴随着苏联倒塌,民众受苦,西方在其中攫取的利益也是不计其数。参照西方历史上做的去做,不要照西方说的做。比较优势是西方最大的谎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智人走进现代文明的事件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在现代文明之火已燃遍地球各个角落的今天,回问当年的星星之火怎样燃起,何以燎原?是当代思想者的热门论题。本书详细论述了几百年来,工商文明在以欧洲为核心区域的涌动与流转,几经起伏之后,终于在盎格鲁文化圈形成可持续的正增长优势,进而传遍全球的过程。对于其它大区的主要文明体也进行了比较性的探讨。历史还在继续,并未终结,反复与分化也许还会发生,但以现代性为纽带的全球网络已经形成,融合将会是长周期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得很好,有逻辑性,有广度,也有深度,很有启发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