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 “纪事本末体” 史学著作,它将《资治通鉴》记载的一千多年纷繁复杂的史迹事件化、简明化、条理化,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编年体的《资治通鉴》因篇幅过大、叙事碎片化造成的阅读障碍,也避免了纪传体史书同一事件散见于多处给阅读带来的麻烦。书成以后,逐渐成为后世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宏观把握历史脉络的重要典籍,备受推崇。古代学者围绕《资治通鉴》不断创新体裁,著述颇丰。除《通鉴纪事本末》外,与袁枢同时代的大儒朱熹,也曾采录《资治通鉴》文字,编成《资治通鉴纲目》,该书 “纲以提要,目以备详”,开创了 “纲目体” 这一新的史书体例。在清代,吴乘权等人以 “通鉴之纲” 作为书名,编成《纲鉴易知录》,叙述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朝灭亡的历史,成为众多学子学习古代史的入门书。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棒了,神作!

      这本书按故事来写的,非常适合想读 “通鉴” 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最烦吹嘘自己超越文学历史经典的调调

        你的地位是历史给的,不是你自己吹的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立法,内有夫妇,外有君臣。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此人道之大伦也。苟或废之,乱莫大焉!范质称冯道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臣愚以为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为女不正,虽复华色之美,织纴之巧,不足贤矣;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何则?大节已亏故也。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大节如此,虽有小善,庸足称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支持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