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最近的河南山东大旱,上新闻了。有人发现,国外的科学期刊在 18 年就预测到了,更厉害的是它的模型推演,华北平原会在 2070 年以后因为干旱变的不适宜生存,希望这个不准。时寒冰以前写的书中提到过很多危机,我现在还有印象的就是水和粮食。水也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沿线,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上海是滩,胜在吸收吞吐。南京带着沧桑和历史厚重,是一种记忆。武汉是毛爷爷喜欢的城市,横渡长江就是毛爷爷带的头。重庆是川东重镇。刘湘统一全川,从这里开始。成都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真正意义上远离海岸线,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内陆城市。其他靠内河航运,人工运河的不能算。成都是府,整个四川盆地的条件好到和江南省一样,必须被分拆,不然会强悍到可以抗衡中央。历史上有名开挂的城市很多,但有的落寞,有的是近代兴起。从历史课本中一直牛差到现在的,一定有成都。

      1
      2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读城记》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书中介绍了北京城、上海滩、广州市、厦门岛、成都府、武汉三镇。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城市文化和风土人情。读城就是读人。不同的城市的性格实际是城中人的性格。北京 “大气醇和”、上海 “开阔雅致”、广州 “生猛鲜活”、厦门 “美丽温馨”、成都 “悠闲洒脱”、武汉 “豪爽硬朗”,都给人印象深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海人。上海人有着灵活的头脑和准确的志向与价值观。他们精明、讲究、追求高的生活品味与生活质量,但也不乏一些缺点,算计、小气、自私充斥着他们的灵魂,易中天老师把上海人写得很 “立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来的确如此。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懂城市,洞悉人心!

        知道一整天是因为听他在百家讲坛上讲的一中签评三国这一次呢,是看这本书是因为我们对每个城市有很浓厚的兴趣,因此呢,也就去看看一中对中国他待过的一些城市人呢和事物的一些评价看完后呢,让人感觉非常的有收获吧,也是也让我们对人性啊,对社会呀,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成都的部分感觉很多照搬的《成都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城市的另一面

            可以認識城市所附著的人性,就是講到的城市有點少。

              转发
              评论